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新探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lp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追求的是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提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新课程课堂评价由注重结果性转向过程性评价,由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向师生的互动交往,由关注学生回答转向关注学生提出问题!质疑问题。新课程要求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问,教师要充分发挥提问的功能。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驱使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学习过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在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就逐渐地学会了建构知识,理解知识!领会知识,运用知识或许还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
  一、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障碍分析
  学生在学习物理时的思维障碍是怎样产生的呢?研究者归纳为:其一,学习物理受自身的心理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制约;其二,学习物理还受学习内容的概括性!抽象性的制约。由于高中物理知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时若不能真正把握知识的内涵!联系及其区别,则在运用物理知识进行物理思维时往往会产生一些思维障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如学生结果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因此,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均要创设良好的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采用民主型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测。中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有较大的局限性,直觉思维能力正处于萌发阶段,有的猜想或假说是很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我们要满腔热情地加以爱护!引导;否则会扑灭非常可贵的直觉顿悟的火花,挫伤学生求知的欲望,抑制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
  学习前潜在的错误观念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干扰,相近的物理概念的混淆对物理概念混淆不清,物理方法的类比不当引起的推理结果错误,将物理公式数学化造成的思维偏差,将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模糊不清形成乱套公式或规律的张冠李戴等。所以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与现有知识水平需要,针对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思维障碍特点,要善于采用恰当的策略进行有效提问,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对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做一些探讨
  (1)问题生活化。新课程提倡课程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所谓问题生活化策略是将问题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鲜活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在学生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与自然界!社会发生联系,许多问题的背后都隐藏着使学生心存疑惑!充满好奇的物理问题。如在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课中,常常遇到如下的典型习题:有一辆汽车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已知汽车质量m,汽车刹车过程的制动力恒为f,设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t0,问从驾驶员发现情况到完全停车,共经过多少距离?若将这一习题改成:某一特殊路段的速度规定不能超过40km/h,有一辆卡车遇紧急情况刹车,车轮抱死滑过一段距离后停止。交警测得刹车过程中在路面擦过的痕迹长度是14m,从厂家的技术手册中查得该车轮胎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7。假如你是一位交警,请你来陈述该卡车是否超速行驶。
  很顯然,后一种提问比前一种提问有效,它将问题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时易于理解和接受。
  (2)问题搭桥。搭桥策略是指教师为使学生对当前问题做进一步理解的需要,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逐步深入地加以分解,以便学生能自行构建知识体系和物理思维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一种行为活动。在教学中采用这种策略进行有效提问,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与知识的意义构建,教师的作用是搭桥引领探求知识结论的方向,而不是把答案都告诉学生。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搭桥策略进行有效提问,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取知识,这比我们自己从嘴里说出来的要深刻,而且更具有说服力。
  (3)以问引问。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以“问”引“问”策略,就是要发挥有效提问的这种功效作用。我觉得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最高价值性应该就在于此。这里的以“问”引“问”策略中的第一个“问”是指教师提出问题,第二个“问”是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即以“问”引“问”指的是教师提出问题能引导或指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可见,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出的问题能引起学生思考,而且还在于它能引导学生敢于去发现!提出问题,培养创新意识,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创新教育理论表明,学习者不断地质疑!发现新的问题的过程中,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也就得到培养,发现新的问题是问题提出以后所引发的新的价值,因为发现新的问题比提问更富有创造性。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积极评价。当学生还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多鼓励他们,树立他们的信心与勇气,并在方法上给予点拨或引导。如果课堂上提出的问题由于时间限制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在课后继续探究。这样做既解决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又让他们体会到获取成功的快乐。这种成功感也会驱使他们有进一步求知的愿望。如果只是刻意追求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将不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会容易导致放任自流或作秀的形式主义。
  总之,在物理课堂中教师的有效提问不仅仅在于“问”,而更重要是在于采用合适的策略进行提问。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上述相应的策略达到有效提问的目的,则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展开思维活动,使物理课堂中不断地动态生成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有效提问的教学真正功效,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在高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不断改进高中语文教学,使其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改;思考;建议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语文教师也在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努力不断改进语文课堂教学,以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与协作能力等都日益受到语文教师的关注。但是,在新课改
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巩固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做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掌握一些需要熟练的技巧,以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同时数学作业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通过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据此调整、优化自己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优质的作业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助于学生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做为初中数学教师,作业的布置是一门学问。那么,作业布置如何更
摘 要: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国家繁荣的不竭动力。随着现代社会高科技的快速发展,知识爆炸,信息递增,学校教育对学生智力发展的迫切要求。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期的初要把,也培养学生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放在首要位置。高中艺术欣赏教学中使用的传统教学方法是根据教材的教学材料,以教科书作为经典,向学生介绍艺术作品,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品味。  关键词:高中艺术欣赏课;学生独创能力;培养  很久以来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 要: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体现出来,而教学理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念不转变,方式、方法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方法不转变,理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因此,创新当今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指引下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就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方法;创新分析  一、我国高中政治课
河套灌区一直是我国农业经济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近些年来,由于这个灌区的区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所以一旦气候出现干旱或是降水稀少的情况,就会直接导致河套灌区的渠道出现干涸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硬膜外麻醉下普外科手术患者镇静的价值.方法:2011年1月到2014年12月选择在我院和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进行腹腔镜下肝胆手术患者80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
近年来,疾病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抗癌联盟统计数据表明,全球每年约有1100万新增确诊癌症患者,其中800万人因癌症致死 [1].而我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近200万,
水利水电施工的过程开展中,施工技术人员比较喜欢使用的帷幕灌浆施工方法对大坝的岩体或是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这种施工技术可以让水利水电工程的抗渗性得到增强,同时施工技术比较
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调线调坡设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如何利于运营、消除施工误差、指导施工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平、纵断面调线调坡设计方法,并总结了相关经验,从而为调线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