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技术在建筑基坑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DAN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基坑监测是基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性环节,也是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科学合理的基坑监测技术可以保证监测精度,提高监测效率。本文对RTK技术在建筑基坑监测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究,阐述了该项技术的作业原理及其在建筑基坑监测中的应用要点和不足。
  【关键词】RTK技术;建筑工程;基坑监测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用地越发紧张。因此,城市内的建筑空间不断向地上或地下拓展,建筑的基坑深度在逐渐加大。为了保证建筑基坑工程的质量,避免出现支护结构变形或沉降问题,施工人员必须加强建筑基坑监测,实现对基坑环境和状态的实时监控。建筑基坑具有空间狭小,施工环境复杂的特点,使用常规光学仪器进行监测,工作效率低且监测精度往往受到作业条件的限制,因此,可将RTK技术融入该项工作之中。
  1、RTK技术的应用原理
  RTK技术即实施动态差分技术,是一种较为常用的GPS测量方法。将GPS技术应用在变形监测中,可呈现周期性监测模式和连续性检测模式。对于建筑基坑监测而言,连续性GPS监测模式更为适用,而这种模式又有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之分。RTK技术就是可以被应用在基坑监测中的连续性动态GPS测量方法,是一种基于载波相位观测的实施动态定位技术。应用RTK技术,可以迅速地确定定位结果,获得定位点厘米级别的三维坐标,是GPS应用的里程碑式技术革新[1]。
  在该技术应用过程中,将基准站建立在某个已知或未知点上,借助于RTK技术,将站点收到的载波相位差分改正信号经由数据链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会在接收到基站信号的同时,完成GPS卫星信号采集,并对其进行实时处理。通常可使用固化软件完成差分计算,然后对空间内基准站和流动站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精准判定。这种空间关系并非施工使用坐标空间关系,所以工作人员需要利用投影技术,将GPS测量结果转换为平面坐标,然后通过借助已知数据完成平面位置的计算,并通过平面拟合模型来完成高程转换。
  2、RTK技术在建筑基坑监测中的应用和不足
  2.1 RTK技术在基坑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2.1.1增强监测站点布设的合理性。
  借助于RTK技术,施工人员可以更为科学合理地开展基坑监测工作。在实践当中,应该先做好基准站和流动站的布设。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依据基准站对卫星信号的接受要求来确定基准站位置,应尽量将站点设置在基坑的重点监测位置附近,这样才可以确保流动站处于基准站的数据链覆盖面中。为了实现对基坑围护顶部的有效监测,施工人员必须在阳角以及周边中部设置流动站监测点,而且其水平间距不应超过20m。在对地面沉降问题进行有效监测时,施工人员应将监测站设置在周边的道路上,然后根据该区域的实际情况,布设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
  基准点上应该设有基准站接收机,为保证使用效果必须使其与电源线和电台准确连接。开机后,应对该设备进行必要的系统设置。比如,应按照得到的转换参数、基准站的方位坐标以及无线电和天线的设置高度等问题。然后,施工人员进行流动站的初始化设置,完成监测准备工作。作业前,应该选择已知点并对其进行检测,比对检测结果和当地坐标。检测点位若为高等控制点,那么互差应该在0-5cm之间;检测点若为同等控制点,那么互差应该在0-7cm之间。使用RTK技术观测流动站时,应每隔1秒完成一次采样,如果进行放样操作,那么需提前在RTK手簿之中输入放样点的坐标,以保证工作开展的精确度。
  2.1.2实时处理对外观测数据
  将RTK技术应用在建筑基坑监测中,可以通过RTK对观测点进行三维坐标采集,快速获知观测点和基准站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处理数据时,应综合考虑数据采样率、坐标转换合理性等影响因素,提升数据处理工作的有效性。比如,在进行坐标转换时,应充分考虑坐标转换所用转换参数的区域性,还应考虑其时间性和完整性问题[2]。工作人员需确保数据具有实用性,尽量避免数据处理误差的产生。在实践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依照特定步骤完成坐标转换工作。首先,基准站应为流动站传输数据,数据内容为测站信息和卫星信号,流动站借助于无线电台接收到基准站信息后,应对该信息和卫星信号一同进行差分处理并解算出整周未知数。其次,确保流动站初始化完成后,得出流动站和参考站的基线向量解,进而算出流动站的坐标。最后,根据已知数据,求出转换参数。工作人员需要谨慎选取和应用相关数据,并使用规定方程或公式,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保障数据转换工作质量。
  2.2 RTK技术的应用缺陷
  RTK技术在建筑基坑监测中的应用,帮助施工人员实现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在实践中,该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基坑监测具有全天候实时监测的能力,同时提高了观测精度的均匀性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便捷性。但是,由于作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该项技术在应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将RTK技术应用在基坑监测之中的观测条件存在不匹配問题。若要应用这种技术,必须保证观测站可以接收5颗及以上卫星的信号。但是,当建筑基坑位于拥有庞大建筑群的城区时,其信号接收会受到遮挡,使得这一条件就难以满足,从而对RTK技术的应用起到阻碍作用。另一方面,RTK技术应用时的观测误差影响因素较多,会对监测精度造成影响。比如,监测站的信号干扰或气象因素干扰,卫星轨道误差、信号传播误差等都会影响监测精度。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对技术应用方案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优化和完善,消减误差影响因素提升监测质量。
  结论:
  总而言之,将RTK技术应用在建筑基坑监测工作中,可以为基坑施工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从而提高施工有效性,使得基坑工程质量以及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都得到提升。相关工作人员明晰RTK技术的应用原理,并总结该技术在基坑监测应用中表现出的不足,减小其应用中的受限影响因素,并不断实现技术优化,可让该技术能更好地服务于建筑基坑监测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晓梅.RTK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及质量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253-254.
  [2]丁喜华.GPS RTK技术在房产测绘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9,10(10):94-95.
  作者简介:
  王克春(1965-),男,安徽淮南人,高级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水利工程管理,测绘技术。
其他文献
探究了三类个人特质(风险偏好、成就动机和内源控制)以及创业相关知识技能对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基于对238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发现:风险偏好、成就动机和内源
本文阐述了我国开征土地增值税的历史背景,回顾了20年来土地增值税制度的施行情况,并针对现行土地增值税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对策。在此基础上,基于经济形势和税收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摘要】传统的建筑施工缺点繁多,建筑质量层次不齐,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产生很多建筑垃圾,与高质量、高效率、高绿化的现代建筑要求远远不符。  装配式建筑通过“模块化结合”的预制方法在工厂内生产、组装、护养完成再运输至施工现场,这种流水线式的施工方案不仅保证了建筑的质量,提升了施工效率,合理规划项目工地构件的放置,告别脏乱的场地,还能减少环境的污染。相比传统的建筑施工,崭新的装配式建筑工艺日渐受到市场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养生方法,本期,我们为您罗列了十大院士的养生之道,各有不同,但对提高健康生活质量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请您慢慢品味。 Everyone has their own
【摘要】房屋建筑卫生间渗漏水问题一直都对施工单位以及业主带来了很多的困扰。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来对造成房屋漏水的因素进行控制。房屋产生漏水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设计问题以及材料的选取问题等,我们需要从这些方面来对其原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从而能够找到更加合理的解决措施,更好的解决住宅建筑卫生间的渗漏水问题。  【关键词】住宅建筑;卫生间;渗漏水防治  房屋建筑渗漏水问题一直
【摘要】在国民经济与建筑工程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今天,逆作法施工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基坑支护技术,也登上了建筑舞台,被大家熟知与认可,它能够更好的满足高层建筑的建设需要,使其形式与功能达到最优化。近些年,高层建筑、世界第一高楼等建筑物此起彼伏,在这些建筑的背后,逆作法施工技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基于对逆作法施工技术的认识,明确逆作法施工技术的特点,着重分析了高层建筑工程中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应用与
自1998年开始,国家在工业统计方法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将工业企业划分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下工业两大类,数据来源上分别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就当时企业现状基本体现了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