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工学校时期的教育是一个相对学生事发较多的教育阶段时期,学生来源面广复杂,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带给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负面影响是较大的。其中技工专业里的女生在数量上所占比重较少,甚至有些专业里只有一名或者两名女生,可谓万绿从中一点红。那么如何做好这点红的日常教育管理质量,是技工学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本人结合具体工作实践,谈谈技工学校女生日常管理工作。
一、技工学校女生心理特点分析
一般来说,进入技工学校学习的女生一般为初中毕业,或者初中毕业后在社会工作一两年,就年龄上来说是16到20岁,正处于青春期。
1、青春期女生心理特点
总的讲,青春期的少女热情活泼、富有活力,乐于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在青春期,他们反应能力强,观察事物快而准确;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知识经验不足;情感容易波动,意志上容易动摇。女生的行为容易受环境或他人的暗示。
2、技校女生心理问题表现方面
(1)存在自卑心理。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技工学校学生中的大部分是在初中阶段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被老师和同学重视、关注,也常常受到家长的批评,导致其产生了自卑心理。这类学生易产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心里,像上课睡觉、玩手机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女性天性敏感,心思更为细腻,所以女学生的自卑心理更加普遍。
(2)人生观、世界观不端正,攀比心理重。部分女学生的人生目标不明确,自己根本不了解为什么来上学,也不知道上学毕业后能做些什么;不能正确认识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不能正确对待社会上的激烈竞争,万事 “无所谓” 的态度很普遍。部分女生比吃比穿,同宿舍之间同班之间攀比心理重。
(3)存在厭学心理。技校生厌学已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它严重影响到学校、班级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有的学生上课不专心,心不在焉,消极应付;有的学生身在教室心在外,对学习没有信心,无明确的学习动机。技工部女生的课堂纪律较之男生确实是好一些,但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4)缺乏集体观念。因班级内女生数量少,占主导地位的是男生,所以部分女生在集体活动或集体劳动中表现不积极,有时甚至逃避劳动锻炼,敷衍应付,或者溜之大吉。在其他的有益活动中,遇到困难或挫折就相互埋怨,强调对方的责任,没有集体观念,没有集体荣誉感。
二、采取有力措施,搞好技工部女生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谈到心理健康时指出“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了解他们自己的实际情况,意识到他们的优点和弱点、善和恶,而且容忍并认可它们。”作为技工院校的教师应该积极了解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采取有力措施,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建立一个良好的预防体系
第一,针对女生的特点,应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通过班会、运动会、组织集体性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宣传引导。
第二,建立学生家长、任课老师、学生干部、问题学生共同协作的多级预防机制,形成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机制。
第三,班级中应该建立特殊学生群体心理档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应积极利用现代媒体搭建师生沟通联系的平台:如建立班级内的 QQ 群等信息交流平台与学生进行沟通。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们感受到源自学校和教师的温暖,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变成预警制,使教师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情况。
2、抓关键时段、典型个人,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辅导
关键的时间段就是学生学习和生活地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理波动, 甚至出现心理问题的时期,例如:新生入学刚入学、毕业生毕业离校前以及每个学期刚开学和放假前这一段时间都是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高峰期。在这几个关键的时间段,应该加强集体性的心理教育,经常性的以班会、晨会等形式进行疏导。
3、关注学生学习生活细节,拉近师生关系
只有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关键在于教师。
在日常管理中应该做到:一、放低身段,把自己放在一个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平等地友好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主动与学生打招呼。二、多与学生亲近,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关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关爱学生,让学生把老师当成亲人,知心的朋友,激起他们对老师的亲近感。三、注重观察学生的行为。观察学生思维是否合乎逻辑、行为反应是否与外界刺激相称、个性心理特征是否突然发生较大变化等。
4、在重体验的环境氛围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很多内容只有通过自身真正的体验才能感受到它的益处,最近两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学、做”相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自主学习能力都有很大帮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训练、引导等,促进个体在交往中 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自助的过程。对团体的信任延伸到信任周围的其他人,由对团体的归属感扩大到对学校、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日常工作管理
(一)要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大部分技校生自觉低人一等,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加强思想教育还其自尊是使其自立、自信的基础。杜威说过: “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最深刻的冲动” 。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作为职教工作者,要积极地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予以精神鼓励,激发其心灵共鸣。利用成功效应,如本校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明白“职业无贵贱,行行出状元”“学校无优劣,关键在自己”的道理。使其逐步树立起做人的自尊。
(二)不要 “管” 而是要开导性的“理”
最好的管理方式 应该以人为本,以德治校。
(三)实施“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 实施“以人为本” 学生管理模式
虽然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均相对偏低,但是,其中也不乏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学生,如班委组织、学生会、共青团、学生社团等都是学生自我管理的生力军,是一面旗帜,如果让他们参加到学生管理中来,管理效率将会显著提高,一方面锻炼他 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树立正气,弱化邪气。
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净化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用“文化”管理人是高层次的管理形式,与“制度管人”相比,更能体现管理的人性化。技工学校生源主要是初中毕 业生,学生综合素质低下已是不争的事实,经常性地给予学生普法教育、砺志教育以及开展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公益活动是有必要的,如专题班会、文化论坛、课外兴 趣小组、无偿献血、助困救灾等,通过这些先进文化的熏陶,以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培 养其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文化氛围浓厚了,管理的人情味也就更浓了。
五、合理设置课程
开设课程时,要以技能培训为基础,同时开设文化课及专业理论课。还要适当增设选修课、活动课,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的需求。总之,课程要降低难度,增加广度;弱化理念,强化技能,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其自信心,让 那些自认低人一等的技校生深切感受到自己也能学得懂、听得懂、做得来,对知识渴望增加了,对学校及教师依恋增强了,那么我们管理时自然也就容易得多,省心得多了。
一、技工学校女生心理特点分析
一般来说,进入技工学校学习的女生一般为初中毕业,或者初中毕业后在社会工作一两年,就年龄上来说是16到20岁,正处于青春期。
1、青春期女生心理特点
总的讲,青春期的少女热情活泼、富有活力,乐于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在青春期,他们反应能力强,观察事物快而准确;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知识经验不足;情感容易波动,意志上容易动摇。女生的行为容易受环境或他人的暗示。
2、技校女生心理问题表现方面
(1)存在自卑心理。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技工学校学生中的大部分是在初中阶段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被老师和同学重视、关注,也常常受到家长的批评,导致其产生了自卑心理。这类学生易产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心里,像上课睡觉、玩手机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女性天性敏感,心思更为细腻,所以女学生的自卑心理更加普遍。
(2)人生观、世界观不端正,攀比心理重。部分女学生的人生目标不明确,自己根本不了解为什么来上学,也不知道上学毕业后能做些什么;不能正确认识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不能正确对待社会上的激烈竞争,万事 “无所谓” 的态度很普遍。部分女生比吃比穿,同宿舍之间同班之间攀比心理重。
(3)存在厭学心理。技校生厌学已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它严重影响到学校、班级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有的学生上课不专心,心不在焉,消极应付;有的学生身在教室心在外,对学习没有信心,无明确的学习动机。技工部女生的课堂纪律较之男生确实是好一些,但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4)缺乏集体观念。因班级内女生数量少,占主导地位的是男生,所以部分女生在集体活动或集体劳动中表现不积极,有时甚至逃避劳动锻炼,敷衍应付,或者溜之大吉。在其他的有益活动中,遇到困难或挫折就相互埋怨,强调对方的责任,没有集体观念,没有集体荣誉感。
二、采取有力措施,搞好技工部女生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谈到心理健康时指出“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了解他们自己的实际情况,意识到他们的优点和弱点、善和恶,而且容忍并认可它们。”作为技工院校的教师应该积极了解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采取有力措施,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建立一个良好的预防体系
第一,针对女生的特点,应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通过班会、运动会、组织集体性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宣传引导。
第二,建立学生家长、任课老师、学生干部、问题学生共同协作的多级预防机制,形成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机制。
第三,班级中应该建立特殊学生群体心理档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应积极利用现代媒体搭建师生沟通联系的平台:如建立班级内的 QQ 群等信息交流平台与学生进行沟通。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们感受到源自学校和教师的温暖,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变成预警制,使教师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情况。
2、抓关键时段、典型个人,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辅导
关键的时间段就是学生学习和生活地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理波动, 甚至出现心理问题的时期,例如:新生入学刚入学、毕业生毕业离校前以及每个学期刚开学和放假前这一段时间都是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高峰期。在这几个关键的时间段,应该加强集体性的心理教育,经常性的以班会、晨会等形式进行疏导。
3、关注学生学习生活细节,拉近师生关系
只有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关键在于教师。
在日常管理中应该做到:一、放低身段,把自己放在一个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平等地友好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主动与学生打招呼。二、多与学生亲近,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关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关爱学生,让学生把老师当成亲人,知心的朋友,激起他们对老师的亲近感。三、注重观察学生的行为。观察学生思维是否合乎逻辑、行为反应是否与外界刺激相称、个性心理特征是否突然发生较大变化等。
4、在重体验的环境氛围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很多内容只有通过自身真正的体验才能感受到它的益处,最近两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学、做”相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自主学习能力都有很大帮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训练、引导等,促进个体在交往中 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自助的过程。对团体的信任延伸到信任周围的其他人,由对团体的归属感扩大到对学校、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日常工作管理
(一)要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大部分技校生自觉低人一等,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加强思想教育还其自尊是使其自立、自信的基础。杜威说过: “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最深刻的冲动” 。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作为职教工作者,要积极地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予以精神鼓励,激发其心灵共鸣。利用成功效应,如本校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明白“职业无贵贱,行行出状元”“学校无优劣,关键在自己”的道理。使其逐步树立起做人的自尊。
(二)不要 “管” 而是要开导性的“理”
最好的管理方式 应该以人为本,以德治校。
(三)实施“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 实施“以人为本” 学生管理模式
虽然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均相对偏低,但是,其中也不乏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学生,如班委组织、学生会、共青团、学生社团等都是学生自我管理的生力军,是一面旗帜,如果让他们参加到学生管理中来,管理效率将会显著提高,一方面锻炼他 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树立正气,弱化邪气。
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净化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用“文化”管理人是高层次的管理形式,与“制度管人”相比,更能体现管理的人性化。技工学校生源主要是初中毕 业生,学生综合素质低下已是不争的事实,经常性地给予学生普法教育、砺志教育以及开展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公益活动是有必要的,如专题班会、文化论坛、课外兴 趣小组、无偿献血、助困救灾等,通过这些先进文化的熏陶,以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培 养其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文化氛围浓厚了,管理的人情味也就更浓了。
五、合理设置课程
开设课程时,要以技能培训为基础,同时开设文化课及专业理论课。还要适当增设选修课、活动课,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的需求。总之,课程要降低难度,增加广度;弱化理念,强化技能,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其自信心,让 那些自认低人一等的技校生深切感受到自己也能学得懂、听得懂、做得来,对知识渴望增加了,对学校及教师依恋增强了,那么我们管理时自然也就容易得多,省心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