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序列分析表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苏州株(BmNPVsu)编码的ChiA基因的ORF为1656个核苷酸,编码551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杆状病毒编码的ChiA基因在DNA水平上、氨基酸水平上都
【机 构】
:
贡成良,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因工程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序列分析表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苏州株(BmNPVsu)编码的ChiA基因的ORF为1656个核苷酸,编码551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杆状病毒编码的ChiA基因在DNA水平上、氨基酸水平上都具有较好的同源性,与灵菌的ChiA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达47.8%~58.5%,推测杆状病毒编码的ChiA基因由细菌通过基因的水平转移而来在杆状病毒ChiA的系统树中,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NPV)为一单独分枝,处于进化树的最根部,其余可分2组,其中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aNPV)ChiA、谷实夜蛾核型多角
其他文献
以已克隆测序的家蚕微孢子虫(镇江株,Nosema bombycis)的核糖体小亚单位RNA(SSUrRNA)编码基因(1 205 bp)为模板,用随机引物合成法标记的探针,在与9种微孢子虫及家蚕基因组DNA
桑螟对光周期的感应效应试验证明,桑螟进入越冬状态是由短期光照引起的兼性滞育,3、4龄虫期是光感应的重要阶段,完全滞育与非滞育,只有在一定的连续光照条件下才产生;在温度2
自然状态下的中国野桑蚕蛹期,秋天发生的最终世代最长,其次是春天发生的第1代,夏天发生的第2代最短.将各季节野外发生的蛹移入实验室用同样的温度保护,调查其蛹期变化的结果
研究认为:蚕茧干燥中室内相对湿度峰值不出现在临排气前的82℃时段,而是位于鲜茧进灶10min左右的70℃附近;在现行干燥设备及控湿条件下,等速干燥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基本符合干燥工
经遗传分析认为:四川野蚕翅斑对正常型为显性,遗传基因属于第17连锁群,有从性遗传特性。与日本的野蚕翅斑(Ws:17-14.7)基因间的关系有待研究。命名为:Sichuanwild wing spot,基因记
分析表明:家蚕蛹虫草含有虫草酸、虫草素、腺嘌呤、尿嘧啶、β-谷甾醇、麦角甾醇、生物碱和多种游离基酸,其化学成份的种类与冬虫夏草基本类似,但虫草素、腺嘌呤的含量是冬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