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物理概念教学实效性,激发学生学习激情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gu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对物理概念的讲解,是学生能否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能否培养正确的物理思维能力的关键。因此,物理课堂概念教学应当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
  笔者就粤教版高中物理3-1教材《电势和电势差》一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则案例,来说明在高中物理课堂概念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拓展电势能和电势的理解,我出了一道问答题:“在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某一点,正试探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大于负试探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引导学生分析如下:因为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各点的电势都是正的,如图1所示,在B点放入正点电荷q时,具有的电势能EA=qφA,对正试探电荷,q>0,φA>0,故EA=qφA>0;对负试探电荷,q<0,φA>0,故EA=qφA<0;这就是所谓的“正正得正,正负得负”;同理,在负电荷形成的电荷中有“负负得正,负正得负”。
  得到这样的结论,无疑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判断不同电性的电荷在电场中电势能的高低,然而如果简单的认为只要让学生记住这样的结论就可以达到这节课的教学要求,那就可能大错特错了。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势电势能的概念,我接下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各点的电势都是正的?”我随即补充一句:“这里有个前提条件,规定无穷远处为参考点(即零电势点)”。等学生们点头表示明白之后,我又提出下面这个问题:“参考点的选择原则上是任意的,如果规定的电荷所在处为参考点(如图1中的B点),那么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各点的电势都是负的,正试探电荷在该电场中的某一点(如图1中的A点)的电势能就是负的,负试探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反而是正的,得出的结论刚好相反。”即如果不选择无穷远处为参考点时就将出现“正正得负,正负得正”的情况。显然这样的说法有道理,但同一问题不应该有两个不同的结论,这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问题出在哪里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从最基本的出发,一步一步地来论证。
  根据定义,在电场中把一个试探电荷 q从A点移至B点,它的电势能的减少 EAB加定义为在此过程中静电场力对它作的功EAB,即:EAB= WAB,而WAB=qUAB;如果选 B点为参考点,则在电场中试探电荷q在A点具有的电势能EA=qφ。即公式EA=qφ是正确的。在图1所示中,如果规定 B点为参考点,正试探电荷在A点具有的电势能EA<0,负试探电荷在A点具有电势能EA>0,即“正正得负,正负得正”是可以成立的。
  表面上看,因为电势能的正负表示大小,负的电势能小于正的电势能好象成立。但由于电势能是电荷体系共有的,既包括产生电场的电荷,也包括试探电荷,“试探电荷放在电场中具有电势能”这只是一种简说;同时对于两个点电荷间的电势能,实际上是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能,是它们共有的,其数值是相对的。对相同的电荷体系,规定不同的参考点,电势能的数值是不同的;而对于不同的电荷体系,即使规定相同的参考点,电势能的数值也不一定是等价的,不一定有直接的可比性。
  因此在图1中,如果我们选择C点为参考点,正、负试探电荷分别放于C点,电势能的数值均为零,但由于试探电荷不同,组成的电荷体系也不同,电势能的数值均为零并不能说明它们具有的电势能相等。正如在重力场中,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位于同一参考点上,它们具的重力势能均为零,但我们不能认为它们的重力势能相等。只有当选择无穷远处为参考点时,对于不同的试探电荷,由公式EA=qφ计算的电势能是等价的,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即本文开头的问题的结论是正确的,但由“正正得正,正负得负”来分析是有条件的。学生恍然大悟,并兴奋不已。
  通过这一问题的探讨,对物理概念的教学,可以引发以下思考 :
  1.探究活动应在物理课堂概念教学中得到注重
  探究活动既是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最有效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相比规律教学来说,概念教学的探究活动更应注重,因为规律教学的探究活动似乎已经形成一套程式,比较习以为常,而概念教学的探究活动容易被忽视,往往是教师按预设的程序来介绍,同时概念教学探究活动困难也更多一些。很多时候,学生解答概念题比解答综合题显得更困难一些,这跟我们教师忽视概念教学的探究活动不无关系。
  2.物理课堂概念教学注重物理概念的建构过程
  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注重物理概念的建构过程,注重概念的引入、形成、深化和巩固的各个环节,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通过举例、类比、归纳、引伸等手段,讲清概念的内涵、外延及与有关概念的联系,搞清其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前提条件等,还要通过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不断的深化和巩固。这样才能对概念有深刻理解,才能真正掌握概念并加以灵活运用。
  3.对物理结论的“顺口溜”应辩证的看待
  我们许多老师喜欢把物理结论编成易记的口诀,如:对电路的定性分析问题编成“串反并同”,对伏安法测电阻时内外接分别适用于测大电阻或小电阻以及测量值与真实值关系编成“分压小,分流大”等 ,对于这些“记忆性法则”确实有它好的一面,尤其对应试能大大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和解题速度,但我们认为这类“记忆性法则”还是尽量少用,特别是对物理概念不理解、分析过程和分析方法没掌握的情况下,单纯地去讲一些“记忆性法则”是毫无意义的,比如知道“串反并同”而不会进行电路的定性分析,即使做对题目,除了应试作用以外,对培养创新人才是毫无用处的。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从会计理论法规制度等本身的缺陷、激励和约束机制、企业产权关系中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企业内委托代理关系层次、会计监督机制、会计基础性工作和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形成的原因,从而提出防止信息失真并增强会计信息真实性、正确性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会计 诚信 缺失 原因     0 引言  诚信准则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会计诚信是社会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
本文分析了独立设置的封闭型师范教育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通过与综合性高等院校的合作及优势互补的探讨,认为师范教育能在其中克服一定弊端,获得发展,前景较为光明;综合性高
国家的兴旺在教育,教育的成效在教师。教师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肩负着沉重的时代使命。学生是教育的主要接受者,学生能力的高低直接由教师决定。作为新形势下的教师,应具有全面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在其他方面精通,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养成爱学习的习惯,培养会学习的能力。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本人结合多
分析了在施工过程中诸环节对高支架的影响,提出了通俗易接受、运算简便、操作可行的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并通过工程实践进行验证且不断进行完善。为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优质高
【摘要】高中生物作为高中理科的一个重要科目,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生物学科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本文结合教学实际,针对高中生物学科的一些具体特点,对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做某种方法论意义上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方法;学科兴趣  高中生物作为高中理科的一个重要科目,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生物学科实
摘要:市场经济发展日趋深化的今天,品牌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精品动力 争创 品牌    0 引言  市场经济发展日趋深化的今天,品牌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五菱柳机以客户为中心,努力打造精品动力,争创一流品牌,成为国内三大微车发动机生产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以人为本,争创一流品牌  作为企业,员工就是主力军,这个位置一定要放在第一位。人,尤其是人才,不仅
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阅读理解在高考中所占的份额也在逐年扩大,几乎渗透在一份高考试题的各个环节。近年来高考试卷中更多地凸显了对学生阅读速度、理解能力、知识面的考查,内容几乎涵盖了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社会风情等各个领域,考试形式也渐趋多样化,很多学生对于阅读理解,可谓谈虎色变,特别是一份阅读理解题中再有几个生词的,更让学生无所适从,不知所云。因此,广大英语教师必须在阅读速度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理念产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一种全新观念、全新方法、全新信息的音乐教育体系。在教学中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音乐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传授音乐知识和训练音乐技能,而在于综合音乐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音乐能力;培养;高中音乐  能力是人们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可能性的个性
摘要:本文以《陕西电力职工培训中心设备管理系统》所采用的适合中心流程化管理的工作流系统的开发为例,介绍了工作流的概念和要素,并系统分析了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点,讨论了基于工作流的项目流程化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设计及实现。  关键词:工作流 工作流引擎 项目管理 信息管理系统  0 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在进行数字化管理的建设。大多数的企业都能从自身的实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