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校园足球 成就足球中国梦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2014年11月26日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抓好青少年足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体教结合,锐意改革创新,推进校园足球普及,促进青少年强身健体、全面发展,夯实国家足球事业人才基础。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会议上指出,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国家足球发展水平的基础工程。为进一步推动和宣传校园足球运动,本刊记者采访了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王登峰先生。
  中国教师:2015年1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这标志着由教育部主导的校园足球工作的全面启动,这也是我国足球运动史上一件大事。您如何看待这一重大举措?
  王登峰: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要求,为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经国务院同意,2015年1月8日,由教育部牵头成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袁贵仁部长任小组组长。领导小组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协调、议事和决策机构。主要职责是领导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履行校园足球工作的宏观指导、统筹协调、综合管理等职责和任务。这确实是我国足球运动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校园足球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教育部门主导校园足球工作是一个重要调整,是理顺关系、扩大平台、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于成立领导小组可以从两方面认识:一是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发展校园足球的高度重视,同意成立由多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共同推进校园足球工作。二是说明校园足球工作不是简单的事,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管共抓。
  中国教师: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对校园足球的推广至关重要,教育部对校园足球有何推进措施?未来有何构想?
  王登峰:当前教育部在推进校园足球工作方面的主要任务是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精神,大力改革推进校园足球发展。为此,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这个《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目前正在与有关部门会签中。未来校园足球的发展,在这个《意见》中作出了描绘。总的指导思想是把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引领学校体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充分发挥足球育人功能,遵循人才培养和足球发展规律,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激励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普及足球运动,培育健康足球文化,弘扬阳光向上的体育精神,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为提升人口素质、推动足球事业发展、振奋民族精神提供有力支撑。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符合人才成长规律、青少年广泛参与、运动水平持续提升、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基础条件保障有力、文化氛围蓬勃向上的中国特色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体系。重点任务主要有:一是提高校园足球普及水平。二是深化足球教学改革。三是加强足球课外锻炼训练。四是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五是畅通优秀足球苗子的成长通道。
  中国教师:四年一届的世界杯足球赛吸引了数以亿计的足球爱好者观看,现代足球的意义已不局限于体育和游戏的范畴,越来越多地被赋予社会意义。开展校园足球意义重大,能否谈谈您的个人感受。
  王登峰:《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明确提到,足球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发展和振兴足球,对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丰富文化生活、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培育体育文化、发展体育产业、实现体育强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也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从以上文字来看,足球超越了体育的范畴,对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对育人具有重要的作用。刘延东副总理在去年的电视电话会议上对校园足球的意义作了重新阐述:一是发展校园足球是成就中国足球梦想,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基础工程。二是发展校园足球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三是发展校园足球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有效抓手。那次讲话特别对足球的育人功能作了强调,讲话指出少年强则国家强。足球运动充分体现现代体育精神,不仅能够让青少年在剧烈的竞争中经历艰辛、挫折,磨炼意志品质,而且能够在胜败得失中培养青少年尊重守则、拼搏进取、团结协作、勇于奉献的精神,强化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的观念,养成吃苦耐劳、积极乐观的精神品质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对他们的日常学习、今后工作和终身生活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这都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的形式。因此,我们必须跳出体育看体育,超越足球看足球,深入挖掘校园足球的独特价值和巨大潜力,充分发挥足球运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中的重要作用,来进一步拓展我们素质教育的新空间。
  中国教师:中国的校园足球刚刚起步,您走访过许多学校,您认为推广校园足球的难点在哪里?如何解决?
  王登峰:校园足球刚刚起步,困难和问题也很多,并且深层次的问题将会随着校园足球的发展逐步暴露。有困难和问题不怕,只要解决好,就能很好地发展。比如,当前对校园足球的认识问题、校园足球师资短缺问题、学校足球场地设施缺乏问题、校园足球经费紧张的问题、校园足球教学改革和课余训练的问题、四级联赛广泛开展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已认识到和意识到,正在逐步解决。刚才说的《实施意见》就是以问题为导向切入的一个文件,这些问题在《实施意见》里都有相应的解决办法。
  中国教师:校园足球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足球知识的普及、足球文化的宣传、足球精神的传播、足球故事的讲述,需要培养和营造一种足球文化的氛围并取得社会的共识。对此您有何看法。
  王登峰:足球文化非常重要,它是人们对足球的一种认同,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足球事业,包括校园足球的发展。但是,足球文化的培育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认为,营造足球文化氛围一是需要时间,二是需要大部分人的认可,三是需要媒体的广泛宣传,四是需要不间断的活动加以推动,五是足球还得有较好的成绩。
  中国教师:国外一些国家非常重视青少年足球运动,您认为这方面有什么可供我们借鉴的经验?
  王登峰: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等西方国家和南美一些国家足球事业比较发达,比较成功,其成功的主要基础在于青少年参与足球的体制、机制比较成熟。一是他们有相对完善的培训体系,有由学校、业余俱乐部和职业俱乐部相对衔接的青训培养体系;二是这些国家有上百年的足球传统,足球文化氛围较好,参与足球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三是这些国家足球社会力量比较强,社会支持足球发展的机制基本形成。这些经验对我们发展校园足球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中国教师:教师在校园足球推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作为一份面向全国教师的教育类期刊,《中国教师》杂志有责任做好校园足球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您对杂志有何期许?
  王登峰:感谢《中国教师》长期以来对学校体育和校园足球发展的支持,希望今后还能一如既往地支持学校体育和校园足球工作。同时,也希望《中国教师》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带动更多的媒体宣传报道学校体育和校园足球的好经验、好做法,更多地给予我们工作以支持。
其他文献
英措吉,女,1964年生,藏族,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人。1987年同仁县民族高中毕业,毕业后被引进甘肃甘南任教,一直教授藏数。1993年调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扎毛乡工作,因双语教师缺乏,转为教授汉语文,从此走上了双语教师的道路。1994年在青海教育学院攻读大专函授班,2000年被评为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三八妇女红旗手。2015年退休。  1987—1991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师
针对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偏重内容理解和情感激发,而缺少语言运用的教学状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定位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备课时必须根据文本秘妙,揣摩编者意图,分析学情,确定合适的“语用”教学内容。本文就结合人教版教科书《北京的春节》的备课与教学,谈谈个人的管见。  一、把握文本的“语用”特征  “写法决定教法”,不同
确定的方法不再是一堂课的终极追求,结论的可增值性、问题的不断生成和卷入仿佛成为课堂的最后价值取向,即便是“颠覆”原有结论,也在所不惜。  “这节课已经上过,还能当作新课  上吗?”  “角的度量是一节技能课,学生在整节课上都可以不用度量吗?”  “已被公认的45°锐角,可以被颠覆而命名为100°吗?”  ……  当开始叩问这些问题时,或许我们就已经在思考了……  一、目标之颠覆:关于“渗透思想”与
学生能力国际评价(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发起的为其成员国协作监控教育成效的评价项目。PISA评估于2000年首次举办,其后每3年进行一次。评价的主要领域包括阅读
做一名教师容易,做一名好教师很难,做一名堂堂课都精彩的教师更是难上加难。通过这次比赛,我收获了太多太多,也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信念,坚守自己对课堂的热爱与执着。  2014年11月15日,北京师范大学迎来第十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这是北师大为青年教师打造的一个学习、交流、反思、成长的平台。来自全校20多个院系的优秀青年教师,如同参加盛会一般,靓丽着装,自信登台,展示教学成果,体现作为
一、问题的提出  骨干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已经比较娴熟,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其继续发展的目标应该是:能够在学科本质的视角下把握教学内容,提升学科教育的价值;能够自觉地应用教育学和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设计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应着力培养其“在教学中开展研究、通过研究改进教学”的意识和习惯,以及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促进骨干教师的专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的“两会”代表们在教育扶贫、学前教育免费、生态环境保护和玩具安全等领域提出了提案、议案。  全国政协委员、北师大党委书记刘川生就进一步推进教育扶贫工作提出:第一,确保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贫困人群精准倾斜。第二,利用“互联网 ”手段,向贫困地区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第三,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教育扶贫各项计划、政策、项目的落实。第四,组织年度监测和减贫效果评估。此外,她还就青
谭虎,国内知名教育学者、家庭教育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现任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理论刊物分会顾问、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首批兼职教授、《中国家庭教育》杂志副主编、长三角城市群教育科研合作共同体顾问。  《中国教师》: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两者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但现在我们为什么提出要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联盟
雷露,北京十一学校德育主管,负责十一学校德育课程建设。  《中国教师》:十一学校是一所非常优秀的学校,在你们学校,职业与生涯规划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雷露:十一学校非常推崇“个别化”教育,我们提倡根据学生的需要,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做,所以“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是我们的职业与人生规划课程贯穿始终的实施理念。学校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符合学生兴趣及职业需要的学科课程与职业课程,也会请资深人士为学生推荐图书、
1982年我大学毕业到洛阳师范学院工作,“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半年之后根据学校领导的安排,从马列主义教研室哲学教师转到教育学心理学教研室担任教育学公共课教学工作。我在参加北师大教育系的教育基本理论函授班过程中开始一步一步了解教育学,弥补专业上的严重不足。那些年头教育学的专业书籍稀缺,我有幸读到黄济先生的《教育哲学初稿》,如久旱遇甘霖一样心情十分畅快,但有许多的不懂和懵懂,便写信请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