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问题式教学出现的问题及矫正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ingjie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活动是语文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就在于凸显学生的参与性,但在教师实践问题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在此,通过对暴露的问题进行分析,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文本感知;策略
  活动是语文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新课程改革以来,不少教师自觉践行着这一要求,作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但是,客观地讲,从活动教学的现场效果来看,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以教师喜好的问题式教学为研究对象,梳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提出一些应对性措施。
  近来,观摩了一节课题为《兵车行》的公开课。课上,执教者简单介绍完创作背景以及诗人杜甫的有关知识之后,就让学生结合文本回答他在PPT上事先设置的一系列问题。有些问题简单,学生能直接答出;有些较难,教师就让学生讨论,在相互碰撞以及教师的辅助之下,得出答案。整个课堂教学在频繁的问与答之中完成,教学活动紧凑,有条不紊地完成了既设的教学目标。在课后的教研活动中,不少听课者给出了好评,认为这节课充分体现了问题式教学的特点,吸引了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活动,参与度较高,目标达成情况也较好。可是,作为问题式教学的践行者与反思者之一,笔者却对这节公开课乃至与之相似的课堂活动存有其他的看法,并且总结出当前问题式教学存现的几大问题。
  问题之一:学生缺乏对文本的充分感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准备尤为重要。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学生对课文没有预先熟悉,这节课就上得十分吃力。毋庸质疑,绝大多数教师是要求学生预习的。但同样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学生的预习质量并不高。例如,教师问学生:“《兵车行》的主要写作内容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只要对照文后注释梳理诗歌的字词句,学生就应该比较笼统地理会其主要内容。但实际情况是,不少学生被“卡”在了这个环节,这也充分暴露出学生课前预习的不充分。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课堂提问还是一个个地继续下去。可以想象,这个过程是多么地举步维艰。
  问题之二:教师对问题的设置有违学生的知能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活动就是师生互相适应的过程。学生要适应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要顾及学生现实的知能基础。但实际情况是,不少教师的课堂设计充分体现出“我的课堂,我作主”的倾向,不少提问被人为拔高了。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初就问学生:“《兵车行》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这个问题是对文本行文思路的概括,属于一个较高层级的问题。当时的冷场现象说明了这个问题的效度不高,暴露出教师对学生认知基础把握不足的问题。
  问题之三:问题的解决比较粗略。具备一定教学经验的人应该都有这样的体验:在课堂教学的某个环节,自己设置或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起来比较棘手,最后只好匆匆而粗浅地回答。这种情况的出现大多源于教师的准备不足,要么是对文本解读不清,要么是自己的储备不足,要么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单一。例如,对“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中“汉家”含义及用意的理解,学生表现木讷,教师简单交代是在写唐朝,用意是借汉朝影射唐朝。至于为什么这样理解,教者只字不提,更不能上升到主题深化的角度去赏析。
  对策之一:开展语文活动,充分占有文本。活动是所有课堂的有机构成,但不同学科的活动应有自己的特点。就语文学科而言,应突出听、说、读、写四个层级的基本能力训练,注重言和意的理解与生成。为此,学生必须围绕文本展开四方面的训练,才能算是真语文学习。于是,从这个角度分析,问答式教学就存有自身的不足。只有较为弱化的听,听往往被PPT的问题展示所侵占乃至取代,更多的是变成了看。有说的训练,但往往是较有针对性的说,甚至有的人由于不能理解表现出说不好或不说。读的活动也较少,因为在问答式教学中,问题的提出、回答——新问题的提出、回答是基本的流程,学生先有充足的时间有声的读,更多的是扫描式的快速阅读。据观察,在这类课堂里,学生的写则是显得少之又少。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现有的问题式课堂教学中,活动残缺不全,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育乃至提升。为此,有效的课堂应该以文本为蓝本,突出听、说、读、写的教学活动。以《兵车行》为例,课堂教学之初,可以以听读音频材料或教师、学生范读切入,继而让学生谈谈各自对文本字面含义的理解,接着让学生就教师事先设置好的层级性问题(主要是文本结构、手法、主题等方面的),品读文本,写写自己的认识,谈谈各自的观点。
  对策之二:尊重学生基础,科学设置问题。问答式教学的一个极大风险就是问的不是学生能回答的,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调研学生的知能基础,给予学生能够稍微“跳起来”就能“摘到果实”的可能。毋庸置疑,成功体验是促进更大成功的最为现实的动力。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努力一下能够部分乃至全部答出,而且全班的正确率较高,这就能有效解决课堂问答冷场的问题。为此,教师问题的科学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例如,就《兵车行》中出现的“汉家”的理解,可设问:“与此相似的说法,我们曾经在哪篇文章中学过?”学生会答出是高适的《燕歌行》中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的表述。教师可追问:“为什么这样表达?”有学生答出是借汉朝的情况影射唐朝的情况。教师可再问:“这种影射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会慢慢体会出那时人们对战争、兵役的敢怒而不敢言,时代的黑暗、不清明。据此,在层层设问中,诗歌的创作主旨逐渐显现。
  对策之三:运用适宜方式,动态解决问题。在问答式教学中,教师的问、学生的答是主要的教学活动方式。可是,这种方式已经陈旧,因为它更像是单纯为了完成任务。从教学的终极目标来看,学生问题的解决才是所有教学活动实施的出发点。所以,除了教师设置切合学生基础的问题之外,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并据此展开探究、讨论。例如,有学生对文中出现“行人”的用意提出质疑。这个问题比较新,一经抛出,学生议论纷纷。据此,教者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再组内讨论。最后,学生从“云”这个字中,体会出行人在文中担负着叙述视角的作用,诗人借他叙述了“点行频”的具体情况;然后,更有学生揣摩出“行人”与诗人的关系,诗人是想借此抒发议论,表达主题。
  语文课堂教学效益至上,所有活动的展开应突出语文味道,利于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提升。作为活动方式之一的问答式教学值得尝试,但更需在实践中加强反思,进而发挥出其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筛梅.语文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20).
  [2]文永吉.“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矫正方法[J].甘肃教育,2015,(17).
  [3] 郝文武.“问题式教学的价值和方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9,(9).
  作者简介:于正春(1980— ),男,江苏省如皋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2019年1月9日,车从合川区希尔安大道出发,向着4公里外的合阳大道驶去。  趁等红灯的空当,合川区委非公工委副书记黄贞扭过头来,问记者有没有注意到什么。  记者环顾四周,有些茫然,直到看到镶嵌在建筑物外墙上的“党建引领”四个字时才惊觉,采访的这两日处处可见“党建引领”——它嵌在商场的入口处,挂在厂房的墙上,摆在公司活动室的会议桌上,立在企业的大门之上……  墙之外,党建标语随处可见;墙之内,实实
20岁的小燕,右侧大腿上突然长了一个肿块,开始约1厘米大小,后逐渐增大,因无疼痛,未引起重视,2个月后发现增大到2.5厘米×2厘米左右,在某医院门诊于局麻下行肿块切除术。一年后,原手术部位再发肿块,无疼痛,大小约为5厘米×4.5厘米,至原医院就诊,经细针穿刺活检为滑膜肉瘤。家属恍然大悟,原来身上的肿块是一种恶性的软组织肿瘤。   什么是软组织肿瘤?   软组织是相对于“硬组织(骨和软骨)”而言的,
被中医界尊为“国药泰斗”的金世元大半生和药材打交道,有两句话对他的健康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一句是“药食同源”,另一句是“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所以,他从不提倡仅仅依靠药材养生。   大补让他吃了苦头   金世元出身于北京郊区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4岁那年,父母为了让他掌握一门谋生的手艺,把他送到北京复有药庄,让他在那儿当起了学徒。两年的学徒干下来,他不仅掌握了制药的基本流程,还对药材
近日,笔者观摩了一节市级公开课,课题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应该说这节课有不少出彩的地方,教者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每次诵读都有不同的学习目标。最终在诗歌文意理解的基础上,学生明晰了词人的创作主旨——借梅花的品性来喻指自己虽遭弃用而不丢高洁品质的理想。这种教学突出了诗歌的特点,但也暴露出一点不足——缺少对中国诗歌隐喻功能的挖掘。  事实上,中国自古就有隐喻传统。例如《诗经·硕鼠》,以贪得无厌的硕
摘要:古典诗歌题材划分只是一种相对依据,有些诗歌存在兼跨诗类的现象。在兼跨诗类的表象之下还是有着共同的文化景观。流徙宿命既能够反映羁旅诗的情感类型状况,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边塞、送别两个诗类的情感类型状况。从羁旅诗的情感类型化内容,可以更好地审视边塞、送别两个诗类的个案作品。  关键词:流徙;兼跨诗类;情感维度  从传统士人“在路上”的生活状态,探查其对士人内心产生的影响。这对于把握羁旅诗的抒情维
全国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确保安全的前提,是各省区市无论主产区、主销区还是产销平衡区,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必须保持稳定。重庆是全国粮食产销平衡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扎实落实粮食安全省長(市长)责任制,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应作为“物资保供”重要任务统筹安排。全力抓防疫、稳生产、保供给,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目前,560万亩小麦、胡豆、豌豆等小春粮食作物长势良好,正在陆续收获。春播进展总体顺利,预计大
2019年4月26日正午,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大垭乡冬瓜村1组。  室外温度超过了30℃,村民早已身着短袖,躲在阴凉处乘凉,但50多岁的刘永碧仍穿着厚毛衣,搬一张小板凳坐在门口晒太阳。  自从患上肺结核,刘永碧总是穿得很厚,生怕感冒。每个月,她进城拿药的时候,还要去看望住在精神病院的丈夫。  “上次看望丈夫时,他说没衣服了,要我给他买条裤子穿。”刘永碧很无奈,“以前还会给他塞点零用钱,可现在我哪有
中医认为,痰是指咳吐出的黏稠液,泛指人体一切非生理所需的代谢性分泌物。凡气血不畅之处,即为津凝生痰之所。可通过饮食、中药进行调理,也可按摩穴位祛痰。人体有五个祛痰穴位,分述如下:  天突穴 天突穴位于人体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拇指垂直压在天突穴上按揉,使感到出现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5~8秒,反复按压10~20次。可镇咳平喘、祛痰、宣肺、宽胸、理气。适用于肺脾气滞、心情不好所
摘要:语文味一直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也是一线教师苦苦寻觅并为之不懈努力的。为了让学生快速进入文本,感受语文的魅力,试通过对文本中个别词语进行删减、替换、增加等处理后将其与原文进行比较,在对比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删减;替换;增加;积淀;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章语言阅读及考查的要求是:“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
2009年甘肃高考试题是全国二卷,作文材料讲了三个故事:一个是英国的科学家道尔顿给妈妈送一双袜子,他本来送的是蓝色的,结果成了红色,于是他发现自己的色觉有问题,进而发现了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的一项空白;一个是已经破产的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摊前排着的长队,让他猛然顿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一个是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由于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让他以白干一年来赔偿,但这让他研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