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市卷《孝乃德之本》阅读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荐理由:
  选文引经据典,围绕“给父母好脸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难做到的”这一观点摆事实、讲道理。从“色难”引出论题,以“色悦”含蓄作结。试题既考查了考生对议论文知识的掌握情况、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又加深了考生对“孝”这一传统美德的认识。
  孝乃德之本
  《论语》记载: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只讲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说,给父母好脸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难做到的。
  父母对于儿女的很多不是,都不会往心里去,唯独接受不了的,就是儿女给他们脸色看。有位老太太,中午去儿子房间找报纸。正碰上儿子回来。儿子刚谈砸了一桩业务,心情不太好,见母亲在他的床上摸索,生硬地说:“妈,你没事在自己房里好好待着,别到处乱串。”母亲解释说:“我只是找张报纸,顺便在你们床上坐一会儿。”儿子的脸色很难看,出门前扔下一句:“吃饱没事干。”没想到当天夜里。这位老母亲选择了轻生。
  儿女给父母好脸色难在哪里?难就难在对父母的一些衰老行为,如多愁善感、行动迟缓、说话絮絮叨叨、做事丢三落四等,能够始终给予理解、宽容和善待。难就难在对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如任性、娇气、以自我为中心等,能够不断进行反省、克服和纠正,特别是在外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不如意的事,都不能把情绪带到家里来。难就难在给父母好脸色,能够持之以恒。一时一事给父母好脸色不难做到,难的是处处事事都是如此,尤其是当老人久病在床的时候。
  一个人从母亲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上学、择业到结婚生子,父母究竟付出了多少精力和心血?山东枣庄“捐肾救母”的田世国说:“母亲生我养我,可我做的连她给我的万分之一都没有。”常思养育之恩,孝老爱亲才不会为难。
  除了感恩之心,恭敬之心对于行孝也极为重要。《礼记·祭义》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给父母好脸色,关键是要常思养育之恩,常怀恭敬之心,常省自身之过,始终对父母怀有深切的爱心和敬意。有了恭敬之心,与父母说话的态度和语气自会温婉谦和,照顾侍候父母自会恭谨用到;有了恭敬之心,父母的教诲才会认真聆听,父母的责备才会虚心悦纳。
  国风之本在家风,家风之本在孝道。愿天下儿女,能常以发自内心的微笑去慰藉父母的心灵。当我们形成尊老爱老、孝老护老的现代风尚,孝心汇聚成流,一定可以滋润出社会的和谐美好。
  (谭用发/文,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3月25日,有删改)
  1.本文所议论的“孝”,具体到行为上,是指________。(2分)
  2.第2段主要运用了____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4分)
  3.第3段画线句子提出的问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分析作答的?请概括出来。(3分)
  4.结合本文观点,联系自身实际,说说子女怎样才能对父母尽孝。(5分)
  (选自2016年江苏盐城市中考语文试题)
其他文献
每一件设计产品的诞生,都寄托着人们对于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满足物质或精神需要的期许,必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发展。一件好的设计产品,应该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在功能性、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