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不愿回家过年?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i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愿意”回家过年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自己现在不接受的人,二是对自己过去不接受的人
  春节无疑是我们这个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不论我们身在何处,纵是万里之遥,抑或旅居海外,每逢春节的时候,我们都会油然生出一股思乡之情。于是,天南地北的人们在春节期间,或坐上拥挤不堪的火车,或搭乘稍嫌昂贵的飞机,或开车,甚或骑上摩托车,纷纷从四面八方返回故乡,跟家人或亲戚朋友再次相聚,共话一年的经历,共叙天伦的欢乐。一年到头,唯有春节才能让游子回乡,才能促家人团聚,从这个意义上说,春节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和凝聚起到了巨大的、不可比拟的作用。
  不过,古人诗云:“近乡情更怯。”就是说回到故乡,人们会在心头涌现出种种情绪,喜怒情仇交织在一起,会让人对故乡反而心生畏惧。或许也正是这个原因,在很多人为回家过年而颇为辛苦地筹备之时,有些人却坚决地不回家过年。时代在进步,过年的方式在变化,不回家过年当然无可厚非,但是,选择不回家过年的人或许有一些小心思还是值得分析一下的。
  有些人是“不能”回家过年,他们的工作岗位特殊,比如火车司机、警察等,他们恰恰在春节期间工作最为忙碌,不回家过年是由于客观原因所致。还有些人,应该多数是年轻人,他们更多地关注外部缤纷世界,尤其是那些刚刚上大学或者刚刚工作的人,好不容易从父母的约束之下走出来,所以更愿意出去看看,而不是回家与父母团聚。当然,这样的人也是少数。以上两种情况不是本文要说的重点,而我想跟大家探讨的是另外一部分“不愿意”回家过年的人,也就是说,不是工作离不开,也不是花花世界吸引了注意力,而是情感上不愿意回家过年。这样的“不愿意”回家过年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自己现在不接受的人,二是对自己过去不接受的人。
  所谓对自己的现在不接受的人,通俗地说,就是觉得自己“混”得不好的人,他们因为对自己的爱情、家庭、工作、社会地位不是很满意,害怕回家被亲戚、父母问及现状,所以不愿意回家。每年春节前,网上都会有关于回家被亲戚问尴尬问题的段子,其实就是这种心理的表现。但是,话说回来了,你为什么怕亲戚问这些问题呢?归根结底,你还是心理上对自己的现状就不是很滿意,别人一问更觉心虚,进而造成尴尬。实际上,很少有哪个亲戚真的会关心你收入多少,或者你是否有了男(女)朋友,一般不过是一种寒暄而已。如果你对自己的现在满意的话,坦然面对,搪塞过去,也未尝不是一种交谈的方法。
  所谓对自己的过去不接受的人就是指那些在家乡曾经受到过情感创伤的人。故乡是我们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是储存我们童年记忆的地方。如果我们的童年是快乐的,我们回到故乡的时候就会被唤起快乐的情绪;相反,如果我们的童年是悲伤的、屈辱的,那么我们回到故乡就会被唤起悲伤的、屈辱的情绪。有些人不愿意回家过年就是因为不想勾起当年的不快情绪。
  然而,回避是不能让自己成长的。也就是说,假如在成长过程中,或幼年、或小学、或初中、或高中,你曾经经历了一些不愉快甚至受伤的事情,如果你只是极力回避而不去触及它,那它对你的影响不仅不会消失,反而会一直存在,并且不可掌控。
  这也是心理学中的“潜意识”理论。就是说,你此前经历的情感虽然被掩埋起来而不被感知到,但是它依然存在于你的潜意识之中,而且越是不被意识到的对人的不良影响越大。相反,如果你去面对这些伤害,会促进心理更加健康。从这个角度说,你每一次回故乡都是一次对自己过去情感的处理和整合,是一次心理成长的过程。
  不论是哪种情况,我们常说“儿行千里母担忧”,给自己一个机会回家看看父母,与家人团聚,既是对父母的慰藉,也是对自己心灵的温暖。也许到了明年,你就可以放下心理的包袱,看淡功名利禄,坦然接受现在的自我,勇敢面对曾经的自我,一身轻松地回家过年!
其他文献
高考、中考是“玩命的中学”的最后冲刺,每年都会令一批考生和家长们神经紧绷。与此同时,在“快乐的大学”中的大学生们正筹划暑期活动,优哉游哉。  6月21日,在教育部成都會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高等教育出现的问题,称中同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应该扭转。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大学本科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
在马德里待久了,我的脚步也不由得慢了许多。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去郊外走走,去楼下遛遛我那两只爱吃豆芽的巴西龟在马德里住了三年,我一共搬过两次家。  第一位房东是中国人,唐山来的一位大姐。她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开了一家便利店,我闲来无事就帮她看看店。渐渐地,我琢磨出一条规律来。每个月初,店里的生意非常好,客人们大手大脚地往外掏钱,可一到月末,顾客少之又少。唐山大姐告诉我,西班牙人大多没有存钱的习惯,一领到工
今年9月即将开播的《生活大爆炸》第12季将成为这个长寿美剧的最后一季。女主角扮演者卡蕾·措科6岁开始演戏,与剧中的角色一样,她原来也是个没有文凭籍籍无名的小演员。如同做梦一般,在接到“佩妮”這个角色之后她迅速走红全球,并成为收入最高的美剧明星之一。措科和剧中的4个极客小伙伴带给人们无限的回忆和欢笑。“无论什么时候全剧终,我都会心碎而泪流满面”。
这个悖论实在有意思:你想要个确定的结果,往往不如人意;如果你无所谓,它反而自动现身了。最早明白这个道理的也许是贝尔实验室  作家,著有《不去吃会死》《美国走着瞧》等  我唯一知道的一句古希腊语是“ε??ρηκα”—— “尤里卡”,意思是“好呀!有办法啦!”据传,阿基米德躺在浴缸里想明白了浮力的原理,一跃而起就上街了,一边湿嗒嗒地裸奔,一边喊着“尤里卡尤里卡”,以此庆祝阿基米德定律的诞生。  这个故
“先看揭幕战,回头再聊。预言猫说沙特赢,看看俄罗斯果真会吃败仗吗?”6月14臼,记者发去约访邮件以后,迟子建这样回复。她是—个球迷,世界杯期间,为了弥补熬夜的疲惫,她不外出,不写作,—心看球。  平日里,迟子建作息规律。早晨七八点钟起床,晚上11点前入睡。写作之外,她喜欢下厨,常去烟火气十足的街巷闲逛,尤其是夜市。睡前,迟子建主要思考两件事:明天做什么菜,以及手头的小说接下来的情节如何发展。  去
2017年“双11”,当十几亿人沉浸在物质带来的狂喜中时,世界上的另一个更加富庶的角落将迎来一场等待了太久的文化盛宴。世界上第二个卢浮宫,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的一座小岛上,正式迎来第一波访客,这座小岛叫做萨蒂亚特岛(Saadiyat Island),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幸福岛”。  然而,幸福岛上却并不只有幸福。  萨蒂亚特岛位于阿布扎比东北部,距离阿布扎比国际机场仅有20分钟车程。大约十年前,这座
两人的思维源代码都是一个导师写下的:不就事论事,非黑即白,斗争思维,你死我活  随着冯小刚与刘震云对崔永元的回应,“冯崔之争”升级。其实一开始冯就输了,崔背后是中国近十年来底层民众对为富不仁的反感与抗争,崔代表了这一股民意,这时任何对崔的攻击,都意味着为“洗钱偷税”的明星富豪辩护。  马光远在微博上说,暂且不说崔的是非对错,就这十问,冯的人品真的败光了。胡拉八扯,用词蛮横恶毒,“严守—从小没娘,你
在被问到为何要写这样一本容易被误认为成功学鸡汤的书时,《富豪的心理——财富精英的隐秘知识》的作者雷纳,齐特尔曼心平气和地指出,他进行的是学术意义上的研究,就是富豪之所以成为富豪,究竟是哪些人格特质和行为模式起到关键作用,这和市面上常见的“如何成为一个富人”或“五步致富法”等流行读物有着根本不同的诉求。  换言之,他想通过符合学术规范的调查问卷,归纳出富豪的“特征”,即富豪何以成为富豪,但这并不意味
不久前,有家長爆料称自己的女儿疑似在“趣动旅程”公司组织的夏令营中被教练猥亵,一时引爆舆论。如今,夏令营已经愈发成为都市中产家庭为孩子设置的教育标配。而目前来看,这个热门活动又开始令家长们陷入焦虑。  夏令营是一种独特的活动,它针对未成年人,通常会让孩子们离开家庭、父母甚至常住的城市和国家,以独自体验和同伴合作的方式完成项目,所以,它注定会脱离家人的视线,这正是它存在的价值——让孩子们拓展和提升独
过去,还在《人民日报》体育部担任一线记者时,汪大昭采访业内老前辈,他们说,害怕有生之年看不到中国足球好的一天了。汪大昭说,不会啊!现在正在往上走。  现在,他觉得这句话在他身上好像已经快要应验了。  不过,《足球》报社长刘晓新没有那么悲观。他觉得,过去中国队世界杯没出线是灾难,现在是谈资,这其实是人们的心态发生了良性的变化。而他们作为记者,见证了中国足球的整整一个时代和“8000足记”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