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对大鼠脑缺血后电压门控型钠通道Na(v)1.6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人鼠脑缺血后电压门控型钠通道Na(v)1.6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0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5只)、脑缺血组(45只)和电针治疗组(45只)。线栓法制作右侧大脑中动脉永久性闭塞模型。电针治疗组在人鼠清醒后,选取内关、外关、足三里、三阴交穴位行针刺治疗,留针时间30min。1次/d:在缺血后6h,1、2、3d及7d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纹状体区Na(v)1.6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腑梗死体积的变化。结果①缺血组和电针治疗组火鼠神经功能缺损
其他文献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于1978年首次被发现。它是一种对机体的多种细胞具有刺激或抑制作用的多功能细胞因子,通过其受体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随
颅内动脉瘤(intraeranial aneurysm,IA)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