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管理工作浅谈

来源 :集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anhapp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千年伊始,当巡视中国邮坛近5年的成就时,我们不禁为我国举办的96亚洲国际邮展和99世界邮展的巨大成功而骄傲,也为集邮队伍的发展状大,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有所作为而自豪。
  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把集邮爱好者团结在协会的旗帜下,集邮联合会的成立,把个人的收集、欣赏邮品的活动,发展为建设精神文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活动,赋予集邮活动以新的理念和新的活动方式。
  作为集邮工作者,管理理念的强弱、管理水平的高低、活动的成功率与创新率,往往影响着一个地区集邮队伍的发展与稳定。近年,我国集邮队伍发展较快,1994年会员人数为208万,1999年底已达42148万,5年中增长了1倍。虽然近两年,会员统计数字相差50万之多。但从许多省市的情况看,队伍状况比较稳定,这与他们既重视搞好每年的重大活动,又十分注重抓好日常的基础管理工作有关。
  从1986年开展的创立集邮者之家的活动,已持续了14年,它是协会管理工作规范化的主要手段;是吸引集邮者的有效方式;是集邮组织壮大的坚实基础;也是集邮普及与提高的重要机体。建家工作的意义之一是逐步形成了集邮工作的基本活动阵地、基本队伍、基本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
  在近期统计的数据中,我国337个地市级集邮协会,验收合格的(即建成集邮者之家的)有160个,占总数的47%;在2087个县市中,成立集邮协会的有1984个,占总数的95%,(5%没有协会的县市,基本上是西部贫困地区),而验收合格的协会427个,占总数的215%;全省性行业集邮协会99个,验收合格的20个,占总数的20%。全国各地已建立集邮活动中心184个。1999年度各地组织全省性的集邮活动82次,表明我国举办集邮活动的频次和层次都比较高。
  地市县级集邮协会和行业集邮协会验收合格的集邮者之家占协会总数的大约四分之一左右,其中地市协会验收合格率较高,占47%,说明了省级协会比较重视对地市协会的指导,而县市协会和行业协会建家合格率较低,其原因:一是省、地两级协会对县级协会建设重视程度有关。抓得紧且每年有硬性任务,则建家工作好一些,否则就不可避免地有一些“空架子”协会。二是建家工作开展固然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关,但至关重要的是协会应有责任感强的会长、秘书长,并有一支集邮骨干队伍。三是多年来我们对县市级集邮协会、基层协会的工作重视不够、要求不够。
  县级集邮组织和基层集邮组织,面对的是最为广泛的会员和集邮者,他们参与集邮的程度,直接关系到集邮阵地的稳固和集邮队伍的健康发展。
  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地区已经意识到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集邮潜力。江苏苏州地区今年将在农村大力发展集邮组织,其做法是由邮政支局长挂帅,深入农村乡镇,发展、扶持农村集邮协会,力争今年苏州所辖5个县市农村全部成立集邮组织。陕西省集邮协会配合西部大开发热潮,要求各级协会把城乡结合部、农村、中小学校、三资企业作为主攻方向,扎扎实实地开展邮识、邮品、邮展三下乡集邮服务活动,让更多群众了解集邮、爱好集邮。上海港务局所辖的民生港务公司有1600多名职工,其集邮组织有三级,现正在创建先进集邮者之家。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机遇,全国集邮联和省级集邮协会的管理和协调工作,能不能再上一个层次?回答是肯定的。需要的是有前瞻性的思维,创造性的管理手段,寓“教育”于集邮活动的特殊规律之中,寓“提高”于满足广大集邮者的需求之中,在新时期创造出更辉煌的成绩。
其他文献
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总代表着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特定地域中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模式。印度文化是独特的宗教文化,具有强烈的宗教性、深刻的内省性、极大的包容
华东版《数学》新教材第七册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与“数学交朋友”一节中为了说明数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无处不在,列举了很多实例,其中“蜂房”的例子应该是最生动的:“
现代社会,人们在尽情享受发展所带来的丰盛宴席的同时,却不自觉地迷失到这种发展观及其实践设定的困境之中。在西方发展理念支配下,发展日益凸显出一系列带有全球性、人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