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0~79岁成年人习惯性打鼾的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u2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10个项目地区成年人习惯性打鼾的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

方法

本研究于2004-2008年开展基线调查,收集了人口学特征、行为生活方式、睡眠情况、体格检查指标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比较不同地区、不同特征人群习惯性打鼾的差异并分析打鼾的相关因素。

结果

研究共纳入512 713名研究对象,习惯性打鼾标化后报告率为21.2%,男性(27.0%)高于女性(15.3%),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地区(男性:南方31.5%,北方24.7%;女性:南方18.0%,北方16.4%),城市高于农村(男性:城市32.1%,农村26.1%;女性:城市18.5%,农村16.4%)。调整年龄、项目地区、BMI、腰围和生活方式因素后,不同社会经济状态人群的习惯性打鼾率无明显差异,男性、吸烟和既往吸烟者、饮酒和既往饮酒者中习惯性打鼾率较高。BMI每增加1 kg/m2,腰围每增加1 cm,习惯性打鼾风险分别增加19%和6%(BMI:P<0.001;腰围:P<0.001)。BMI相近的人群中,中心性肥胖者中习惯性打鼾率高于非中心性肥胖者;腰围相近的人群中,全身性肥胖/超重者习惯性打鼾率高于正常BMI者。

结论

我国30~79岁成年人习惯性打鼾存在明显的地区和人群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合并膀胱颈梗阻(BNO)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8年4月17例于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女性SUI合并BNO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Ⅰ期行膀胱颈电切术,Ⅱ期行耻骨后尿道中段吊带术。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疗效和预后。结果共纳入17例患者,年龄(60.3±2.6)岁,体质指数(23.8±0.5)kg/m2。与术前相比,膀胱颈电切术后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穿刺孔种植转移瘤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穿刺孔种植转移患者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3例腹壁穿刺孔种植转移瘤出现在术后6个月(含6个月),1例出现在术后10个月,1例出现在术后30个月。排除腹腔及远处转移,5例穿刺孔种植转移瘤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后恢复良好,无切口感染和切口疝发生。随访
目的了解经皮肾穿刺肾活检术存在安全风险的患者,使用腹膜后腹腔镜术进行肾穿刺活检的优势。方法我们总结了4年(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间,中日友好医院进行腹膜后腹腔镜肾活检术的43例不同程度肾功能异常患者,尤其一些超声下肾脏结构较差或观察不清的患者;包括以下特殊情况: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10例)、严重肥胖(5例)、聋哑人(2例)、其余合并难以控制的高血压。以上患者使用3孔法腹腔镜,由腹膜后路径
军团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之一。免疫抑制患者易感军团菌肺炎,且病死率高,但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在临床工作中难以早期确诊。本文报道1例无明确环境接触史的免疫抑制合并军团菌肺炎病例,分析其可能的感染途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以期帮助临床医生早期诊断、有效治疗,降低病死率。
目的探讨神经内分泌瘤(NETs)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其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病理确诊为NETs的488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原发部位、发病年龄、性别、转移部位、初诊症状、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共488例患者,男女之比为1∶1.1,年龄(51.0±15.8)岁,病灶位于消化系统370例,肺63例,纵隔14例,其他部位34例,原
目的回顾分析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患者在停用溴吡斯的明(PB)时间差异下(8 h和18 h以上)进行肌电图检测结果的不同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因疑诊为gMG进行肌电图检测,最终确诊为MG的患者111例,其中36例因病情危重仅停服PB 8 h,75例停服PB 18 h以上,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及肌电图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两组在首发部位(P=0
报道二例成人发病的散发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且临床症状均存在波动,出现一过性的认知功能急剧下降或精神行为异常,头部MRI DWI显示皮髓质交界区带状高信号,最后经皮肤活检确诊为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是一种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它起源于细胞毒性T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两大细胞系,以克隆性淋巴细胞胞质中含有粗大嗜苯胺蓝颗粒为特征。其中T细胞LGLL(T-LGLL)通常表现出经典的CD8+CD4-大颗粒淋巴细胞(LGL)的克隆扩增,而CD4+者极为少见,既往国内外文献报道CD4+T-LGLL约200余例。本文报告CD4+CD8-T-LGLL 1例,并结合既往文献对其临
目的探讨母亲孕前BMI及孕期增重与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2016年6-11月,以广州市4 303名3~5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WHO标准和中国成人肥胖标准分别判断儿童和母亲孕前体重状态,参照美国医学研究所孕期增重推荐值判断母亲孕期增重情况。应用多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协方差分析母亲孕前BMI和孕期增重与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结果矫正混杂因素后,logistic
目的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细菌性痢疾(菌痢)发病与气象、环境和社会经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利用中国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2005-2014年四川省、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西南地区)菌痢报告数据及气象数据、地形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数据,应用地理探测器模型中4种不同的工具进行数据分异性统计分析,评估疾病发病率与相关因子在空间分布的一致性,探讨不同因子对疾病分布的影响。结果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