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相须“益气祛湿通络”思想治疗急性期面瘫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多年临床诊疗实践,李滋平教授积累了丰富的针药相须治疗面瘫的经验,在益气祛湿通络思想指导下,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本着守传统但不拘于传统的理念,打破传统思想中“早期忌补”的理论,总结了一套针药相须治疗急性期面瘫的有效疗法,通过毫针针刺、穴位注射、中药和西药的联合运用,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叶天士学宗岐黄,善治湿病.温阳祛湿法为一大创建.此法主治脏腑虚寒湿病,随三焦和脏腑之异别进一步细化.上焦证治中,温通心阳分为辛滑温通和诸脏联治,温宣肺阳有寒湿蕴肺证治和肺肾合病证治.中焦证治中,温运太阴有脾阳虚证治和脾阳困证治,通补阳明常法有三,变法有二,脾胃同调则有三种治法.下焦证治中,温厥阴肝有厥阴寒湿证治和厥阴阳明证治,温少阴肾有肾阳虚寒湿证治和脾肾阳虚寒湿证治.
根据“湿邪”的特征,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转归预后,总结湿邪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关联性,以及中医药辨治该病证的思路.经过查阅湿邪为病的文献,根据不同状态下湿邪为病的特征,找到了疫病与新冠肺炎的共同点.从“湿邪”角度出发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及预后具有一致性,无论是本病跨年复发,还是一些患者病情缠绵,核酸检测持续不能转阴或迟缓方面都符合湿邪“重浊粘滞”的致病特点,因此提出治疗上要重视祛除湿邪.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认为其属“疫病”范畴.此次吉林新冠疫情发病特点仍属中医学“寒湿疫”,其病位在肺、脾,“寒湿伤阳”为其病机演变主线;治疗过程中兼顾辨病与辨证、顾护脾胃、三因制宜等治疗思想.现将“寒湿疫”理论指导下治疗的1例由普通型转为重型新冠肺炎临床病例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优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中医学“疫病”范畴.“温补脾肾,解毒散结”法为王檀教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方案》第5版中,针对“脾肾虚冷,疫毒化火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提出,本法对于重型病例临床疗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