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学生学习的三要素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c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往今来,治学之道有不少学者致力研究,成果颇丰,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提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观点,这些都为我们有效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帮助。然而,对于职业教育来说,由于自身的一些特点,学生的学习方法需要更加切合实际。通过多年的职业教育实践,我们认为,要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起点达到学好一门技术的目的,必须讲究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其中“投入、积累、思考”是职业教育学生必须的三要素。
  一、投入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要想成功就要完全投入,学习一样需要完全投入。只有完全投入真正喜欢的学习中,并勇于实践,主动去学习,才会有成功的一天。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曾经说过:“学习以兴趣为主,有兴趣就要全心投入”。由此看来,要能够投入到学习 中去,首先必须对学习内容有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让职教学生对学习的对象有兴趣呢?
  巴普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指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可分为偏抽象型、形象型和中间型。通过对我校几年来招收的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都为偏形象型。就是说,进入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对枯燥的理论学习缺乏兴趣。对这种学生在教学时要尽可能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按产生兴趣的对象来分,学习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两种。前者是对学习内容或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后者是对学习活动的目的或者结果的兴趣。教师必须创造一系列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培养、保持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很多,比如说使“无趣”变“有趣”;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对教材进行改革,编写以任务为主导的学材和课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验创造的乐趣;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愉悦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乐学的情绪等。
  只有学生对学习对象有了浓厚兴趣,才能完全投入到学习中去。投入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让学生的大脑在一定的时间内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对学习的内容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能经常在脑海里呈现学习的知识,甚至在吃饭时、睡觉前都想着学习的内容,通过这样一段时间的投入,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学习英语受母语的影响,学生对英语的语法语序很不习惯,经常会用中文的语序习惯来阅读英语句子,这样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如果教师通过上述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投入地去学习英语,久而久之,将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生能自然而然地习惯英语的语法格式,会发现自己有了很大进步,进而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
  二、积累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其成为从事某种社会职业的应用型人才。在培养目标方面,职业教育强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职业技能的突出作用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因此,“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必要的,具有时代适应性。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对于学生来说,积累是非常重要的,技能的熟练正是通过长期的训练积累形成的。我们经常能看见这样的情况,很多打字员可能没有经过系统的计算机学习,但长期从事打字工作,打字的速度非常快,可以不看键盘屏幕只看稿子“盲打”。很多能工巧匠,练就一手绝活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熟能生巧就是指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可以出神入化的境地。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时间,提供良好的实习场所,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积累掌握所学的技能。诚然,光有教师安排的学习、实习是不够的,学生还必须自发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才能更快地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要教会学生积累,让学生通过记录学习过程,分析问题,掌握技能的关键等方法,学会积累。另外职教学生还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凡事用心”。有句话说得好:凡事用心,必有所用。我们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有心的人对任何事情都会分析、思考,从中获得有益的体验。这些体验经过长期的积累,可以无形中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基础越扎实,人的可塑性越强,学习也越能灵活变通,创新也就有了根基。学生通过积累不仅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学习积累的好习惯,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三、思考
  职教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是掌握一门技能,但不是说可以不用思考了。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如果只知死记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学习就毫无收获。实践证明,思维在人认识客观世界乃至于科学的发明创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中,更应将学习与思考有机结合。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这正如人摄取食物一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难以吸收,所学知识无法为“己有”。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学与思相结合,是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牛顿思考苹果落地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波义耳思考紫罗兰发明了指示剂……今天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领域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不知扩大了多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只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达到光明的彼岸的。因此,职业教育学生更应该做到在学习中有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独立的见解,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来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是学者、大师们成功的经验,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对于职业教育学生来说,应用逆向思维进行思考是非常好的一个方法。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循规蹈矩的思维和按传统方式解决问题虽然简单,但容易使思路僵化、刻板,摆脱不掉习惯的束缚,得到的往往是一些司空见惯的结果。其实,任何事物都具有多方面的属性。由于受过去经验的影响,人们容易看到熟悉的一面,而对另一面视而不见。逆向思维能克服这一障碍,往往是出人意料,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并能收到“直去无觅处,回头见南山”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应用逆向思维进行计算机软件方面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应用逆向思维进行计算机软件教学就是要学生从传统的思维方式 “这个软件有什么功能,能做什么”,倒过来变成“我要做这件事,要有这样的功能”。应用这样的思路去学习计算机软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赣州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档案价值鉴定是档案业务工作的一个环节,是各有关单位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判定档案价值,确定档案保管期限的一项基础业务工作。查找相关资料可知,文书档案收集整理中首
在各行各业中使用Word来完成文字处理工作已越来越普遍,不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工作,只要是牵扯到打印输出的文书工作,基本上都是用此软件来完成,虽然Word软件让我们纸上的内容充满活力,但强大功能的背后往往造成使用者学习的麻烦,比如如何设置不同章节达到不同页眉页脚的效果,盖章的效果如何实现,下面从这两个案例来说明体现图文混排和分节符使用的神奇效果。  一、如何使用图文混排完成盖章效果  1.效果  我
【正】中职教育强调的是技能培养,要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就必须改革旧有的学历教育所惯用的方式。在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主导作
资源型地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关系着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着经济社会能否健康运行。在推进煤炭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良性循环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来源于煤炭行业的非税收入成为重要的财力保障,但与生态保护所需资金相比,仍然是杯水车薪。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因此,扩大非税收入来源,深挖非税收入增长潜力,是建设生态型、节约型社
用1995 年和1985 年两次调查结果,分析了近十余年山东省城乡中小学生女性月经初潮和男性首次遗精的年龄变化。结果表明1995 年月经初潮年龄城市为12.78 岁,农村为13.12 岁,与1985 年相比城市提前0.25 岁,农村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