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心灵的“深”阅读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asear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写人叙事类文章占的比重很大,这类文章首要价值在于对人物形象的品析。教师要引导孩子细细品味人物的语
  言、行动描写,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特点,读出人物形象。其次,要学习作者写人叙事的方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学中,孩子经历思维碰撞反转、潜心会文朗读、迁移训练表达的过程,能够触碰人物心灵,品悟人物形象,习得人物写法。如此深度阅读,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语言发展的芳草地。
  【关键词】深阅读 ;碰撞反转;潜心朗读;迁移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阶段,写人叙事类文章占的比重很大,教学此类文章,笔者认为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懂得抓住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的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特点;二是学会简单地运用这些表达方式去表现人物形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少年王冕》这篇课文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讲述了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王冕,年少时虽家境贫寒,替人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通过刻苦学画,终成画荷花高手的故事。这篇课文是典型的写人叙事类文章,它的首要价值在于对人物形象的品析。教师要引导孩子细细品味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特点,读出人物形象。其次,要学习作者写人叙事的方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上,孩子经历了思维碰撞反转、潜心会文朗读、迁移训练表达整个过程,他们走进了少年王冕的内心世界,品悟到王冕坚持不懈的意志和懂事孝顺的人物形象,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笔者以课堂实录的形式,粗浅地谈谈写人叙事类文章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一、思维碰撞反转,触碰人物心灵
  《少年王冕》这篇文章的篇幅较长,但母子的对话描写却只有一处。这段对话,使母亲的艰辛、无奈,王冕懂事、孝顺的形象跃然纸上,令人动容,感人至深。这样的语言描写一定要让孩子细细品味。
  既然放牛时还带书去看,怎么会觉得在学堂读书闷呢?王冕的这番话前后矛盾,话中有话,意在言外。“闷”的意思是心烦,不舒畅。联系下文就能知道原来这是王冕在宽慰母亲,假说“闷”,实则不闷。这一点,孩子通过自读自悟,是能看明白的。但细想想,母亲日夜操劳,供王冕读书,王冕哪能读得安心、读得踏实啊?可能王冕还真闷。这种细微的心理活动就需要教师引导孩子关注、探讨了。在这里,孩子经历了思维的碰撞、反转过程,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走进王冕内心深处,感同身受,深深地体会到王冕的懂事和孝順,而不只是嘴巴上随便说说。这里的“闷与不闷”就是深度品读人物形象的思维碰撞点、反转点,应该牢牢抓住。
  当然,除了语言描写,行动、心理等方面的细节描写同样也值得去品读,也是读懂人物的重要途径。当孩子懂得抓住这些细节描写,找到思维碰撞点、反转点,触碰到人物心灵,就初步掌握了写人叙事类文章的基本学习方法,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二、潜心会文朗读,品悟人物形象
  一堂好的语文课,肯定有好的朗读。潜下心来,走进文本中,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通过朗读更能让孩子触碰到人物心灵,使人物更鲜活,形象更丰满。在《少年王冕》的教学中,读好母子的对话,对孩子感悟人物形象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创设情境,通过师生共读、排比式朗读、角色朗读的形式,把孩子的情感一次次推向了高潮,以至于有的孩子感动得眼睛红润。这是对母亲深深的理解,对王冕深深的敬佩!
  朗读的方式还有许多种,教师要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文本语言材料的朗读形式;在研究学情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孩子的朗读方式,组织孩子潜心朗读,达到以读促悟、以读抒情的最理想效果。
  三、迁移训练表达,习得人物写法
  孩子通过写人叙事类课文的学习,能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思想上的启迪,提升人生的境界。当然,学习这类课文,非常重要的一点还是学习作者写人叙事的方法,学习作者遣词造句构段的方式,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王冕学画时,文章并没有细致刻画王冕学画的细节,只用一句话做了交代,“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这样简短的一句话,学生怎么能感受到他的坚持不懈、勤奋好学呢?
  在这里需要发挥学生的想象,进行文本补白。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的表达方式,在这里正好可以学以致用,训练表达。教师让孩子思考:王冕学画要付出多少艰辛的努力呀!他具体是怎么做的,发挥想象,把王冕三个月的学画过程补充完整。思考好,再写下来。在交流过程中,孩子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这个环节既让王冕勤奋好学的形象饱满起来,又训练了表达,可谓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教学写人记事类文章,教师要有“读写结合”的意识,指导学生将学到的写作方法迁移运用到课堂练笔和习作中,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的细节进行描写,使所写人物有血有肉,从“蜻蜓点水”式的人物描写上升到“丰实灵动”的人物刻画这一层面上来。
  思维碰撞反转、潜心会文朗读、迁移训练表达,如此深度阅读,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语言发展的芳草地。
  参考文献
  [1]黄志成.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弗莱雷的解放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
  (编辑:张晓婧)
其他文献
【摘要】STEM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教育方式,和那些传统的教育理念有着很大差别,传统的教育理念只重视课本中的知识或是某一学科的教育模式。而STEM的主要核心理念是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和认知,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所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的连接性。因此,本文将针对基于STEM教学模式下的中学语文教学进行实验与研究。  【关键词】STEM教育模式;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摘要】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仔细研究现有的高中语文试卷,作文所占分數较高,对学生的整体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但写作一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作文内容单一、缺乏可读性、不具有真情实感等,这些都是现有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要求也逐渐发生变化,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此来提高作文质量。本文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中低段教学的重点,但识字现状存在很大的问题。笔者初步构建了低中年段学生识字能力的序列化体  系,并在此基础上以典型课例为突破口,总结出了识字课型范式。  【关键词】识字;课型范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对于识字教学的方式过于机械,面对识字量大的现状
中超未完,篮球新赛季又起,电视里的体育节目和网上的体育信息随之活跃起来。体育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一项积极健康的事业,有比赛当然比没比赛好。不管是办赛的、参赛的、观赛的,这一点是共同的需求和感受。疫情影响才几个月,已经把人憋出了问题,遇到多时未见的熟人,常有这样的问候:“您胖了!”“您也胖了。”可见,健身活动是体育的重要内容,不能长时间“撂荒”。  秋凉之际,本是许多户外项目最活跃的黄金时节,有些地方传
【摘要】新时期下,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新课标要求在高中语文教学,在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针对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映射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相关教育同仁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映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作为我国高中阶段
【摘要】语文教学分为“听、说、读、写、译”几个部分。其中“听、说、读、译”无非就是对语言的表述和理解能力。而唯独“写”有着不一样的定义。在“写”中不仅要熟悉语言基础知识,还要加入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情感表述,需要对文章的积累和分析。“写”是中国语言的升华体现,而在初中的语文课堂中,关于写作的教学其实很少的。本文为了能夠帮助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写作中的教学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
【摘要】作文在高考成绩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而语文作文教学也就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改善作文教学质量,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及应试能力,甚至学生未来的审美能力等都具有关键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现状,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有效的作文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学
有一些中国人并不了解和喜爱的项目,只因为它是奥运设项,我们都要插一脚。比如板球,2010年广州亚运会特意为这项目盖了一座场馆,亚运会之后基本上废了。还有壁球,据我所知中国壁球队都是羽毛球运动员转项,是一种内部消化的辦法。  对于这些没有根基也没有市场的项目,最初我们只是想占个位子,看看有没有机会更进一步,最差也能提升一点普及率。夺金这方面,我们有优势项目,轮不到用板球、壁球、藤球等一些很少听说的小
【摘要】各类的文学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人们长时间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他的思想以及文学性远远超过了一般的文学作品。阅读名著能够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扩散自身思维,熏陶情操,增强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范本,增强了学生将口语向书面语言的转换速度,降低写作难度,让学生学会写作,乐于写作。  【关键词】阅读名著;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课外阅
还记得“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吗?如果演奏古典钢琴曲目,当代的理查德?克莱德曼很可能比不过19世纪的钢琴大师弗朗兹?李斯特,但是理查德?克莱德曼避开厚重的古典钢琴曲目,而专门打理轻快的流行钢琴乐章,从而赢得了大众的喜爱。《水边的阿狄丽娜》《秋日私语》《星空》那些脍炙人口的流行名曲谁人能忘?因为细分了“古典”与“流行”,理查德?克莱德曼获得了成功。  当来到中国时,理查德?克莱德曼又对“流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