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度胺治疗29例顽固性克罗恩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100~200 mg/d沙利度胺治疗成年顽固性C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2008年7月至2013年2月入组29例顽固性CD患者,对其进行沙利度胺(100~200 mg/d)治疗的队列研究,以简化CD活动指数评估临床活动度;临床缓解的患者行结肠镜检查,以简化内镜下克罗恩病活动度评分(SES-CD)评估黏膜愈合情况;并对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监测。

结果

29例CD患者中,男23例,女6例;19例(65.5%)基线处于临床病情活动期,10例处于临床缓解期。在基线处于临床病情活动期的患者中,3例因不良反应未达到目标剂量外,其余16例经过沙利度胺治疗1年,14例获得临床诱导缓解,诱导缓解的中位治疗时间为1个月。对24例经沙利度胺诱导进入临床缓解和基线时处于临床缓解期的患者进行黏膜愈合的疗效评估,其中3例因不良反应在治疗6个月内停药而未能完成内镜评估,其余21例完成结肠镜评估,沙利度胺治疗2年,33.3%(7/21)达到黏膜愈合。手足或口角麻木、嗜睡、皮炎在沙利度胺的不良反应中位列前三。共9例(31.0%)因不良反应停药,其中手足或口周麻木4例(13.8%)、皮炎4例(13.8%)、白细胞减少1例(3.4%)。

结论

100~200 mg/d沙利度胺可诱导顽固性CD临床缓解及黏膜愈合,但其不良反应较多,治疗时需注意密切监测和随访。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刺激蛋白(MSP)水平,并探讨其在疾病进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免疫调节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45例ACLF和32例CHB患者血清MSP水平,比较不同预后ACLF患者的MSP水平。以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同时测定肝功能、HBV DNA,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γ干扰素+(Th1)、CD4+IL-4+(Th2)、CD4+
目的了解寨卡病毒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提高对寨卡病毒病的防治能力。方法回顾性报道及分析中国大陆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的临床资料,并就近年人感染寨卡病毒的流行特点作一阐述。结果本例患者为中国大陆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具有典型临床特点,流行病学史较明确,所有接触者均寨卡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检索文献,寨卡病毒在非洲、亚洲、美洲等40多个国家有传播的证据,患者一般临床症状较轻,主要预防措施包括防蚊、控蚊
目的研究TNF-α对急性肝功能衰竭(ALF)大鼠肠黏膜Claudin-1、Zonula Occludens (ZO)-1蛋白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表达的影响及TNF-α拮抗剂干预效果。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70只,重复造模5次,每次54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4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正常对照组6只仅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12 mL/kg;模型组和干预组各24只,均腹腔注
目的动态分析和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移植对急性肝功能衰竭(ALF)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对肝再生的影响。方法D-GalN诱导建立ALF大鼠模型24 h后,模型组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1 mL,移植组尾静脉注射含1×106个BMMSC细胞悬液1 mL,分别在1、2、3、7和14 d取两组大鼠血标本和肝组织;另取6只健康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ALT、AST水
期刊
目的探讨使用普萘洛尔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对肝硬化伴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应答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进行HVPG测定后服用普萘洛尔的45例肝硬化伴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在第2次HVPG测定后分成HVPG应答组和无应答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临床资料、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清中普萘洛尔浓度。统计学分析行t检验、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45
目的探讨血降钙素原和CRP对肝硬化腹水非多形核细胞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NASB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NASBP组与非感染性腹水组,设立常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组为对照。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ROC曲线和约登指数的比较采用Z检验。通过ROC曲线评价降钙素原和CRP对NASBP的诊断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