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物以及救赎——以造园为例析明清之际士人对“物”的态度转变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fa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的繁盛与晚明的社会奢侈之风、消费之尚桴鼓相应,成为彼此的因果。在晚明造"物"的劲潮中,园林营造是其中重要一类。晚明时期造园风气炽盛,然而当这种热潮进行到崇祯年间,士人面临着家国倾覆的政治境遇,其造园态度产生出异于他时的兴废之感。李肇亨于1646年夏天避兵火于天台山麓,仍不忘"庭无佳卉,坐鲜新声",显示出画家对闲雅之物的"怀恋"已至于痴迷。祁彪佳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造寓山园林,面临甲申亡国之际,园兴与园废,投射出了士人"恋物"和"救赎"的末世挣扎。
其他文献
在工业生产中常会产生大量粒径过小的兰炭粉末,这些兰炭通常被作为低阶燃料处理或丢弃,不仅浪费了资源,更是对环境造成了危害。本文采用化学-物理相结合的方法对兰炭末活化改
国产上悬离心机虽发展较快,规格和品种较全,但与国际高端产品仍差距较大。目前产业升级不断需求大型上悬离心机,本文论述了大型超高速上悬离心机的设想与关键技术研究。概述
在国家大力提倡基础教育要减负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效率是完成教学目标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
构建思政本科生教育实习长效指导机制,是帮助思政本科生顺利完成教育实习任务、逐步形成教育教学操作技能的重要保证。通过查找思政本科生教育实习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影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