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平台的高职高专混合式教学研究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dy_0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有效融合网络与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阐述了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分析并提出了混合式教学的条件、类型、运用原则和实施过程,为合理进行混合式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网络平台;混合式教学;课堂教学;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2-0089-04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blend teaching which effectively integrates online and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cept of the blend teaching, analyz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ditions, types, application principles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blend teaching,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a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blend teaching.
  Keywords: The web-based; the blended teaching; the classroom teaching; the online teaching
   众所周知,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这样往往忽略学生的学习,难以因材施教。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教学平台的相继出现,网络教学模式由此产生,该模式下实现了一人一机,个性化的学习模式,但也存在缺少教师指导和监督,教学结果难控的状态,为此,有人提出了对接这两种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比如翻转课堂、MOOC等。对接虽然能够取长补短,但是它们的形式、方法和手段等各不相同,也不能简单地用“拼接”的方法对接,只有根据各自的教学规律和特点,扬长避短、有机融合、无缝对接,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根据高职高专教学特点,针对通常课堂教学下如何进行混合式教学,谈点自己的体会,供同仁参考。
  一、与教学有关的网络平台
  要实现混合式教学,离不开网络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平台的数量和种类都在飞速增加,与教学有关的网络平台主要有三类。一是各类网站,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提供与教学相关的新闻、热点话题和国家政策,服务于教师学习的网站,如新浪、网易、国家教育部门的各类门户网站等;第二种是各类教学网站,主要有课程资源共享联盟支持平台,服务于教师和学生,如爱课程网站、全国微课大赛网站、自建精品课程网站、MOOC等。
  二是各类互动平台,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以交流为主的大众化互动平台,方便教师集中交流和发布信息等,如微信、QQ等;第二种是以教学互动为主的互动平台,实施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交流和评价,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一类,如蓝墨云班课、智慧云课堂、雨课堂、课堂派、学习通、超星、MOOC、SPOC、Sakai等平台[1,2]。三是教学管理方面的平台,主要为教学管理和评价提供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平台,间接为教师提供某些宏观分析,服务于教师,如课程建设与评审平台、资源中心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教学评价系统等。
  二、混合式教学的产生和概念
  混合式教学的产生与国家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视密切相关。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提出,要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虚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3]。因此,人们试图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融合。查阅知网,搜索篇名含“混合式教学”词语的研究文章,2005年开始有3篇发表。随后,国家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中都指出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4,5]。2013年教育部在精品课程建设介绍的材料中提到了“混合式教学”[6],至此,混合式教学受到高度重视,知网中自2015年以来,篇名中含“混合式教学”的文章篇数迅速增加,去年(2017年),篇名中含“混合式教学”的文章篇数已达到615篇。时至今日,混合式教學已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混合式教学的概念最早由国外的培训机构提出,旨在引进课堂教学来改进网络教学的不足,即“线上+线下”的混合。随后,混合式教学模式被引进到高校并受到高度关注。国内首次正式倡导混合式教学概念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其观点是:混合式教学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7]。因此,高质量的混合式教学拓展了“教”与“学”的时空,摆正了“学”与“教”的地位,实现了“交流”与“评价”的多元和及时,是传统课堂教学的重构,也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最直接、深入、有效的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混合式教学始终会不断改进和创新。
  三、有效实施混合式教学的研究
  (一)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条件分析
  混合式教学实施的条件取决于教师、学生和学校三方。教师是实施混合式教学的设计者、实施者、评价者。教师既要深谙课堂教学的规律、过程和特点,也要熟悉信息技术在教学运用中的条件、使用和效果,了解各种教学互动平台的功能、特点和优劣,能经常上网学习和收集网络资源,制作精良的PPT,录制教学视频,建设精品课程网站等。学生是使用者,一般主要是教学互动平台的使用,他们通过手机下载互动平台APP,通常在使用1-2次后就能较好地使用;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网站,特别是本课程的精品课程网站,让学生自行上网学习,丰富他们的知识面,拓展学习思路。学校是硬件提供者和信息化氛围营造者,要提供畅通的网络,适合的投影屏,多媒体教室等;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制定鼓励教师参赛政策等。三方中教师和学校是主要因素。   (二)混合式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类型及运用原则
  1. 翻转课堂的运用
  翻转课堂教学是传统课外与课上教学流程的一种翻转。学生课外通过网络等途径进行先期学习,课上完成作业,并将自学的结果和疑问与教师和学生进行“师生”和“生生”互动,显然这是典型的融合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混合式教学的一种。近年来翻转课堂教学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在知网中检索 “篇名”中含“翻转课堂”词语的文章有16203篇,而2016-2018三年中,每年的文章数目都在4400篇以上。
  虽然翻转课堂教学被广泛关注,然而,国内外学者认为翻转课堂在使用中有两个限度。(1)年龄的限度,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不适宜实施翻转课堂教学。(2)课程的限度,“翻转课堂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也许不是最佳的教学方式”[8]。对高职而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偏弱,自控能力不强,课程多数偏向实践教学,需要情景教学法,因此我认为,还应该有第三个限度,就是对高职院校而言,翻转课堂的教学不宜多用。
  那么,高职教学该如何运用翻转课堂设计教学呢?首先翻转课堂可以根据翻转的程度和内容分三个层级。一是辅助式整体翻转。这类翻转教师要起一定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在教师辅助下进行翻转,如教师要提供学习网址和视频,课程最好是精品课程,教师对重难点知识要设计并发布相应的思考题等。由于高职学生自觉性不高,翻转中不可能全程、全员、准确地监控和督促,对理科课程、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和学习氛围不够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弱的班级,不适合采用此翻转。二是片段式翻转或部分翻转。这类翻转只选择一部分知识或一个项目进行翻转,翻转的内容要有优良的碎片化视频,比如课程是MOOC,每个视频时长不超过15分钟,视频数量不超过2个;内容最好是课程中的重点,但不要是难点,以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中的概念性、事实性知识为主;教师提供视频网站和参考书籍及引导性思考题,课前与一定数目的各层次的学生有交流,课上合理运用互动讨论、分析测试,总结评价,实现部分翻转,这类翻转在高职院校实施是可行的,但是由于翻转的内容偏多,教师的工作量很大,很辛苦,学生的个人学习容易产生懈怠,该层级不是最佳的翻转级别。三是点或颗粒式的翻转。由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冲击,现在学生的注意力时长在下降,往往不超过15分钟,因此,在45分钟左右的课上翻转的内容控制在15分钟左右是最佳的,也就是翻转一个重难点,这类翻转不同上述第二种的是视频数量只能是1个,可以是难点。实践证明,这样的翻转最适合高职院校的教学,它让教师轻松教、学生愉快学,充分体现教学的个性化和高效化,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生成。
  2. 借助MOOC翻转
  MOOC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一种新兴教育形式。MOOC的优势在于线上有完整的碎片化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完全无约束地实现自由化、泛在式学习,即4A(Anytime Anyway Anywhere Anybody)学习体验[9],因此,将MOOC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无缝对接无疑是最好的混合式教学。它要求MOOC的教学视频和试题组合要碎片化、系统化、完整化、优质化,有教师长期线上服务,是一门高质量的MOOC。对课堂教学而言,教师要熟悉MOOC上的资源,了解课前学生在MOOC上的学习状态,深谙网络教学特点,适时进行课前引导;课上教师能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MOOC学习情况,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既兼顾主动性差的学生在MOOC上学习的不足,也照顾到自学能力强的学生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使教学目标有效实现,同时也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
  3. 常见的混合式教学及运用原则
  翻转课堂和MOOC都是强调课外的学习,课上则重点在互动,而高职学生学习的依赖性较强,自觉性偏弱,在对我校药品质量与安全和药品生产与技术两个专业、两届的398份问卷调查统计中得出,83%的学生更喜欢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在我督导已听课的56位教师中,也都是采用课堂讲授式的教学,因此,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仍然是高职院校的主流和常态。而网络教学运用信息化技术,具有画面逼真,立体感、动感强,平台的互动功能强大,表格编辑和数据处理功能强大,学生有新鲜感,对这样的呈现样态非常感兴趣,这些又是传统教学望尘莫及的。因此,常见的混合式教学就是在主流教学样态下融入网络教学。那么,该如何有效融入呢?总的原则是能借助PPT容易讲解清楚的内容,就不用视频、AR、VR等高大上技术,这些会使学生因酷炫而降低学习注意力;能少用视频就不多用,每节课视频播放数目一般≤2个,网络互动次数也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3次;特别是不选用画面动感很强,色彩反差很大,色系很多的视频和制作这类PPT;而在要表达复杂立体结构,细微结构模型某些运动过程,复杂生产过程等,运用视频、AR、VR等则会有场景再现、一目了然的讲解效果。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头脑风暴、小组讨论、习题测试等,又能快速、高效、全面地展开互动和评测,用“摇一摇”可以个性化互动,用“小组讨论”可以团队式互动,用“习题测试”可以全面评价,因此,网络平台的互动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很好补充。同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有效实施课前和课后的教学,用“签到”、“点赞”、“经验值”、“助教”又可以把管理理念和方式融入到教学中,将“引导、学习、管理”融为一体,最终实现有效的混合式教学效果。
  (三)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分析
  在混合式教學中,课堂教学通常可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实施过程分析如下。
  1. 课前
  课前是一个松散的教与学的状态。学生借助网络平台,实现了泛在式和移动式的线上学习;教师借助线上实现了远程教学和监控,使得教学过程更加有的放矢,教学手段更好实施,从而起到查漏补缺、预先准备的目的。其实施情况如图1。
  图中依托网络平台,增加课前教学环节,解决了单纯课堂教学上因时间关系,复习和预习只能蜻蜓点水,无法充分完成的弊端,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课堂教学障碍,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 课中
  课中是“线上+线下”频繁对接的过程,是平台与课堂直接对接的过程。平台的优势是能实时进行多渠道、多形式、多对象间的交流,能实时获得教学效果的全方位评价数据;课堂的优势是直接面对学生,教学针对性强,过程灵活、易控,课堂效果易于把握。课中内容是由若干个知识点串联而成的,每一知识点的设计通常是教师提出问题发布到网络平台,学生在平台上解答,教师从平台上查看解答结果,再进行评析、讲解和平台上检测。课中以知识点为颗粒,串联成的混合式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如图2。
  图2中的混合式教学,实现了讲、评、测、思一体的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3. 课后
  课后主要是线上教学过程,同课前类似,只是侧重点不同,有时课前和课后也互相混合,因为这次课的课后,也就是下次课的课前,但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相对偏弱,课次之间如果相隔2-3天的,还是分课前和课后两步骤更好些。课后同样借助网络平台,学生进行泛在式和移动式的学习,教师实施远程教学,目的着重在答疑解惑、批改作业、访谈总结上,以便能不断提高和完善。其实施情况如图3。
  图3依托网络平台,能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有效对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网络时代下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提供了强大、便捷、快速的互动平台和信息资源网站,这是传统课堂教学望尘莫及的优势,而传统课堂教学的零距离讲授和交流,又是网络教学所欠缺的,因此,各取所长、无缝对接、高度融合的网络与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会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包林霞,史二颖,盛昀瑶,等.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6(29):87-90.
  [2]王莉,苏波.基于Sakai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與实践[J].大学教育,2016,10:9-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EB/OL].教高〔2000〕2号.2000,1,1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0001/t20000117_162628.html.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EB/OL].2012,5,4.http://www.moe.gov.cn/was5/web/search?channelid=255182.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7,29.http://www.moe.gov.cn/.
  [6]教育部.散发材料三: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建设与共享情况介绍 [EB/OL].2013,6,26.http://www.moe.gov.cn/was5/web/search?channelid=255182.
  [7]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4(24):27-32.
  [8]王丹,李建伟.翻转课堂的学理分析与实践原则[J].职业教育研究,2017(06):54-59.
  [9]门路,王祖源,何博.MOOC本土化的可行性和关注点[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1):53-59.
其他文献
日前,民政部、公安部联合制发《民政部公安部关于开展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打拐解救儿童收养工作的通知》,为推动打拐解救儿童回归家庭健康成长、维护打拐解救儿童权益提供了政策依
摘 要:微视频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从国外引入中国,受到我国教育工作者关注,许多中小学开始把它运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在一些高校的学科教学也开始尝试运用它。本研究主要探讨能否可以把微视频这个新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运用于“概论”课堂教学,以此提高“概论”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微视频;高等院校;概论;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
概述运用生物技术以蔗糖原料或主要原料制备功能性新糖类或食品甜味剂的方法,并重点介绍异麦芽酮糖和蔗果低聚糖2种产品的生物技术法生产。
机关后勤改革是一个逐步向前推进的过程,在推进过程中应注意下述几个问题: 一、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原则,处理好对内对外服务的关系。首先要坚持以为本单位服务为主,提高服
春马铃薯双膜覆盖栽培是指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再在马铃薯种植带上架小拱棚,在小拱棚上覆盖农膜,使播期提早至2月上旬,收获期提早至5月上中旬,比露地常规种植提早1个多月收获,是一
在“低温技术基础”教学过程中,引入教学研究软件,探索该软件在例题讲解以及习题分析中的应用。通过教学软件的教学示范,增强了学生运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专业问题的
一、现状与问题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全市382万人,辖11个县区和汉中经济开发区,共有180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2798个建制村、129个城市社区,全市最大的社区人
摘 要:采矿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广、概念多、知识抽象,教学难度大,学生学习困难。如何有效进行教学,成为教学面对的难题。文章分析了采矿概论知识的时间、空间相关性特点,论述了知识学习的逻辑关联、时间关联、空间关联、联想关联等4种基本关联类型,基于采矿概论知识特征和人脑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提出构建时空四维知识关联教学法,指出通过模型教学法、图示法、虚拟现实法、视频教学法、现场实践等时空四维关联教学,合理建立
摘 要:文章通过对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探索,运用混合式教学贯穿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始终,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混合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研究;混合式教学;自主学习;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4-0097-03  Abstract: T
目的研究QT离散度(QTd)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评估的相关性。方法对确诊的110例AMI患者(治疗组),于入院第5~10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与100例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术(C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