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后囊膜混浊模型的建立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820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大鼠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PCO)动物模型.方法 12只SD(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每只大鼠双眼施行晶状体囊外摘除术(extracapsular lens extraction,ECLE);在手术后即刻、第1天、第7天、第14天摘除眼球,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研究残留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增殖、移行和后囊膜的动态变化;应用方差分析比较LECs增殖数量.结果 所有大鼠均成功施行ECLE手术.手术后即刻可见前囊膜下及赤道部有单层的LECs排列;术后第1天赤道部形成由2~3层细胞组成的细胞团块,LECs沿着囊膜向后囊迁移;术后第7天囊袋赤道部及后囊膜下形成多层细胞结构,赤道部晶状体纤维样物质增加,部分后囊膜出现明显皱褶;术后第14天囊袋赤道部及后囊膜下LECs形成团块,赤道部形成晶状体纤维样结构,赤道部Soemmering环形成.随时间推移,单位面积LECs数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 大鼠ECLE手术后可成功建立后囊膜混浊模型。

其他文献
随着高职院校生源的多样化,数学课程作为高职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模式、方式等方面探索了中高职衔接的数学课程改革。
目的 观察前囊膜划伤对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arly growth response factor-1,Egr-1)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成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制作小鼠晶状体前囊膜划伤模型.采用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前囊膜划伤后不同时间(0,0.5,0.75,1,2,5 h)晶状体上皮细胞Egr-1蛋白和mRNA的表达变化.
以农业废弃物稻壳为原料,NaOH为活化剂,制备了中孔发达的高比表面活性炭,研究了碱炭比、活化温度对样品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影响;采用SEM、TEM表征了活性炭的形貌,通过BET
目的研究使用组合信号分析技术的5.0版IOL Master在白内障术前眼轴测量中的检出率、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连续性系列病例研究。对89例(156眼)白内障患者测量眼轴长度.术
信息化教学空间是传统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从建设方案、现存问题等方面来阐述如何构建适合我校德育课程教学特点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信息化教学空
目的 观察全反视黄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的形态、增殖以及对RPE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ATRA与近视的关系.方法 RPE传代至第3代后以1×105/孔的密度接种于96孔板或以
通过试验研究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主要探讨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拉强度、脆性性能、抗渗性、抗冻性的影响规律,并进行
截至11月8日,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施工的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XQLS2标,在隧道地质复杂多变,第2掘进工序转换难度大、转换时间长及施工运输距离长等诸多困难的情况下,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