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力比多类型初探亦舒笔下强迫型女性形象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ei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中说“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这一振聋发聩的口号,直指男权社会,将女性放在与男性平等的地位,这一观点使其成为西方女权运动的“圣经”。而七八十年代的香港,深受西方文化影响,这样的一场文化革命的运动——女权运动——自然也影响到了香港。亦舒作为香港文学中的三大奇迹之一,她挟着言情之姿,以异国的视角写我们大陆,写都市的分合,写女人的挣扎,展示的是现代都市女性意识的觉醒、无奈,以及落寞。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在他著名的代表作《性学三讲》中就对力比多作了以下界限“力比多指一种与性本能有联系的潜在能量。”他用力比多一词开始指性欲或性冲动,后扩展为一种机体生存、寻求快乐和逃避痛苦的本能欲望,弗洛伊德把它看作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源泉,是性欲、性本能冲动。并将其分为强迫型、自恋型和情欲型。
  强迫型,在《性学三讲》中,是以超我的主导型为主要特征的,怕失去良心而不是怕失去爱。他们对内在的东西具有更大的依赖性,他们发展成了高度自我依恋的人。这类女性,换句话说就是以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为准绳,追求超我的满足,追求他人对自我的肯定,从而获得自我对自我的高度依恋。因此,强迫型力比多女性,多追求世人的肯定,包括社会地位、个人评价,以世俗的伦理道德为行为准则,去约束自己。
  亦舒笔下的林展翘,就是典型的强迫型力比多女子。在《独身女人》中,林展翘拥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在一家“名校”教中五会考班的英国文学与语文,也是个职业女性。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工作稳定,有朋近系,人生又有什么不满足?但,从《独身女人》的开篇我们就可以看出女主人公林展翘的不满足。“我姓林,叫林展翘,我独居,没有丈夫,是个独身女人。”“我倒并不是不快乐”、“我的生活很沉闷”。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我”对现状的不满足。林展翘不满足什么呢?因为她独身。就正如林展翘所说“但这么多女人都迷信,想来是不会错的,你看学校里这么多女教师……只有你与我是独身,我们很快会被打入狐狸精类。”为何?什么叫做“这么多女人都迷信”?这里的这么多女人是谁?谁赋予了她们迷信的权利?那是社会的伦理。“女人到了时间便得结一次婚,心理上女人有结婚的倾向狂,像候鸟在冬季南飞。遗传因子发作,便渴望结婚……”社会上的认可,那就是,是女人都得要结婚,而林展翘已到了适婚的年龄,她还是单身,社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她,她也就拿异样的眼光看她自己,所以她不快乐。
  其实,亦舒所表现的世界大多如此。亦舒的女性都有自己的个性,追求自我,想活出精彩。换句话说,在作品中,亦舒力图通过倡导女性主义,要求女性去奋斗,积极地去为女性争取利益,做个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女性。然而,在亦舒作品中却往往呈现出变态的世界。女性的命运走势大多由不得自己,她们要么被有钱有势的男性所控制(喜宝),要么被社会舆论所掌控(林展翘),要么被自我的良心(周从心)。总之,在这样投资时代的香港,要钱,要名利,要道德,要良心,四者并列,将女性的生命压在一个安全的框架内。于是,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女性的超我就被这四者所掌握,强迫女性去附和,去迎合,最终失去自我,即使得到世人的赞赏,依然不快乐。
  对于强迫型女子,我们又该如何让其获得心底的认可呢?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的自我、本我、超我,是可以通过环境改变的。我们可以通过环境的变化来进行超我对自我的选择,保留自我的独特个性,任其自然发展,并吸取超我对作为社会人的自我的约束,达到自我与社会人的和谐统一;这样就既可以满足了超我对自我的要求,同时又让强迫型女性的本我得到宣泄。如此一来,强迫型力比多的女性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心灵解放。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在作文评价中要注重对学生习作中表现出来的知识、能力进行评价,要让每一个学生,尤其是作文能力差的学生也能享受成功的快乐。我们提倡评价以人为本,形式的多样化,注重评价的方法;评价标准应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因时而异。只要学生有闪光的地方,教师就应加以肯定。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评价导向 评价主体 启发创新 赏识激励  作文,作文,就是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使其乐于提问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对于疑和问,疑是条件,问是结果。因此,课堂上要使学生
学生学习物理不仅关系着他们的升学考试,还能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初中生刚接触物理,在教学中让他们正确认识物理的特点和重要性,对学生学习物理是一种促进.采用开放式的教学
摘 要:美术实际上就是一种艺术文化,是人们展现自我思想与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也可以将其称为绘画者体现自己个性的一种方式。就初中阶段的美术课程教学来看,虽然说教师仅是给学生讲解比较基础的知识,但是学生却能应用这些基础的知识展现个性化的绘画风格。而个性化教育则是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美术知识更准确、直观地表达自己的个性。为此,从个性化教育的内涵着手探讨个性化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英语作为中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大量的言语操练才能达到。但是这种操练并非是漫无目的、多多益善的,它应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如何加强英语口语训练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改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偏重语法结构的分析、讲解,及机械的句型操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既违背了素质教育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又背离了英语教学的基本规律。
【内容摘要】面对当前全面推行新课改进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高中政治课如何搞好教学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人才呢?我想这必然要立足于学生学习的心理化。因为光凭经验指导教学已经落伍,必须用现代心理学指导我们的教学。所以无论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师的教学,都必须建立在心理科学的认知与行为活动的科学基础上。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 心理化 教学途径  上好一节高中政治课,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决定性因素是
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英语学科对于中学学生来说,既重要又难学。为了让学生学好英语,我在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催化剂,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但是,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自己十多年的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种作法: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和学是相结合的,因此教师和学生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