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父是战“疫”超人

来源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yk413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冬季的考验,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打开春季之门。
  ——题 记
  2020年的春节如期而至,可迎来的却不是亲朋相聚表达美好祝愿的场景,而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战役”。这场“战役”来势汹汹,迅速蔓延到了全国各地。许多平凡而不平庸的人冒着被传染的风险,默默地守护着身边的每一位居民。他们是活雷锋,是最美的“逆行者”,是人们的定心丸!
  我的姑父就是这么一位平凡而不平庸的人。他是南昌市东湖区扬子洲镇的一位村干部,他心系群众,每天都在抗疫前线奋战,就像车轱辘一样转个不停。他是我心中的战“疫”超人!
  由于农村老人较多,疫情防控意识薄弱,不了解新冠病毒危害的严重性,姑父上门宣传防疫知识时受到了很大的阻力。部分村民根本不把姑父的叮嘱当一回事,照样出门不戴口罩,还到处扎堆聊天,甚至乱吐口水;更有甚者,当面谩骂姑父小题大做。但是姑父照样每天走街串巷宣传防疫知识。姑父说:“村民一天不重视,我就一天不休地上门宣传。哪怕是嗓子冒烟了我也不放弃!”姑父很理智地克制住自己的脾气,极其耐心地劝导村民。
  為了能够有效地阻止病毒蔓延到村子里,姑父积极动员村里的党员在卡点值守,实行二十四小时轮流值班制。姑父每天会站在卡点,手里举着个“停”字牌,叫停每一辆过往车辆,要求车主降下车窗,待看清楚车内的情况之后,再对车内人员逐一进行严格的盘查、登记和测量体温。姑父嘱咐所有值岗人员:“坚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辆外来车辆以及任何一名外来人员,一定要要求车主降下车窗,配合工作。我们一定要做到零感染!”姑父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等到他换岗时腿都发软了。清冷的月光照在他疲惫的脸上,可是他的眼神却异常坚定。
  因为开展了严格的疫情防控工作,姑父管辖的村庄无一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姑父在岗最长的一次是连续工作了32个小时,有同事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劝他赶紧去休息,可姑父却执拗地不肯去,他铿锵有力地说:“我还年轻呢!能够为村民们服务是我的荣幸。我是村干部,是群众身边的最后一道关卡,只有我们守好了关卡,才不会让村民受到感染,才能保护好这一片净土!”
  “冬将尽,春可期。”等到春花烂漫,等到莺歌燕舞,等到城市再现车水马龙,我们将绽放笑容,深情地说道:“谢谢您!我们的战‘疫’超人!我们胜利啦!”
  (指导老师:罗华玲)
  (“同心抗疫”主题征文作品选登)
  小作者通过对姑父为防止新冠病毒蔓延而倾心守护村子和村民的刻画,向我们展现了一位尽心尽责的村干部形象。文章叙述自然生动,贴近生活实际。
其他文献
拣拾童年的“珍珠”,发现小时候做过的有趣的事情还真不少,有些事现在回想起来还真让人难忘。下面就给大家说一件我去买盐的事。  有一天,家里的盐用完了,妈妈叫我到村头的小卖部去买。“遵命!”我调皮地向妈妈做了个鬼脸,拿起钱,一溜烟地飞奔而去……  到了小卖部,我匆匆买了盐,又兴冲冲地往家里走。在路上,我心里涌现出一股好奇:包里的盐是什么味道的呢?我想,不知道是什么味就直接尝尝吧,于是将盐包弄了一个小洞
点评  这篇作文紧扣“集体”这一话题,讲述了“我”和其他三名同学成立环保小分队,对企业偷排污水情况进行暗访,获取证据,最后进行举报的故事,赞扬了环保小分队这一特殊集体的机智、勇敢。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文章也明显有一些缺陷:一是人物形象不够鲜明,描写过于简单;二是文中有些地方缺少必要的交代,还有些地方过渡不够自然;三是故事情节比较平常,缺少波澜;四是缺少抒情、议论。  升格建议  ☆一是对第②段中
昏黄的灯光温柔地洒满一地,映在桌前重重疊叠的照片上。妈妈说,这些照片都是我们一家人的,里面有我一路成长的影子。  第一张照片,是我出生一百天的时候拍的。那时候的我,脸胖嘟嘟的,脚站在爸爸宽大的手掌心里,手被妈妈轻捏着。那时的爸妈都很年轻:爸爸头上还有浓密的黑发,目光炯炯的,他咧开嘴笑着,可以看到洁白的牙齿;妈妈有一头秀丽的长发,柔顺地披在肩上,她脸上的皮肤光滑平整,眼里满是慈爱。他们脸上有着初为父
生活中,瑕疵无处不在,美中也难免存在瑕疵,所以让我们学会接受甚至欣赏瑕疵吧……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有时有了一点瑕疵反而显得真实可亲。  可是,现在的人们似乎都成了完美主义者,对瑕疵十分厌恶。学生们总是被寄予“品学兼优”的期望,“力争上游、勇夺第一”的话让孩子们耳朵听出了老茧;雄心勃勃的上班族们都在为追求完美而披星戴月,却是以牺牲自己的身心健康为代价;走在街上的女士们,为了符合大众近乎
1.一年又一年,我们回家过年(栏目:视线)  一年又一年,我们回家过年。我们要回家,是因为有鬓发斑白的老母亲倚门望归,有老父亲的无言等待,有夫妻分别太久的期盼,有孩子对父母的样子已然模糊的迷茫……回家,更是因为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愁,那门前的老树、屋后的土丘承载了我们儿时的多少记忆。那块土地才是我们来时的源、归时的根。  2.古典诗词中的“过年”(栏目:视线)  王安石的《元日》写的是大年初一:“
答:白炽电灯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制成的,开关闭合时,灯丝中有电流通过,灯丝发热到白炽状态就发出明亮的光。白炽灯的平均使用寿命约1 000小时,因为灯丝在白炽状态下,金属钨要升华,有固体微粒不断从灯丝上跑出来。温度越高,升华越厉害。升华的结果是使灯丝逐渐变细,使用时间长了,灯丝细到一定程度,就容易烧断。显然,减少灯丝升华,就等于延长了灯泡的寿命。  开关闭合的瞬间,灯丝是在强电流、大功率下工作的,灯丝温
第十六届中国中学生创作活动(2020—2021年度)江西区暨江西省第十二届中学生创作活动自2020年9月启动,12月31日截稿。在4个月的时间里,组委会共收到来自江西省各地的参赛作品1000多篇。经过层层筛选,江西区初中组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名单公布如下。获奖证书将于近期寄出,请注意查收。  更多参赛和获奖资讯请扫描封面二维码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初中生之友杂志社”获取。  [全国一等奖] 
如果你有话想说  我有一个让身边人觉得无聊的问题,一直得不到答案,很困惑,希望静子姐姐能帮我解答。  “屋外的光线很暗,停电了,我躲在屋里不敢出去。那阵子人贩子闹得厉害,就在几天前,村里孩子又被拐走了一个,家家户户都紧闩着门,所有人都成了惊弓之鸟。”这是爷爷在讲述他的苦难童年。末了,爷爷看看我,叹息一声:“你要留心些,人心叵测,这世上的恶人很多啊。”从那时起,我就不知不觉地开始担惊受怕,总觉得身边
有一道这样的趣味题:  下列典故或传说,哪些与李白有关?  ①坦腹东床 ②水中捞月  ③铁杵成针 ④梦笔生花  ⑤才高八斗 ⑥玄宗调羹  ⑦贵妃捧砚 ⑧天上谪仙人  ⑨力士脱靴 ⑩煮酒論英雄  这十个成语,个个都含有故事,是典型的“典故成语”。这十个典故成语,除了“坦腹东床”“水中捞月”“才高八斗”“煮酒论英雄”这四个外,其余六个皆与李白有关。不关涉李白的我们暂且不论,先说说与李白相干的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中华民族是一个很重视学习的民族。但无论在哪个朝代,总会有一些游手好闲、荒废学业之人。许多文人就会以“劝学”为主题创作诗文,说服和勉励他们努力学习。劝学也就自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