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中职工科专业如数控、机电、模具等的实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教学过程反馈不足,教学目标达成有难度。为破解实训教学的难题,探索信息化与实训教学深度融合方式,阐述基于移动互联实训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理清系统构建的技术路线,探究信息化作为实训教学模式变革的内生变量作用,突破实训空间、环境和设备的羁绊,重构教学组织方法、创新学生实训方式、科学评估实训质量,让实训教学不是单一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职工科专业如数控、机电、模具等的实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教学过程反馈不足,教学目标达成有难度。为破解实训教学的难题,探索信息化与实训教学深度融合方式,阐述基于移动互联实训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理清系统构建的技术路线,探究信息化作为实训教学模式变革的内生变量作用,突破实训空间、环境和设备的羁绊,重构教学组织方法、创新学生实训方式、科学评估实训质量,让实训教学不是单一的“灌输式学习”“模仿式训练”,而是走向生成教育。
其他文献
一、双创背景下我校高职学生就业现状 创新创业教育能有效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的质量与数量。《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描绘了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蓝图[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创业与就业结合起来,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更好地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和谐稳定[2]。“双创”一方面是通过政策支持,让更多的创业公司成长起来从而增加岗位解决就业[10],另一方面,鼓励人人创业、草根
2010 年教育部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支持普通高中学校建立特色化课程体系,鼓励学校在国家课程方案指导下根据自身定位和本地实际,多角度入手,规划符合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的特色课程,发展学校办学特色。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提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新时代进行思政教育,既要坚持思政课堂的主阵地,又要拓宽社会课堂“大思政课”的主渠道;既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坚持思政育人的政治高度 1.明确思政课程性质与任务 第一,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新社会的需求,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项目教学法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在课堂上实施完整项目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它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项目的完成,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提高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项目教学的关键是创设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过程,一般为8~15分钟,是只讲授一到两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围绕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具有教学时间短、内容精炼、目标明确、重复学习、灵活自主等特点。二、中职汽修专业教育手段现状 大多数汽修专业的学生都是中考的失利者,普遍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自我管理能力差,这些问题都会
一、前言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人们社会化学习的重要指引者,担负着塑造人的光荣使命。唐代韩愈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基本上概括了为师者的基本使命和重要职责,为千百年来主流社会所认可和推崇。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教育事业,并对师德建设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他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17个地市8家企业、140余所中高职业院校开展了现代学徒模式第一批试点工作。2018年12月佛山市作为首批试点地市顺利通过试点验收。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作为现代学徒制佛山模式的试点单位,机器人应用与维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的独特作用。大力弘扬和推广素质教育,促使人们真正意识到美术教育在健全人的个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美术教师是美术教育的主要引导者,其美术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美术教育的质量,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共识。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各种原因,不仅很难招聘到高素质的
一、课题的提出 中职学校升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三二分段、贯通班、高职班等),英语教学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现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我们认为现行的中职英语教学存在较多问题。 1.教学的针对性不强 全校1个年级,8~9个专业,10多个行政班,好几百名学生,且英语基础差异相当大(中考入学英语成绩有的是110多分,有的是十几分),但在英语课堂上却“同读一本书,同做一样练习”,
教育部印发的《2019年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指出:有序开展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入普及和应用。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持核心竞争力,实施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索,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教学方法,并助力职业教育的发展。各种课题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教材往往按照学科知识体系进行编排,讲授与实践脱节;内容单调,与现实脱节;没有足够的研究和思考的空间,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