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自由主义的道德基础

来源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ng20090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贝马斯曾把他与罗尔斯之间的争论称作"家庭内部"之争。本文通过对这场争论的细致比较,阐述了作者对政治自由主义的道德基础的理解。对罗尔斯而言,自由主义的正当性原则之所以要强调合理的同意,其根源在于尊重人的原则;对哈贝马斯来说,商谈原则所享有的政治权威同样来自尊重人的原则。罗尔斯的"独立性"和哈贝马斯的"自主性"都是表面的,罗尔斯不应那么"保守",哈贝马斯不应那么"激进",政治自由主义必须亮明自己的道德立场。
其他文献
历史唯物主义是理解社会变革动力的重要理论,其最基本的因果作用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然而这种因果作用绝非唯一的单向性路径,同样重要的有上层建筑到经济基础的走向。马克思对道德有着深刻的抨击,但又在其著作中充满了对资本主义的强烈道德评判,似乎显示了其矛盾态度。意识形态对马克思而言只是一个社会学的范畴而非认识论的范畴,道德就是意识形态的断言是道德社会学的主题,它强调的是道德为社会阶级利益服务的客观性社会功能,但同时存在一些在本质上并非意识形态的且作为不依赖于阶级社会的道德判断。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现实境遇
马克思主张道德价值是社会和历史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不能被解释为依赖于某种普遍人性观念的道德自然主义,也不能被解读为对普遍的正义和公正标准的诉求。马克思的方法包含着一种历史的和内在的批判。社会现实是矛盾的,否定和批判的倾向根植于现存社会条件本身的各种力量之中,这种立场为马克思的道德视角提供了基础。马克思思考正义的方式处在黑格尔传统之中。它与后果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方式是根本不同的,也超出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所限定的视野。
一、解构的遗产:从德曼到德里达 曹:兰德教授您好!您是保罗·德曼最年长的弟子,是否可以请您先介绍一下您与德曼的师承关系?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断言黑格尔的法哲学乃至他的整个哲学包含一种神秘主义。但是,马克思实际上从三种不同思路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神秘主义。第一种是泛神论的思路。马克思认为,在黑格尔那里,观念或逻辑观念本身是纯粹的思维抽象,因而必须放弃自身,外化成自然,观念等同于整个世界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观念就是泛神论中的上帝。第二种是一神论的思路。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把观念理解为"独立的主体"和现实事物的"造物主",观念并不依赖现实世界,而是高于现实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观念就相当于一神论意义上的上帝。第三种是"
本文主要讨论马克思民主理论所主要解决的问题,即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之间的关系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马克思在赞同黑格尔的基本概念前提同时,通过逻辑倒置的方法和社会唯物主义的观点,用人类存在、类本身、社会的观念取代了黑格尔国家精神的理念至上性,从而否定了黑格尔的主要结论。同时,通过对黑格尔国家意志范畴的批判,马克思逐渐意识到超个体结构关系的存在决定着个体意志的形成。
很多学者一直按照马克思自己所做的说明去理解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关系,这样就不会看到二者之间在方法上的一致性。只有把马克思和黑格尔放在一起阅读,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各自对批判资本主义所做的贡献,看到他们之间的一致性,特别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和黑格尔法哲学之间的一致性,黑格尔探讨了构成政治现代性的权利诸形式,而马克思探讨了构成经济现代性的价值诸形式。研究马克思时,"回到黑格尔"的意义就是为了发掘出马克思那里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自晚清帝制衰落以后,"强国"一直是中国的普遍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要任务就是以强国为目标的国家建设。在毛泽东时代,中国的"强国"建设的结果可以说有得有失、喜忧参半。1978年以后,新政策的推行带来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自新世纪开始,建设一个适应现代社会和经济的高效国家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首要任务。中国的现代政府需要包含高效的市场管理体制、福利国家、法治政府以及透明政府和问责政府的制度化。自2010年前后开始,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任务将是建设民主政治。在通向民主的道路上,中国可能首先从三个
本文的第一部分讨论了卡斯托里亚迪斯对柏拉图《政治家篇》的批评性分析,并指出该批评的要点,尤其是对政治和民主的掩盖。第二部分简要讨论了卡斯托里亚迪斯对当代政治实践和理论的批评及其对政治和民主的揭示。最后是对自主计划和包容性民主计划所做的一个简短比较。这些观点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尤其重要。
卡斯托里亚迪斯对弗洛伊德的解释的核心在于激进想象这一理念。将这一概念引入到精神分析学中,影响到弗洛伊德主义规划的所有层面。在卡斯托里亚迪斯看来,人们对弗洛伊德的基本洞见没有多大争议,但是,他对想象的运用使他能够以新的方式阐明这些洞见,并在精神分析学与社会理论之间建立新的沟通桥梁。作为表现与意义的源泉,激进想象与原动力共同构成了心理活动的基础。沿着这样的思路,卡斯托里亚迪斯将无意识概念激进化了并引入基本单子的观念,但与此同时,卡斯托里亚迪斯改变了升华这一概念,使精神与社会历史世界联系起来。在这些讨论中(在所
法国哲学家卡斯托里亚迪斯提出重思"自治"概念,并在其自治理论中提出一个批判的、规范性的政治方案。本文试图在事实和规范的张力关系中阐明,卡氏抛弃了论证的本体论方法,而想同时去超越个体的、道德自决的自由主义理论和认为"自治死亡"的后现代话语。通过成功避开那些错误的批评,卡氏已重新找到现代性的解放内涵。这种在后形而上学、去中心的集体自治概念中正在恢复的旨趣,已成为激进民主政治的核心。本文认为卡氏的努力超越了当前已僵化的争论与困境,填补了由马克思主义危机造成的激进政治的虚空,并为当代政治思想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