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uxin_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3-000-01
  
  摘 要 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体育教学还是摆脱不了“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只注重学生的“三基”教育和增强体质教育,缺乏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意识和习惯以及独立进行自觉锻炼的能力方面的培养。由此造成了学生走向社会后就不知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如何去强身健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因此,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是高校体育界以及广大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自我锻炼 能力 培养
  
  前言: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是终身体育的需要,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需要。因此,学校体育应充分重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作为体育教师应通过调动学生自我锻炼的积极性,突破旧模式,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一、更新观念,突破旧模式
  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乐趣,激发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在学校中营造体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通过不同形式,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了解相关规则与常识。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学会一项技能,形成一个爱好,把体育锻炼当成一种需要,从中得到乐趣,培养自我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从而提高健康状况,让其终生受益。
  二、强化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
  高校体育是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体育教育自我完善的最后阶段。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点。要学生懂得拥有良好的体育锻炼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体育教学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有利的平台,教师可以采取信息传播、行为干预等方式,树立健康观念,培养健康意识和健康的心态;正确引导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摒弃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学会自我保健的方法和手段,提高自我保健和预防疾病的意识,从而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对当代社会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得到深刻教育,明确锻炼目的,了解体育教育的实效性和自我锻炼的方法,进一步强化自我锻炼的意识。
  三、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选择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有利于全体学生参加的体育活动,从个性出发,强调健身性和娱乐性、修身性,淡化竞技性;要根据有限的教时,改进教法,科学地设置教学内容;应体现大学生的兴趣特点,符合学生的需要,与现实环境相结合;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项目设置要与实践需要紧密的结合起来;为适应终生体育的要求,理论教学必须更新其内容,加强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运动生理负荷与健身效益、健身与营养、常见运动损伤与简单处理方法等内容的教学,突出使学生终生受益的健康教育及有关体育知识教育;应注意把时尚体育项目引进课堂,丰富体育健康教育课程素材。
  四、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和感受到自主的尊严,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从“师道尊严”的权威中解脱出来,俯下身子,去聆听孩子们的心声,从决定学生应该做学什么,怎样学的主宰者转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教师与学生只是教学活动中地位的不同,并没有人格上的高低贵贱之分,教师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教师尊重学生就等于尊重自己,尊重教育。可见,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在教学中形成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一言一行就会成为学生行动的指南,教学思想就会被学生自觉地接受,学生自我锻炼的热情也会随之提高。
  五、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能力,可采用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代替过去由教师填鸭式传授的方法。例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讲明课前的准备活动、放松活动,或有目的性的游戏的内容要求、练习形式及规定时间。如需用音乐,应帮助他们选好音乐或规定好音乐节奏。要求学生提前写出一个方案,经过多次修改和教学实践后,由教师讲评,并提出改进措施。这种教学方法,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又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培养了他们独立的组织能力。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特别是高中一年级,由于学生还没有摆脱初中体育课的常规习惯,对教师仍有依赖性,在这一阶段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经常提示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安排准备活动的依据,所学的动作、技术练习对身体有何作用等。
  六、结论
  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既有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又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因此,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应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并从中得到乐趣。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及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明确自我锻炼所带来的好处,培养自我锻炼的习惯意识,从而能终身从事体育,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齐占霞.高校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7.12.
  [2]郑道海.谈大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与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J].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l995.59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3-000-02    摘 要 篮球裁判员及裁判工作是篮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裁判员素质关系裁判员队伍的整体水平,是制约篮球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普通高等院校体育专业作为高级体育人才的培养基地,为篮球运动培养高素质的裁判人才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篮球专选学生在临场执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学生裁判能力的培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3-000-01    摘 要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增强体质,并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体育、音乐、美育融为一体的体育教学,能够更好的完成这一目标。  关键词 体育 音乐 美育 体育教学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坚持全面发展,全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与日俱增,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越来越快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些青年们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研究方向等自发聚
境外人员住宿登记是我国出入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行政主管机关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对入境我国大陆地区进行停、居留的境外人员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实
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3-000-02    摘 要 目前,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如火如荼。在我国高等院校这个特殊的环境里,篮球文化对大学生的培养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本文首先给出了高校篮球文化的定义和内涵,以及高校篮球文化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然后指出目前我国高校篮球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高校篮球文化建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3-000-01    摘 要 素质体育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即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和锻炼方法,有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因此体育教育教学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在其教学过程中
目的  本研究以文献研究为基础,结合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我国妇幼卫生发展战略,在西部选取三省进行调研,总结出影响西部基层地区妇幼卫生的重点研究领域和问题,利用国际方法最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3-000-01    摘 要 如何提高体育高校体育教学成为体育老师课堂的关键,本文就教学主题,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体育学生本身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体育老师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懂得如何改善提高教学效果,这也是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作为高校的体育老师,应该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不仅要提高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3-000-01    摘 要 在《新课程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中曾这样表述教学有效性的概念: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当前的学校体育课教学,应该说存在着很多问题,有的教师的教案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