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创造奇迹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e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省衡阳市第六中学是一所老牌市属重点完全中学、首批市级示范性高级中学,学校始建于1941年,其前身是“湖南私立建德中学”,七十多年的历史人文积淀,创造了享誉衡阳的辉煌成绩,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良的办学传统。2014年4月,市里调整学校领导班子,新的领导班子把“重振雄风”作为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校训——努力创造奇迹!
  铸造灵魂,树立发展新理念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努力创造奇迹”作为衡阳市六中的新校训,是在认真分析学校办学历史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旨在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唯有努力,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创造属于六中的新奇迹。
  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文化立校、质量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想,树立了“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服务、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发展服务的‘教育即是服务’”的管理理念,提出了把六中打造成为具有“一流环境、一流队伍、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口碑”的市级示范性高中的奋斗目标。为此,学校制订了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是通过实施五大工程,优化办学环境,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以“美丽六中工程”和“平安校园工程”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生幸福指数;以“凝聚人心工程”提高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提振社会、家长和师生对学校发展的信心;以“名师青蓝工程”和“质量提升工程”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是通过创建特色校园,强化内部管理,促进内涵发展。以“创建服务型校园”为抓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即是服务”观念,提高干部和教职工队伍的执行力、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以“创建规范化校园”为突破,严格依法治校,努力使学校管理制度科学化,管理水平艺术化,工作安排规范化,工作程序系列化;以“创建数字化校园”为重点,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广大教师运用现代技术办公、教学的能力和工作效率,运用数字化技术服务于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以“创建人文校园”为目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创建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机制,形成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和融洽宽容的人际关系,使全校师生得到主动、积极的发展,形成人文气息浓郁的学校文化特色。
  确定了学校的美好蓝图,把握住发展学校的“魂”,“努力创造奇迹”已然成为六中人的一种奋斗精神和历史使命,它必将成为全校上下自觉一致的追求,成为一种催生奋发向上的动力。
  坚定信念,激发师生新追求
  校训是一种信念,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体现了学校的文化追求和精神风貌。衡阳市六中办学一度陷入低谷,学生普遍缺乏积极进取的动力,价值取向模糊,教师工作缺乏激情,对学校发展缺乏信心。基于这些现状,为了提振师生的信心,信心教育提上了学校的日程,用信心教育开启成功之门,“努力创造奇迹”成为六中人不懈的追求。
  信心源于氛围营造。学校在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挂上名人画像,写上格言、警句等,动员学生自己动手,创造富有个性的教室文化、宿舍文化、操场文化、花园文化,所有这些文化的主题都彰显自信、自强、成功。通过入学教育、开学典礼、信心誓词、十八岁成人宣誓、考前诚信教育、主题班会、文艺汇演、高考誓师大会、学生心理咨询等活动来深化学生的自信心。
  信心源于爱和赏识。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通过情感投入,唤起学生的自信。学校要求每个教师必须铭记:“只有教师的爱心、耐心、信心,才能唤起学生的自信心。”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巨大潜力,要求老师必须做到“三个一”:每天送给学生一个微笑,每天说一句鼓励学生的话,每天找一名学生谈话。通过“一个会心的微笑”温暖学生冰冷的心灵,通过“一句鼓励的话语”唤醒学生沉睡的自信,通过“一次耐心的谈话”沟通师生之间真诚的感情。
  信心源于体验成功。学校极大限度地利用学校可利用的时间和空间,以手工制作、征文比赛、即兴演讲、学科竞赛、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运动会、学生社团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设立“学习标兵”“卫生先进个人”“文明标兵”等各种奖项,最大程度地让学生体验成功,真正达到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展示自我,跨越自我。
  《相信我们会创造奇迹》这首歌,如今成了学校广播站每天的必播歌曲,就像歌词中所写:我们不会轻易放弃,相信只要我们在努力,未来将无比绚丽……我们一起努力,我们永远珍惜,成长岁月里,我们是团结的集体,相信我们会创造奇迹。
  追求卓越,努力创造新奇迹
  校训是一个标尺,它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努力创造奇迹”目标的确立,指明了学校今后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学校发展统一的思想基础。信心的树立,提供了促进学校快速发展强大的精神动力。
  “努力创造奇迹”的关键是要有一支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领导集体和教职工队伍。为此,学校不断加强党政班子建设和政治理论学习,实行民主集中制,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策学校主要工作和重大事项,保障了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同时,学校还致力于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中层干部的管理和培训,并实行绩效考核和民主测评制度,大力实施岗位责任制,中层干部的工作执行力不断提高。学校经常利用各种会议,给中层以上的行政干部讲“如何创新工作方法,使各部门工作富有成效和特色”;给班主任讲“如何创新学生管理方法,使学生能够健康成人”;给广大教师讲“如何创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学好知识”。由此创新理念深入人心,学校呈现出勃勃生机。
  为实现学校长远发展目标,学校把管理创新和教学改革两项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管理工作上,一是创新制度管理,寻求“规范、有序、灵动”的平衡点。学校制订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但刚性的制度约束只能解决“不可以这样做”,而不能解决“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学校采取“学生标兵”“示范班级” “师德模范”“优秀教研组”“先进处室”等一系列评比措施,激发师生强烈的进取心和比拼热情。二是创新德育管理,构建“多元、立体、发展”的生长点。通过优化班级文化环境,营造良好育人氛围;规范德育管理模式,夯实德育基础;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德育实效性。
  在教学改革上,一是改革评价体系,创新教育评价的基本模式。学校进行了评价观念、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途径、评价作用等五个方面的改革,推出由学生参与的自评、互评、学校考核的三方评价方案,全程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是改革教学常规管理模式。强化集体备课,引导教师处理好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的关系,各科集体备课做到“五个统一,三个结合”。“五个统一”即教学目标统一,对重点、难点的认识统一,重要的例题与练习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单元过关检查试题统一。“三个结合”即个体反思与集体反思的结合,口头反思与书面反思的结合,改进计划与全体实践的结合。完善学情检测,各学科教师实行“周周清”,全校每月组织一次月考,每次月考后及时组织学情分析会,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三是打造高效课堂。倡导适合学生的高效课堂教学,引导教师大胆开展各种教学实践。规范课堂教学,杜绝满堂灌、一言堂。实行推门听课,课后即评,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实行师徒结对,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不定期进行学生评教,听取学生意见。定期教学通报,及时反馈信息。目前学校相互听课和教研教改蔚然成风,教师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如今,“努力创造奇迹”已经成为衡阳市六中全体师生的共识,正内化为他们的坚定信念和精神动力,他们正用实际行动证明:努力可以创造奇迹,努力必将创造奇迹!
  (本文作者为“省培计划(2014)”——湖南省高端研修项目北京师范大学高中校长高端研修班学员)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市第六中学)
  (责任编辑:李楠)
其他文献
小班化的教育理念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增加优质教育的机会。而在教学中加强同伴间的交往互动,能大幅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师生间的有效互动频率,使个体之间充满激情的燃烧和智慧的碰撞。  一、同伴交往与儿童的良好阅读习惯  1.同伴交往与儿童社会化  简单地说,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过程。随着儿童进入小学,他们与同龄伙伴交往
《中国教师》:季老师,您在小升初培训方面有多年的经验,对于当前最引人注意的“占坑”现象,社会各界褒贬不一,您对此持何态度?  季民: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包括媒体都在批判“占坑班”,我先不作评判,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占坑班产生的缘由和本质意义。“占坑”现象的根源是好学校都需要招收优秀学生,而优秀学生都希望选择理想学校,这是一种长期且必然存在的双方需求。而我们教育政策的现状是要求学生通过就近、派位或推优等方
如果问家长,您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估计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有一技之长,并幸福快乐地生活。其实,一技之长可通过学习达到,但如何幸福快乐地生活就需要深入思考。是不是掌握了一技之长就能幸福快乐地生活呢?显然不够。对此,加拿大经典文学作品《红发安妮》中的主人公安妮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的方向,那就是:“乐观与想象力”作为人的基本“软实力”在人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安妮的故事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许多人
我从事音乐教育已多年,但近来我深刻地感觉到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和配合度越来越低。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我了解到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课本上的许多歌曲缺乏时代气息,难听、难学、难唱。相反,他们更喜欢旋律悦耳、情绪欢快、音域明朗的歌曲,喜欢那些贴近他们生活的音乐元素,诸如影视歌曲等他们熟悉的音乐。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喜欢上音乐课呢?我想,开发利用外部音乐
他是一位跋涉者,历经人生七十三年的风风雨雨,依旧步履稳健,精神矍铄。  他是一位奋斗者,从无线电电子专业研究者到计算机教师,再到教育技术学专家,每一步踏实奋斗,不断创新,硕果累累。  他是一位耕耘者,心怀对教育事业的美好夙愿,往返于城乡之间,辛勤耕耘,不知疲倦。  他就是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我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教育技术学科的开创者与奠基者之一。    七十三年风雨历程,铸就坚强品格
编者按:  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启蒙阶段,是奠定个体终身教育的基础。如何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富于灵性与生命力的教学方式进行幼儿教学,培养幼儿的求知欲,这是广大幼儿教师持续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期《特别关注》撷取部分“2013年度杭州市第四届普教教研获奖课题”研究成果,以期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当我们谈及师生关系时,常常是在课堂教学之外来谈,这无疑丢失了师生关系建构中最为重要的活动。以北京师范大学朱小蔓教授领衔的课题“全球化时代的道德人—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构建”,旨在全面理解和建构学校生活中的师生关系,特别强调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建构。该项目以北京中学为种子校,自2015年1月开始,在一年的时间内进行了12次课堂观察及教学研讨活动,
翻过几座山,踏过道道坎,终于遇见美丽的大龙湖,遇见“最美乡村教师”石兰松。1985年,石老师铭记恩师遗志,拿起粉笔与教本,做起清贫育花人,如今已有三十载。他把满腔热血奉献给乡村的教育事业,把满怀关爱倾注给孩子们,把汗水洒在大龙湖的角角落落,躬身从教,勤勤恳恳。爱岗敬业,他从未忘记自己的责任,扎根乡村,他把信念常放心中。  一、难忘师恩担重任,一只木舟送学来  1985年,高中毕业没能考上大学的石兰
“下一步在人才选择上,我们主要是向幼儿教师岗位倾斜,农村中小学英语、美术、音乐等学科都是下一步要充实的重点。”    一、人才需求  《中国教师》:贵地区2011年接收免费师范生的情况如何?  董学军:我市2011年接收了12名免费师范生,基本上安排在市、县属学校,已经全部解决了工作和编制问题。总体来说,我们对接收的情况还是比较满意的。  《中国教师》:贵地区对教育人才的需求情况是怎样的?  董学
在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领导者要尽力将资源的应用与学校的使命和目标相结合。不要平均分配资源,而要将有限的人、财、物投放到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上,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学校教育质量的改进和提高。  一、以学习为中心的领导是低业绩学校改进的关键因素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卓越的教与学背后存在着卓越的学校领导。2004年华莱士基金会主持的开创性报告《领导是如何影响学生学习的》发表之后,这样一个观点基本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