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墨层厚度-印刷质量控制的关键

来源 :中国印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ou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理想的印刷是使印版上的网点尽可能忠实地传递到承印物上,并得到清晰的印迹,正确地再现原稿的阶调和色彩,尽可能地忠实于原稿.印刷中影响印刷品质量的主要参数有实地密度、网点扩大值、印刷反差、油墨叠印率等,上述参数都和承印物上的墨层厚度有关.因此,确定最佳墨层厚度对于印刷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墨层厚度是指附着在纸张表面上的墨层,在与纸张垂直方向上的平均厚度.承印物上的墨层太薄,墨色浅淡且不能均匀地覆盖表面;墨层太厚,承印物上的实地密度达到了油墨的最大实地密度后,质量不仅不能提高,反而会造成网点严重扩大,引起印迹模糊或层次并级等印刷弊病.因此,在油墨转移过程中,要确定最佳墨层厚度并进行控制,一方面使印张上的墨色饱满,另一方面使网点扩大率最小,实现层次的最佳还原,并使批量印刷品的质量保持稳定.
其他文献
本文简述了PDCI循环管理体系的概念,并结合PDCI电气管理方式在干熄焦区域的实践,进一步讨论PDCI电气维管循环组织方案在区域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实践指出以区域化的模式实现PD
@@变频器具有节能、安全、高品质的供水质量等优点,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变频调速技术也日臻完善,该技术起动平稳,起动电流可限制在额定电流以内,从而避免了起动时对电网的冲击;同时
会议
登上天游峰,武夷山水尽收眼底.云海茫茫,群峰悬浮,九曲蜿蜒,竹筏轻荡,令人心胸开阔,陶然忘归.
我国印刷业经历了一个告别“铅与火”,走过“光与电”,进入“零和一”的时代变迁,所谓的“铅与火”即是一个以模拟技术为主体的时代,在“光与电”中我们经历了一个模拟技术与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安全生产在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企业的发展、社会的安定,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和形象声誉等。
本文主要阐述了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厂3#捣固焦炉在南方多雨季节煤场无大棚的情况下,煤饼成型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早就闻听“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有幸来到离“天堂”咫尺之隔的上海,便很想去那地方看一看了.
期刊
浙江苍南县是我国几大印刷基地之一,全县有各类印刷企业近干家,从业人员达8万人,印刷业的年产值超过70亿元,相当于全县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中国印刷》、《今日印刷》、《丝网印刷》、《印刷技术》、《印刷质量与标准化》、《印刷杂志》、《广东印刷》、《印刷世界》等杂志社每期赠送我的杂志,阅读后获益匪浅.但
@@马钢新区位于马鞍山市西北部,占地面积3.4平方公里。2004年11月24日经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2005年5月10日工程全面开工建设,2007年6月全面建成,9月20日举行竣工投产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