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水力压裂后层间水窜的处理工艺

来源 :石油钻探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t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江苏油田部分油井水力压裂后层间水窜的问题,研究应用了桥塞挤水泥封堵工艺,使5口濒临报废的死井复活,措施有效率100%,累计增油1.96×104t.该工艺降低了作业难度,提高了封窜质量,为同类型油井的封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其他文献
结合胜利油田25口井电缆测井事故的处理情况,认为井径不规则、钻井液性能、全角变化率过大和操作不当等是造成电缆测井事故的主要原因,指出可采用切管打捞法、捞矛打捞法、内捞
介绍了钻井工程实时监测与井场信息系统的开发背景、组成及功能.该系统实现了对钻井信息的实时采集、实时传输、现场施工情况的实时分析、工程事故与复杂情况的实时警示与处
从分析定钻压井底造型的缺陷入手,引出井底造型的新理论--递增钻压井底造型.为方便分析,假设了原井底模型和PDC钻头模型,定义了接触弧长和门限钻压两个概念.从理论和工艺两方
中加里东运动时期,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遭受广泛的水平挤压和构造抬升,奥陶系一间房组和鹰山组顶部地层3次暴露并发生岩溶化,形成多种类型古溶洞,并在喜马拉雅运动中抬升出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