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理念下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1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教学质量提高的新型教育理念。翻转课堂是以“课下学习,课上验收”为特点的新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教育”理念与翻转课堂的联系,提出“互联网+教育”理念下构建翻转课堂需要教学环节精细化、教学环境多元化、学习观念自主化、教师能力全面化这几个必要条件,并对其构建总结几点注意事项。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进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076-01
  “互联网+”在最初提出时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倡导通过互联网将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提升创新力和生产力,并形成了一个能够带来全面变革的时代。2017年6月,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举办第三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活动,提出“科技教育,创享未来”。“互联网+教育”并非两个行业间简单的叠加,也不是颠覆传统教育,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传统教育模式,拓展新型教育形态,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教学质量提高的新型教育理念。
  翻转课堂将传统的“课上讲授,课下复习”的教学流程颠倒,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上完成解析和答疑等,形成“课下学习,课上验收”的新式课堂。学生在课下完成自主学习,在网络环境下收集资料,保证其攻克部分难关。“互联网+教育”理念使得网络提供给学生教育服务,使“互联网”成为翻转课堂能否有效完成的必要条件。而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也符合“互联网+教育”理念提出的“科技教育,创享未来”的口号。
  一、基于“互联网+教育”理念下翻转课堂的特点
  1.教学环节精细化
  翻转课堂实施的关键是如何在学生自学时提前引导重点、在难点处提前设计好解析,因此教学环节可分为四个阶段。教学准备是教师完成所有教学设计的主要阶段,也是“互联网+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根据学生年级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分析。理解记忆是学生课前通过在线学习课件、查阅资料等方式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初步理解和掌握。应用分析是课上老师与学生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分组讨论、反思总结等形式巩固教学内容,是“互联网+教育”效果检测阶段。综合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学生综合能力及教学效果整体评价阶段。可通过学生汇报答辩、测试检验、小组互评等方式进行评价。
  2.教学环境多元化
  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点的学习,使其教学环境多元和不拘一格。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均可采用。例如,课前可通过小组讨论对知识点加以分析,或以案例的形式让学生完成项目,课上通过角色模拟展示交流等。在网络的覆盖下,学生即使利用手机也可以学习到相关视频、查阅到相关文献和及时在网络上提出疑问。因此,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进程,可任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
  3.学习观念自主化
  网络是无处不在和无所不能的。翻转课堂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去完成学习内容,互联网便成为了学生自学中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教师要在教学准备阶段设计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路线,提供好相应的网络资源,让学生的学习成为自主化行为。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作为课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将自己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开发课程、建设教学资源上④。教师要思考的是如何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去思考、查阅资料,通过完成项目造就学习的成就感,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教师能力全面化
  基于“互联网+教学”理念下的翻转课堂,需要教师的能力更加全面化。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都离不开网络这一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不仅要对课程本身具有深入的理解和丰富的授课经验,还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一定的网络应用能力。在专业帮助下构建专用学习网站后,教师要学会如何应用网络建设教学资源库,如何进行网上答疑,如何进行网络评价等。
  二、“互联网+教育”理念下构建翻转课堂的几点注意事项
  1.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筑建全面知能结构
  翻转课堂成为师生互动交流时间,主要用来完成重点难点解析、深入探究及答疑等。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将学习交给学生,让学生作为课堂主角,在课上做好“引导人”,在课外做好“导演”,使得教学成为师生双方对话、交流的过程。教师要相信网络并充分利用网络上的优秀教学资源,在互联网的协助下实现“科技教育”、“科技兴邦”。
  然而,翻转课堂形成了教学流程的“逆序”对教师的知能结构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知识快速的增长和更新,教师有限的知能结构在课堂教学中的权威日渐削弱,尽管教师将课堂交给了学生,但在教学准备中的设计、学生自学中的答疑、重难点的引导以及课后综合评价等环节中,对教师知能素养要求更高。教师要兼具创建学习环境能力和专业素养。
  2.依据教学大纲,设计合适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是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由于教材的规范化管理和应用,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一般不会出现较大变动。翻转课堂的实施依托于“互联网+教育”的新理念,这就使得教材出现相对滞后的现象。因此,为了契合前沿知识的更新,依据教学大纲,“互联网+教育”下的翻转课堂要及时更新和完善教学计划。
  “互联网+教育”下的翻转课堂,其教学内容及方法应是多样而有效的。不管是由授课教师自行制作教学内容,还是选用互联网上的教學资源,这些教学媒体所展示的内容如重点难点解析、微视频演示等必须优于现行教材,并且保证技术层面上的易于操作性和反馈的及时性。
  3.构建先进教学平台,形成全面评价体系
  “互联网+教育”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要求不仅要有完善的网络设备用来存放教学资源,而且要配有相应的学习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学习,记录其学习状况和自学中所遇到的困难,同时具有学生、师生间互动交流的功能,能够进行在线检测和生成系统评价。因此,翻转课堂的良好实施需要一个多领域人才团队进行精心打造,建设优秀的网络平台。
  三、小结
  随着信息化在教育领域里的颠覆性变革,高校教育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应对教育生态新变化、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重大课题。翻转课堂充分利用课前教学环节,将传统的“先教后学”转变成“先学后教”,利用互联网这一重要的信息技术手段,使网络学习被自然纳入课堂教学流程。因此,在“互联网+教育”理念下更好的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走向和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3.
  作者简介:于晓静(1984-),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新靶点。
其他文献
【摘要】作為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能力的好坏,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不爱学习,不懂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不高等问题普遍存在。作为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多种途径改变这一局面,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内容的优化等,全方位优化课堂教学效率。以下,本文从几个方面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为实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一定参考作用。
【摘要】自1873年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发起幼儿园运动至今,人们日益认识到幼儿园教育能为儿童的发展乃至国民素质的提高起到深远的作用。而培养孩子的社会性行为,为将来的知识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无疑又是幼儿园教育的重中之重。其中规则适应和独立性即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从各个方面探讨如何科学引导学龄前儿童的规则意识与独立自主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规则适应;独立性  【中图分类号】G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