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胁迫对不同种源油蒿幼苗的生长和形态可塑性的影响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850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取3个种源毛乌素沙地、库布齐沙漠、草原荒漠过渡带的油蒿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水分处理,研究不同种源油蒿对干旱胁迫的形态可塑性响应模式,以及比较不同种源油蒿的形态可塑性指数。结果表明:3个种源地油蒿的相对生长率、根冠比和比叶面积对干旱胁迫的形态可塑性响应模式相似,表现为随着干旱程度加剧,油蒿的相对生长率和比叶面积呈减小的趋势,根冠比呈增大的趋势;而3个种源地油蒿表型可塑性指数无显著差异,而平均形态可塑性指数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库布齐沙漠油蒿的平均形态可塑性指数大于毛乌素沙地油蒿。综上所述,不同种源地油蒿的
其他文献
以云南省玉溪市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高山栎天然林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通径分析方法,对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因子、微生物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活性都是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减小;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活性均与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影响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程度最大的是有机质;影响转化酶活性最重要的因子是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和碱解氮
为了制备具有较高甲氨蝶呤(MTX)吸附性能的药物载体用于骨肿瘤治疗,用共沉淀法制备不同掺锶量的纳米锶羟基磷灰石(nano-SrHA),利用XRD、TEM 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共沉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