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垂体柄阻断综合征13例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635375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期更好地了解这种少见疾病。

方法

收集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首都儿科研究所诊断垂体柄阻断综合征1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垂体MRI结果。用2种生长激素激发试验评价生长激素轴,甲状腺素及促甲状腺素评价甲状腺轴,胰岛素低血糖试验、促肾上腺素及皮质醇评价肾上腺轴,曲谱瑞林激发试验评价性腺轴。

结果

男女比例7∶6。诊断年龄8个月~16岁,中位年龄10岁。确诊时病程2个月~12年。6例以"生长缓慢"为主诉,占46.1%;4例以"反复抽搐发作"为主诉,占30.7%;2例以"阴茎短小"为主诉;1例以"便秘,纳差"为主诉。13例患儿中11例身高在第3百分位以下,占84.6%;2例在第25百分位以下。9例骨龄明显落后。9例患儿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均无峰值。12例测定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患儿中11例降低。13例中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激素缺乏各12例(各占92.3%),10例有继发性皮质功能减退(占76.9%)。6例患儿行曲谱瑞林试验,试验前后促黄体生成素及促甲状腺素均无明显变化。13例患儿垂体MRI均表现为垂体柄阻断或纤细,垂体前叶发育不良和垂体后叶异位高信号。垂体后叶易位至下丘脑7例。

结论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多以生长缓慢就诊,也有因反复低血糖发作就诊。表现为多种垂体前叶激素缺乏,垂体MRI检查为诊断依据。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确定浅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其内镜下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且有明确淋巴结取材记录,病理诊断为浅表ESCC的285例患者。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肿瘤病史、肿瘤家族史、病变部位、病变长度、食管有无管腔狭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脉管癌栓等。采用单因素分析(卡方检验或Fishe
期刊
目的比较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和APACHE Ⅳ对重度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效能。方法单中心、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ICU收治的SAP患者。采集患者进入ICU后第1个24 h的临床数据,计算每个患者的改良Marshall评分、APACHEⅡ和APACHE Ⅳ评分,以及APACHEⅡ和APACHE Ⅳ死亡风险预测值。根据患者最后临床结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为寻求一种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胃癌早期诊断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胃癌患者的血清MG7抗原。方法用新建的ELISA法检测116例胃癌术前患者、63例胃癌术后患者、41例胃癌前病变患者、37例胃癌前疾病患者、50名健康者和281例其他肿瘤患者的血清MG7抗原。胃癌、胃癌前病变和胃癌前疾病的组织标本行MG7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结果ELISA法检测MG7抗原
期刊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促甲状腺素受体(TSHR)基因是甲亢病因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对TSHR基因与甲亢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提示TSHR基因胚系突变会引起家族性非自身免疫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甲亢和持续性、散发性、先天性非自身免疫性甲亢的发生,需要特别关注,以期早期诊断和治疗。此外,TSHR基因变异可能会破坏TSHR的稳定性,从而成为自身抗原引起TSHR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