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菅夫人伸子被问及对丈夫当选为新首相的感受时,她脱口而出:“与其向他道贺,还不如向他致慰。”“良人”辛苦情状,真是知夫莫如妻。
民主党“新政”陷危机
日本民主党一年前尚在野时,和执政的自民党竞选,将大量便民政策及其措施写入竞选纲领,特别出名的如高速公路取消收费、儿童津贴、普天间美军基地“移设”和国家资源分配项目重新审核等。其中不少针对自民党长期执政的宿疴积弊,被选民普遍青睐。但也有一些不切实际、为了选胜“喊爽”。很多选民因为嫌弃“病入膏肓”的自民党,但更多的却是因为看好民主党的政纲,让民主党竞选成功。民主党在夺取政权、如愿执政后,发现有些政策支票要么根本无法兑现,要么短时间内缺乏兑现条件。如“八场水坝”的建设中止,非但无法取得“节约”效应,还让新政府和民众处于尖锐对立,一时成为“众矢之的”。又如高速公路取消收费一项,除影响财政收入之外,以统一低收费制施行后,到处阻塞,引起空前交通混乱,只好喊停,而国土交通部新颁收费制还变相涨价,引起使用者不满。
民主党“新政”8个多月以来,高期待之下,各项承诺的落实,也多见“捉襟见肘”的窘境,乏善可陈。而普天间美军基地“移设”问题的处理,鸠山政权不顾是否具备条件,定下时间表,结果当事另一方的美国政府不愿配合,而所有候补移设点的地方政府与民众都不愿接受,使得鸠山内阁一筹莫展,只好毁弃竞选纲领将基地至少“移置”冲绳县外的承诺,接受自民党执政时代残留的老方案。而鸠山内阁在通过旧方案的阁议时,又拙于疏通,使得三党联合政府之一的社民党“出走”,引爆执政危机,让鸠山首相最后以辞职承担责任,而且还让“小鸠体制”的另一角小泽民主党干事长也“一同进退”。
一场基地“移设”危机,引发“双爆”,报销了民主党的两大创党“广告牌”,鸠山和小泽,只剩下第三块“广告牌”菅直人。于是菅直人就“顺理成章”被选为替代鸠山的民主党新党魁,也因此“顺理成章”被“指名”为第94届内阁首相。
“平民”新首相的诞生
21世纪日本内阁从小渊惠三、森喜朗开始,历经小泉、安倍、福田、麻生、鸠山,至今已有七位前首相,清一色“政治屋”(政治世家)出身,而且多数祖辈以来便以政治为业,其中最近福田、麻生和鸠山三位,更是一门父子、祖孙拜相,可见日本盛行“世袭”政治。菅直人是第一位出身于“工薪族”的“平民”宰相,而且观察其政坛经历,比起他的诸前任含“金匙”长大、在政坛平步风云,菅直人从政36年,开始时因为缺乏“三ばん”(看板、地盘和钱包),连续三次落选,幸亏他锲而不舍,终于在从政7年后初当选众议员。在他参与缔造的民主党内,他参选党魁6次,其中4次败北。而且因为“女性”和“年金”问题,两次淡出政坛中心,差不多要和政坛告别。
当小泉内阁三名阁员未纳“国民年金”资费曝光后,在街头演说的菅氏嘲讽他们为“未纳三兄弟”,其辛辣刻薄,使其成为当年的流行语,严重打击自民党的执政形象。后来自民党政府被迫公开一应国会议员“缴费”资讯,结果发现“逞快”口舌的菅氏本人,在厚生大臣任上也有“未纳”记录,使得他百口莫辩,只好辞去民主党党魁。政治失意后的菅氏,削发励志,斗笠布衣,开始了“苦行僧”式的“遍路之旅”,在四国地区沿着空海和尚的足迹,遍访佛寺,通过“劳其筋骨”和“苦其心志”,反省自己在“直人”过程中的“缺失”,藉以“直己”。这样的“遍路之旅”,菅氏后来还走过好几次,让他得以“重塑”受损的形象,一些媒体因此称他为政坛的“苦劳人”,彰示他的“草根”秉性和辛苦遭逢。所以当菅夫人伸子被问及对丈夫当选为新首相的感受时,她脱口而出:“与其向他道贺,还不如向他致慰。”“良人”辛苦情状,真是知夫莫如妻。
“性情”政治家
菅直人走入政治的契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中,帮助老牌女性社会活动家市川房枝竞选成功。此后他一直活跃于“市民运动”的中心,对城市土地问题有较深着力,以后加盟左翼“社会民主连合”等政党,积极为都市弱者号呼,在政坛崭露头角。1996年初,他出任桥本联合政府内阁的厚生大臣,任职期间,在“药物艾滋感染”事件中,他不顾官僚部门的拼死抵抗,实事求是,承认政府在血液制品受到艾滋病毒污染中的行政责任,并真性坦露,向受害者团体下跪谢罪,使得事件得到解决,令他名声鹊起。敢于和国家机器赖以运转的官僚争斗,在当时几乎绝无仅有,菅氏后来将这一政治理念带入新结成的民主党,使得“政治指导”和“制压官僚”成为民主党的主要“话语”。
当时发生过一件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有关当局的调查报告指称,产于大阪府、遭到大肠杆菌污染的罗卜菜可能是其“元凶”,导致当地菜农大规模倒产和破产,甚至还出现了自杀者,酿成所谓“风评被害”事件。身为厚生大臣的菅氏,亲自出席记者会见,并在会上大啖被指污染的罗卜菜色拉,证明菜农清白受冤。结果菜农提诉行政当局,最后法院裁判政府败诉,应当赔偿菜农的“经济损失”。身为政府部门的长官,而不袒护属下机构的判断“失误”,在国民心中烙下菅氏“正义”、“血性”和“真性情”男子汉形象的深刻印记。
口无遮拦的“イラ菅”
菅氏对官僚“不假辞色”,动辄加以训斥,也相当出名。据说他的“咆哮”声经常透过大臣办公室的厚门,传到在邻近办公官员的耳际,让属下“闻风丧胆”。后来在野党问政时代,菅氏以其“舌锋锐利”,经常代表民主党在国会出场,痛击执政党官员和被询官僚。如称小泉首相为“自我催眠的天才”,嘲笑对手不会背“圆周率”等等。他似乎不单对政敌进攻凌厉,对党内同志和属下也同样从不手软,一言不合,暴言相向。菅氏的“短气”和缺乏耐心,让他赢得“刺儿菅”(イラ菅)的恶名。
菅氏的“口无遮拦”也常常授予他的政敌话柄,经常被媒体大肆渲染。如他痛斥自民党的厚生大臣柳泽伯夫蔑称女性为“生育机械”,要求其辞职谢罪;而在另一场合却宣称:“虽然爱知和东京被目为经济发展良好、生产性高,而其婴儿生产率却是全国最低。”他一边攻击小泉政府参拜靖国神社“违宪”,应该“总辞职”,一边又称如果其不在8月15“战败日”参拜,就是违反自民党的“公约”,也应该“总辞职”。当国会辩论谏早湾浪费巨资的“干拓工程”时,他要追究给予许可的行政责任,结果被踢爆许可是在他大臣任上签发的。当他被发现和电视台漂亮女主播户野小姐在宾馆宿夜后,辩白他们虽然“相处一夜却无男女关系”。当他加入谴责自民党的“世袭”政治,铿锵大言“二世议员的存在绝对不是好事!”可一转身,其长子源太郎出马竞选议员,他又辩称“我又没有让给他我自己的选区,所以没有二世议员的弊害。”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是,他在竞选时声称:“如果民主党取得政权,股票就会增值三倍。”让人无奈的是,民主党执政已近9个月,日本的股市还在“原地打转”,毫无起色。
不过据媒体观察,自从去年9月民主党执政以来,尤其是他今年一月以副总理兼财政大臣、成了国计的“当家人”以来,“イラ菅”还从未“炸裂”过,媒体以“ダマ菅”(沉默菅)加以揶揄,说明菅氏还是相当“有分寸”的,至少比他的“上官”鸠山更知道“到哪山唱哪歌”。
工于精算的“バル菅”
因此很多政论家指出菅氏在“イラ菅”之外,其实更是“バル菅”。容笔者解释什么是“バル菅”:“バル”为日语“バルカン”的缩略语,原指“巴尔干”,欧州史上有“巴尔干政客”(Balkan politician)一词,常以贬义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半岛局势复杂,政客们必须学会政坛“游泳术”,即熟练于纵横捭阖,以小博大,从不分明“敌友”,昨日之“敌”,可为今日之“友”,要在“借力使力”。“カン”在日语里和“菅”发音完全相同,因此“バル菅”的雅号显示菅氏远非“原教旨主义者”,他于三任在野民主党代表任上,经常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身段”,让人见识其高明的政治“变色”术。其实他在民主党三位“大家长”(小泽、鸠山和菅氏)中,最具“灵活”姿态,有着其余两位远远不及的来自“草根”族的政治“敏感”和“敏捷”。
民主党“新政”陷危机
日本民主党一年前尚在野时,和执政的自民党竞选,将大量便民政策及其措施写入竞选纲领,特别出名的如高速公路取消收费、儿童津贴、普天间美军基地“移设”和国家资源分配项目重新审核等。其中不少针对自民党长期执政的宿疴积弊,被选民普遍青睐。但也有一些不切实际、为了选胜“喊爽”。很多选民因为嫌弃“病入膏肓”的自民党,但更多的却是因为看好民主党的政纲,让民主党竞选成功。民主党在夺取政权、如愿执政后,发现有些政策支票要么根本无法兑现,要么短时间内缺乏兑现条件。如“八场水坝”的建设中止,非但无法取得“节约”效应,还让新政府和民众处于尖锐对立,一时成为“众矢之的”。又如高速公路取消收费一项,除影响财政收入之外,以统一低收费制施行后,到处阻塞,引起空前交通混乱,只好喊停,而国土交通部新颁收费制还变相涨价,引起使用者不满。
民主党“新政”8个多月以来,高期待之下,各项承诺的落实,也多见“捉襟见肘”的窘境,乏善可陈。而普天间美军基地“移设”问题的处理,鸠山政权不顾是否具备条件,定下时间表,结果当事另一方的美国政府不愿配合,而所有候补移设点的地方政府与民众都不愿接受,使得鸠山内阁一筹莫展,只好毁弃竞选纲领将基地至少“移置”冲绳县外的承诺,接受自民党执政时代残留的老方案。而鸠山内阁在通过旧方案的阁议时,又拙于疏通,使得三党联合政府之一的社民党“出走”,引爆执政危机,让鸠山首相最后以辞职承担责任,而且还让“小鸠体制”的另一角小泽民主党干事长也“一同进退”。
一场基地“移设”危机,引发“双爆”,报销了民主党的两大创党“广告牌”,鸠山和小泽,只剩下第三块“广告牌”菅直人。于是菅直人就“顺理成章”被选为替代鸠山的民主党新党魁,也因此“顺理成章”被“指名”为第94届内阁首相。
“平民”新首相的诞生
21世纪日本内阁从小渊惠三、森喜朗开始,历经小泉、安倍、福田、麻生、鸠山,至今已有七位前首相,清一色“政治屋”(政治世家)出身,而且多数祖辈以来便以政治为业,其中最近福田、麻生和鸠山三位,更是一门父子、祖孙拜相,可见日本盛行“世袭”政治。菅直人是第一位出身于“工薪族”的“平民”宰相,而且观察其政坛经历,比起他的诸前任含“金匙”长大、在政坛平步风云,菅直人从政36年,开始时因为缺乏“三ばん”(看板、地盘和钱包),连续三次落选,幸亏他锲而不舍,终于在从政7年后初当选众议员。在他参与缔造的民主党内,他参选党魁6次,其中4次败北。而且因为“女性”和“年金”问题,两次淡出政坛中心,差不多要和政坛告别。
当小泉内阁三名阁员未纳“国民年金”资费曝光后,在街头演说的菅氏嘲讽他们为“未纳三兄弟”,其辛辣刻薄,使其成为当年的流行语,严重打击自民党的执政形象。后来自民党政府被迫公开一应国会议员“缴费”资讯,结果发现“逞快”口舌的菅氏本人,在厚生大臣任上也有“未纳”记录,使得他百口莫辩,只好辞去民主党党魁。政治失意后的菅氏,削发励志,斗笠布衣,开始了“苦行僧”式的“遍路之旅”,在四国地区沿着空海和尚的足迹,遍访佛寺,通过“劳其筋骨”和“苦其心志”,反省自己在“直人”过程中的“缺失”,藉以“直己”。这样的“遍路之旅”,菅氏后来还走过好几次,让他得以“重塑”受损的形象,一些媒体因此称他为政坛的“苦劳人”,彰示他的“草根”秉性和辛苦遭逢。所以当菅夫人伸子被问及对丈夫当选为新首相的感受时,她脱口而出:“与其向他道贺,还不如向他致慰。”“良人”辛苦情状,真是知夫莫如妻。
“性情”政治家
菅直人走入政治的契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中,帮助老牌女性社会活动家市川房枝竞选成功。此后他一直活跃于“市民运动”的中心,对城市土地问题有较深着力,以后加盟左翼“社会民主连合”等政党,积极为都市弱者号呼,在政坛崭露头角。1996年初,他出任桥本联合政府内阁的厚生大臣,任职期间,在“药物艾滋感染”事件中,他不顾官僚部门的拼死抵抗,实事求是,承认政府在血液制品受到艾滋病毒污染中的行政责任,并真性坦露,向受害者团体下跪谢罪,使得事件得到解决,令他名声鹊起。敢于和国家机器赖以运转的官僚争斗,在当时几乎绝无仅有,菅氏后来将这一政治理念带入新结成的民主党,使得“政治指导”和“制压官僚”成为民主党的主要“话语”。
当时发生过一件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有关当局的调查报告指称,产于大阪府、遭到大肠杆菌污染的罗卜菜可能是其“元凶”,导致当地菜农大规模倒产和破产,甚至还出现了自杀者,酿成所谓“风评被害”事件。身为厚生大臣的菅氏,亲自出席记者会见,并在会上大啖被指污染的罗卜菜色拉,证明菜农清白受冤。结果菜农提诉行政当局,最后法院裁判政府败诉,应当赔偿菜农的“经济损失”。身为政府部门的长官,而不袒护属下机构的判断“失误”,在国民心中烙下菅氏“正义”、“血性”和“真性情”男子汉形象的深刻印记。
口无遮拦的“イラ菅”
菅氏对官僚“不假辞色”,动辄加以训斥,也相当出名。据说他的“咆哮”声经常透过大臣办公室的厚门,传到在邻近办公官员的耳际,让属下“闻风丧胆”。后来在野党问政时代,菅氏以其“舌锋锐利”,经常代表民主党在国会出场,痛击执政党官员和被询官僚。如称小泉首相为“自我催眠的天才”,嘲笑对手不会背“圆周率”等等。他似乎不单对政敌进攻凌厉,对党内同志和属下也同样从不手软,一言不合,暴言相向。菅氏的“短气”和缺乏耐心,让他赢得“刺儿菅”(イラ菅)的恶名。
菅氏的“口无遮拦”也常常授予他的政敌话柄,经常被媒体大肆渲染。如他痛斥自民党的厚生大臣柳泽伯夫蔑称女性为“生育机械”,要求其辞职谢罪;而在另一场合却宣称:“虽然爱知和东京被目为经济发展良好、生产性高,而其婴儿生产率却是全国最低。”他一边攻击小泉政府参拜靖国神社“违宪”,应该“总辞职”,一边又称如果其不在8月15“战败日”参拜,就是违反自民党的“公约”,也应该“总辞职”。当国会辩论谏早湾浪费巨资的“干拓工程”时,他要追究给予许可的行政责任,结果被踢爆许可是在他大臣任上签发的。当他被发现和电视台漂亮女主播户野小姐在宾馆宿夜后,辩白他们虽然“相处一夜却无男女关系”。当他加入谴责自民党的“世袭”政治,铿锵大言“二世议员的存在绝对不是好事!”可一转身,其长子源太郎出马竞选议员,他又辩称“我又没有让给他我自己的选区,所以没有二世议员的弊害。”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是,他在竞选时声称:“如果民主党取得政权,股票就会增值三倍。”让人无奈的是,民主党执政已近9个月,日本的股市还在“原地打转”,毫无起色。
不过据媒体观察,自从去年9月民主党执政以来,尤其是他今年一月以副总理兼财政大臣、成了国计的“当家人”以来,“イラ菅”还从未“炸裂”过,媒体以“ダマ菅”(沉默菅)加以揶揄,说明菅氏还是相当“有分寸”的,至少比他的“上官”鸠山更知道“到哪山唱哪歌”。
工于精算的“バル菅”
因此很多政论家指出菅氏在“イラ菅”之外,其实更是“バル菅”。容笔者解释什么是“バル菅”:“バル”为日语“バルカン”的缩略语,原指“巴尔干”,欧州史上有“巴尔干政客”(Balkan politician)一词,常以贬义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半岛局势复杂,政客们必须学会政坛“游泳术”,即熟练于纵横捭阖,以小博大,从不分明“敌友”,昨日之“敌”,可为今日之“友”,要在“借力使力”。“カン”在日语里和“菅”发音完全相同,因此“バル菅”的雅号显示菅氏远非“原教旨主义者”,他于三任在野民主党代表任上,经常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身段”,让人见识其高明的政治“变色”术。其实他在民主党三位“大家长”(小泽、鸠山和菅氏)中,最具“灵活”姿态,有着其余两位远远不及的来自“草根”族的政治“敏感”和“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