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区道路建设有关问题的探讨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er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林区道路建设是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实现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举措。自"十八大"提出"绿色发展"理念以来,各级林业部门加强了对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林区道路的建设也被纳入林业发展日程。但是由于林区地理环境较为复杂,林区道路修建必然会面临更多的问题,因此如何保证林区道路的使用质量,成为建筑企业和林业部门共同关注的焦点。文章首先分析了林区道路建设面临的问题,随后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
  关键词:林区道路;修建;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一、林区道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1、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我国林区大都分布在山区,或其他相对偏远的地方。由于林区周边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加上山区地形地貌的影响,因此交通非常不便。无论是对于基层林业部门还是林农来说,要想发挥林业种植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必须尽量降低林木采伐、运输成本。在没有修建林区道路的环境下,许多大型的采伐设备、运输车辆难以进入林区,一是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进行林木采伐工作;二是需要将采伐后的林木运输到林区周边能够通车的地方;三是需要长途运输。上述三项工作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会产生高额的成本费用,严重影响了林业部门和林农的生产积极性。因此,修建林区道路,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林业发展中的困境,降低生产、运输成本,维护林区人员的自身利益。
  2、大幅度提升林区管理水平
  林区病虫害、火灾等问题,是制约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以林业病虫害为例,该问题具有潜伏期长、隐蔽性高、危害后果严重等特点。以往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往往需要林业工作人员逐一进行喷洒农药,不仅耗费时间长,而且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不好。通过修建林区道路,能够源源不断的向林区深处运送肥料、大型除虫设备,不仅降低了林区工作人员的作业压力,而且能够起到很好的防虫效果。例如某地的松树林年产值平均在每公顷7000元左右,在没有修建林区道路时,人工除虫成本大约在500元/年,林区木材运输费用在2000元上下,计算可得该地松树林年产平均值在每公顷4500元左右。而修建林区道路后,利用大型作业设备进行农药喷洒,运输距离大幅度降低,运输费用也得到了削减,年产平均值大约维持在每公顷6000元以上。
  二、林区道路建设面临的问题
  1、林区环境复杂,道路修建难度大
  不同林区的地理环境、地形地貌都存在较大差异,这对于道路建设施工和后期道路质量有很大影响。首先,在道路施工时,为了保证道路稳定性和路面的平整,通常需要开挖路基,必要情况下还要向路基中埋设碎石子,以防治后期路基不紧凑沉降。但是在林区修建道路,开挖路基必然会破坏树根,并且林区道路里程数越大,破坏现象越严重。因此,如何协调道路建设与树木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林区道路修建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2、林区公路等级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
  受地形所限,林区公路大部分是沿溪线、沿湖线,和越岭线,易受灾损毁。由于建设资金所限,大部分道路设计强度仅能满足一般行车需要,桥涵构造物及防护等设施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设计标准低,功能不完善和抵御灾害能力差等问题,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容易发生山体塌方、路基沉陷、桥涵损毁等问题。此外,大部分林区公路是等外公路或自然便道,林道错车点布置困难,大都为砂石路面,其服务水平低和通过能力差,林区产品的流通也受到了很大制约。同时,目前的林区硬化改造工程仅仅解决了路面的通行问题,而道路的排水、绿化等建设尚未跟上。
  三、林区道路建设的可行性措施
  1、科学合理地进行路网规划
  在林业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努力提高林业生产综合能力,加大林业基础设施投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加强林区道路建设规划是关键。必须根据林区生产实际,对林区道路进行科学规划,逐步形成一个布局合里、功能多样的林区道路网络。在规划时,应对林区的重点火险区进行森林防火公路的规划,还要注重林区道路与国道、省道及县道的连接,注重运输能力和安全系数的提高,充分考虑林道建设对环境破坏,逐步达到林区道路建设与周边自然景观的相互协调的目标。
  2、确立项目建设的质保体系
  为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可操作的质量保证体系。从项目初期的可行性研究到设计,都应进行论证,以保证项目的实施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避免不合理的项目对总体规划的干扰,影响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以最少投入取得最大效益的目的。
  3、积极探索建立林区道路建设多元化的筹资模式
  可以借鉴交通部门公路建设中的融资建路方式,如BT模式等,以解决政府先期资金短缺问题。还可以采用农民出一点、村里垫一点、部门及乡镇补一点的办法。政府还可以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实行“一路一策”,鼓励农民或企业自筹资金修路,谁投资谁受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山区农民道路建设的需要。
  4、加强养护管理
  要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思想,切实把来之不易的建设成果养护好。前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林区公路的建设,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林区的发展环境和职工群众的出行条件。公路建成后,如果养护跟不上,就会影响整体使用效益。所以应克服困难,积极组织力量,结合地方实际,开展通村公路养护工作。可以结合通村公路建设管理体制的实际,积极探索林区公路养护管理体制,逐步建立林区公路的长效养护体系。
  5、提高道路建设的实效性
  为节省资金,尽量利用现有林路,现有林路确定不能用的,再逐步进行改建;合理确定道路宽度、长度、等级等;道路的等级要根据运输量、作业任务多少、使用性质等来确定。对于生产区道路建设,要依据费用最低原则进行规划建设,根据森林的功能划分确定道路的开设以及密度、建设标准等,尽量减少急弯陡坡,并根据资源分布、气候条件等特点研究适合本地区的道路规划。
  结语:林场道路建设是一个道路规划设计与林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性问题,在设计时,要从流域建设、营林生产、资源管护、种苗销售、森林防火、森林旅游以及景观打造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以低成本、高质量为原则,修建出功能强、效益高的林路。
  参考文献:
  [1] 曹静,尹海龙.浅谈如何促进林区道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J].河北林业,2008(3):11.
  [2] 纪晓东.浅谈林区公路改造期间的环境保护[J].林业科技情报,2010(3):88-89.
  [3] 张炳春.论如何促进林区道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J].吉林农业,2011(12):188-189.
其他文献
在现代教育的课堂上,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愈来愈受到教师以及学校的重视。与此同时,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去其糟粕,学其精华,只有继承才能更好地发扬,而创新则能使人类进步。所以,新课标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对教学资源完全利用和对教学方法进行继承创新之外,还要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目的。  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在具体的情境环境中参加指定的教学活动,并能在初步认识时,就能从对象的特点身上获得一些简
期刊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方式,积极吸取新的教学理念,利用主题教学模式,坚持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为本,更好地利用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突破教学限制,合理设计教学主题,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实施主题教学模式,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各种有趣、生动的课堂活动,以提高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拓宽学生思维,营造融洽的语文课堂氛围。改变以往应试教学模式,坚持
期刊
学具对课堂教学意义重大,它的运用符合小学生的特点,能够将呆板的数学课堂变得多姿灵动,能够让学生的目光由茫然变得神采飞扬。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在讲台上津津有味地讲,学生在台下却面露迷茫,不知其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打破这一僵局,引入学具,巧用学具,精心设计学具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一、用学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
期刊
学习建模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是有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层次的重要途径,通过数学建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对问题的把握也更加到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数学建模的机会,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一、创设情境,为数学模型找到“影子”  数学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数学知识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影子。学生也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创设
期刊
摘 要:项目成本管理是指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它主要通过技术、经济和管理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实现盈利的目的。成本是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耗费的总和。成本管理的内容很广泛,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从项目中标签约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每个环
小学社会学科是整合各个学科资源,将地理知识、历史知识、法律常识及社会生活常识融合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也是创新型的学科。它有利于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加强对社会整体认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教师在教学中根据社会学科的课程标准,真实地反映出课程标准的教學理念,从时间和空间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提升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平面化的教材
期刊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于自然万物的惊异。”教育界同样如此,只有教师挖掘出这样的惊异,才可能使学生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主要途径。而小学生不专注和漠视的情绪,使得他们在音乐欣赏的时候会表现得极为被动,无实效。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欣赏的兴趣,可以取材于生活实际,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和谐的课堂氛围去影响学生,去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
期刊
摘 要:林区桥梁面系与其他施工项目相比,工程量相对较小,施工隐蔽性较高,因此往往难以引起桥梁施工单位的重视。但是从整个桥梁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上来说,桥梁面系的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桥梁面系施工对技术要求程度较高,加上林区桥梁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因此桥梁面系的损伤问题相对突出。林区桥梁的安全同时,对于维护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做好桥梁面系病害的防治与修复,极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林区桥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应用广泛的语言,在学校教育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英语课本知识以图画、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现,丰富教学内容,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作用  图文资源丰富。现代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技术设备的运用,能够制作更加生动有趣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课本内容。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语法知识不多,课程内容多以短文、
期刊
摘 要:随着公路桥梁的大量兴建,各种先进成熟的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到路桥建设施工中,对提高工程施工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路桥施工的技术才能保证路桥工程的顺利完成与质量。本文重点对路桥过度施工的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路桥;施工;质量  1 路桥施工技术质量的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路桥施工工程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路桥施工技术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