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利用智能手机APP提升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un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技的发展使得智能手机与互联网彻底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广大小学生对智能手机了解及运用的程度不断加深,很多学生都已经配备了智能手机,这也为教育工作提供了全新思路与解决策略。语文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课外阅读兴趣培养是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及核心素养形成的最有效途径。在全新的社会环境下,学生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不断增多,很多小学生逐渐丧失了文字阅读的兴趣,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会影响到学生的良性发展。智能手机APP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及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条件,学生能够更好地从中感知语文阅读带来的乐趣,进而形成浓厚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智能手机APP;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
  一、 智能手机APP简析
  智能手机的产生是人类科技高速发展下的必然产物,它融合了传统计算机功能,将互联网与移动智能终端有效融合起来,人们既能够利用智能手机完成基本的通讯功能,更能够利用智能手机随时连接互联网,这也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人与信息之间的距离,使用者能够利用智能手机实现更加多样化的功能。智能手机APP是基于智能手机而开发出来的一系列软件功能,它能够根据设计者的设计目标而实现不同功能,满足使用者的多种使用需求。智能手机APP的出现使得智能手机成为人们最有利的帮助,它能够帮助使用者完成各种各样的功能,更加有效地实现娱乐、学习、工作、沟通等目的,为信息时代的人类生活创造了坚实基础。
  二、 智能手机APP提升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可行性
  现代小学生接触的信息丰富程度在不断提升,他们接触的媒介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这就使得小学生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和影响,学生对纸质书籍的阅读兴趣严重下降,这既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与发展,更阻碍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 智能手机在小学生中的普及应用程度较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科技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智能手机的价格快速下降,目前大部分小学生都开始使用智能手机作为自己的通讯工具。而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大部分小学生都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内容的丰富多样使得小学生对智能手机保持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使得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应用变得更加迅速。
  (二) 智能手机APP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即时沟通
  智能手机利用互联网作为联通途径,而QQ与微信等即时交流软件的出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创造了良好条件。在传统语文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必须要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或电话形式进行沟通,这极大地限制了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和辅导,而智能手机APP彻底打破了这种限制,教师能够随时随地与学生进行无障碍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和引导将更具有针对性。
  (三) 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
  传统语文课外阅读主要通过书本展开,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书本的筛选拥有一定了解,能够有效地寻找到最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内容,但是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存在一定难度的,而且很多书籍的编排并不是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这也限制了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有效利用智能手机APP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智能APP既能够给学生推荐更加适合他们的课外阅读文本,同时又能够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将这些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
  三、 利用智能手机APP提升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
  智能手机APP为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方式,改变了教师的教育和引导方式,因此教师要积极利用智能手机APP开展阅读兴趣培养,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堂外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籍。
  (一) 拓展阅讀内容,激发学生渴望
  教师要帮助学生选取更加适合他们的课外阅读书籍,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加符合他们实际需求及自身特点的书籍内容,因此教师在推荐书籍前首先要围绕课本展开深入研究,寻找不同课本中的文本内容,在备课时加强材料收集,这才能够更好地获得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与认识。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利用智能APP全面收集同类型作品或同一个作者的作品,同时利用智能APP向学生展示丰富的视听书籍形象,增加学生对书籍内容的了解与阅读渴望,有效拓展课外阅读范围。
  (二) 树立榜样形象,营造阅读氛围
  榜样的作用能够对小学生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语文教师要积极发现学生中间热爱读书的学生,鼓励学生将自己读过的书籍或者自己的藏书展示给同学们,例如可以分享到朋友圈。教师也可以将各位学生展示的照片制作成相册模式,同时附上学生关于书籍阅读的感想,将这些内容利用APP传递给每一个学生,树立榜样作用,在学生中间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三) 展示阅读收获,培养阅读习惯
  学生的课外阅读行为需要得到肯定与鼓励,当教师、家长和同学都对学生保持了足够的关注后,他们的阅读兴趣将会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师要利用智能APP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构建读书圈,每天将由一名学生负责给同学们介绍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另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家长用视频形式记录下学生朗诵或讲故事的情节并上传到网络,看看哪个学生得到的好评最多,有效帮助学生培养阅读习惯。
  四、 总结
  书籍是人类文明传承的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持续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源泉,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文化知识学习,教师要帮助他们逐渐养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及科学的学习方法,而课外阅读是学生认知世界的最快捷方式,同时也是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的有效路径,教师要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帮助学生逐渐了解并爱上课外阅读,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慧莹,张艳,孔令元.移动互联“智慧图书角”手机APP的设计与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03):50-52.
  [2]杨德信,胡艳英.应用“班班通”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例谈[J].江西教育,2017(03):51.
  [3]史艾丽思.新媒体背景下小学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6.
  作者简介:
  吴阳,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研究了月光花素处理对马铃薯发育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和淀粉代谢有关酶类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05活性单位的月光花素处理后30d起可检测到马铃薯发生差异.在发育后期即处理后40d起对照组根系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和提升,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下,相关的教育部门逐渐意识到教育工作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而纵观原有的教育工作开展形式,很多教师无法意识到自己专业化发展对于学生进步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校园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所以还是要针对初中语文课程中教师的专业发展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希望能够了解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合理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ginkgo biloba,EGb)对D-半乳糖(D-Galactose,D-Gal)致痴呆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
目的:通过建立家兔血栓前状态模型,探讨血栓前状态敏感检测指标,观察治疗剂量肝素(700u/kg,Bid)对血栓前状态的干预效果。 方法:40只普通级长耳大白兔,双重结扎双侧股静脉,建立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必须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怎样做到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成为小学课堂的主要解决问题。文章针对“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科学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先学后教”模式;教学思路  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育中,应该针对小学生的特性进行教学。课堂是培养杰出人才的主要战场,只有抓住宝贵的课
96211高粱大花粉粒作为秋水仙素处理倍性增加的标志──(M.I.Tsvetove等),In-temationalSorghumandMilletsNewslet-ter,1995,Vol,36,77(英文)用0.2%秋水仙素处理高粱分生组织(Dog... 96211 Big pollen of sorghum as a sign of ploidy increase in colchicine treatm
烤烟叶面喷施稀土表明,600mg/L处理,移栽45天后。烟株干物重、光合强度、三磷酸腺苷、硝酸还原酶、过氧化氢酶分别比对照提高17.08%,34.46%,34.41%,24.51%和34.11%;移栽85天后,烟叶的干物重、K2O,总糖、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
摘要:新一轮课改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凸显,教学理念由“以学生为主体”进一步延伸至“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学本课堂”应运而生。这种理念也被广大教育者接受并应用于实践,小学语文课堂也不例外。“学本课堂”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导向性明确,“文包诗”作为小学语文特殊的教学内容,也需要在此模式下进行创新和尝试。本文以“学本课堂”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文包诗”的教学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导学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策略
目的:建立小鼠角膜缝线、前房植入生长因子bFGF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动物模型,检测不同动物模型角膜新生血管和新生淋巴管的生长情况,检测虹膜睫状体血管以及与淋巴管相关因素
A perioperative multimodal strategy including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in addition to surgical resection, has been acknowledged to improve p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