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解决问题”与计算教学的时限矛盾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xia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背景】
  
  传统教材中的应用题作为独立板块。集中按“类”编排。教师有“例”可举,学生有“模”可仿。新教材改变了这一传统方式的设置,不再单独设置“应用题”单元,精心选择了现实的、有意义的、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与计算意义一致的题材,将解决问题融于计算教学中。教材在每一节计算课始均创设了问题情景。通过设置大量的情景图,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具体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把情景图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与加、减、乘、除四则计算的意义结合起来,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教材将解决问题作为学生学习计算需要思考和解决的实际问题予以前置,使计算学习和活动本身成为对“问题”的探索和解决的过程。
  
  [现实问题]
  
  1 理解“一课一景”需要有足够的教学时间。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解读情景图的叙事内容。正确地辨析和寻找情景图中的有用信息,根据信息的结构关系和问题需求,正确地列出算式,这是需要有时间保证的。
  2 学习计算方法也需要有足够的教学时间。计算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计算教学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法则,形成熟练的计算技能,养成良好的计算品质和习惯,同样需要时间。
  对于一节课来讲,既要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要让学生学会四则计算,并通过计算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成了课堂教学的两难。在反复地研究和实践中,我们设法对教材提供的数学材料进行合理重组,努力化解解决问题与计算教学在课堂操作中的时限矛盾。
  
  [解决策略]
  
  1 适度组织情景图解读的专项训练。教材中的情景图从解决问题需要的角度看。供给的信息材料有显性的,有隐性的;有必备的,有多余的。学生从这些现实的由复合信息材料构成的生活问题中,辨别、选择所必需的信息材料,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需要组织情景图解读的专项训练。如二下“加法”单元中,教学三位数加法的几个例题情景图。都是同一内容的有关一至六年级借书情况统计专栏,意在让学生从6个年级借书的数量中按问题指向选择两个年级借书的数量进行相加,然后引导学习三位数相加的计算方法。教学第一课时,就安排对情景图的专项解读训练,从学生提出各种关于两量相加问题人手。让学生懂得“要求哪两个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就必须选择这两个年级分别借书的数量”,训练学生根据问题要求选择有用信息,然后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安排这样的解读专项训练。对解决后几节课学生读图写算式问题,起到了难点提前突破与分散的作用,为学生重点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算理与计算方法赢得了充分的时间。有效地化解了解决问题与计算教学的时间冲突,避免了教学过程中的顾此失彼。
  
  2 对情景图内容进行必要的修剪与调整。情景创设的目的在于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使用过程中,创造性地对部分情景图进行二度加工。①对同一单元中同一题材的情景图,更换叙事内容,增强学生看图——想问题——定解法的新鲜感和注意力。减少学生解读同一题材情景图的审美疲劳。②隐去情景图中阅读时难以上口的语言对话或文字提示,使呈现的信息材料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较为直观地显示其结构和数量关系。③删除意义不大、学生难以读懂尤其是教学难点、知识点相对集中的情景图的部分内容。如兰下“乘法”单元的第一幅情景图,图意是“三年级有117人,每人一瓶牛奶,每箱牛奶12瓶,搬下10箱够不够”。这里搜集、整理图文信息,用文字概括图意是一个难点;其次理解图意,寻找出“先求10箱牛奶有多少瓶,再判断10箱牛奶的瓶数够不够117名同学饮用”的解决问题思路。这是第二个难点;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掌握两位数与整十数相乘的算理和方法,已成为本节课学习过程中新的、最大的难点。因此,为降低教学难度。将情景图中的相关图文信息删除。仅留下“每箱牛奶12瓶,搬下10箱有多少瓶牛奶”这一组信息,集中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掌握“12×10”的算理和算法。这样在对情景图的适当删减和有效使用中。保障了计算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3 有机渗透问题结构和数量关系。传统教材把应用题结构和常用数量关系式摆放在教材醒目位置,新教材改变了这—设置方式,不再给予“已知条件和问题”的结构名称和常用数量关系式,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绝口不提,以避穿新鞋走老路之嫌,这是一种误解。新教材不再出现问题结构和常用数量关系,并不是刻意使之淡化。而是避免教学过程中师生机械地生搬硬套。教学中可有机介绍结构名称和数量关系式。如一年级学生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一)”,初步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后,可在学习“加法和减法(二)”时向学生介绍什么叫条件,什么叫问题,让学生根据加数与和的关系,选择情景图中的有用信息列式解答。又如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了“乘法口诀与口诀求商”之后,学生学习用乘除法解决问题时,就可渗透“份数、每份数与总数”、“单价、数量与总价”、“速度、时间与路程”等关系,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数量之间加与减、乘与除的可逆关系深入地思考问题,使经验中的数学问题得以提炼,上升为科学数学,逐步实现问题的解决。
其他文献
<正> 自60年代发现高血压(HT)患者血浆胰岛素(In)明显升高以来,大量研究证实HT、糖和脂质代谢异常,常与冠心病(CAD)同时存在,并随年龄而增加。这类患者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HI
使用湖北省(武汉市)防雷中心在2003~2004年对武汉市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防雷检测所获得的相关技术资料,指出了其雷击安全隐患主要源于计算机信息系统无电源浪涌保护器、无信号
联系秭归县凤凰山复建文物建筑防雷设计与施工实际,介绍了该防雷工程的设计思路、现场勘察与调查方法以及防雷类别确定方法,简述了复建文物建筑防雷装置的安装技术和高土壤电
古彭徐州,有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它就是具有近百年文化积淀的国家名校——江苏省徐州市青年路小学。徐州市青年路小学创办于1915年,原为国民敬仪女学校,后数易其名。学校创办以来
有些教师乃至专家认为,经典诗词意蕴丰富,“言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是无法讲出来的。所以,主张古诗不宜精讲,可以用“激诵——粗讲——诵读”的形式来教学。  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阅读古诗词必然是一个由言到意的过程。不能因为作者的创作是由意到言的过程,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就不能由言到意,不能逐词逐句翻译。如果我们的小学生连诗词的大意都不能理解,古诗词尽成缄默知识,那么粗讲派所谓的“记诵”“诵读”“素读”大概
有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任课教师曾感言:综合实践活动如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交流起来,怎样引导孩子们敢说、敢想、乐于接受,这一点是我上指导课最难突破的地方,也是我在上课前最伤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及T213数值预报产品,对2005年4月30至5月1日发生在湖北省内的一场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诊断分析,揭示了发生暴雨天气的环流形势、影响系统以及产生暴雨天
<正> 扁桃体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易误诊,我院于1988~1992年收治,经病理证实,有系统观察资料者10例,其中6例误诊。对该病临床特征、治疗讨论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
应用等效雷达产品指导人工增雨作业一直是各地基层气象部门有效开展人工增雨业务与服务中的一个难点.天门市气象局利用武汉中心气象台提供的等效雷达产品,于2005年8月在该市
采用B超对72例剖宫产术后27~79天的子宫切口进行观察,按B超图像特征将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分为愈合与未愈合两种类型。将产妇按是否存在感染,贫血,妊高征分为正常组与异常组。结果表明:B超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