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校提出的“出国就业化意识教育”新理念,旨在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高度文明”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在当前护理类中等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越来越表现出其突出的作用,培养出能够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英语熟练应用,并且具备一定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是我们当前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我国中职英语教育缺少的是合理的定位,怎样构建起一套适合且能够保障中职英语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教育体系。本文就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实践,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出国就业化意识教育 中职英语教学 实践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a)-0074-01
中等职业学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后备力量的基地,在当前我国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巨大的变化,综合素质、实用技能、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等一些与现代化生产联系紧密的要素,成为了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的首选标准,所以中等职业学校更是肩负起新型的专业技术技能的教育培养这一新的历史责任。我校校长李一杰同志率领全校教职工,提出并共同实践“出国就业化意识教育”新理念,走出国门的“新人才”不仅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更要具有文明习惯、开放观念、创新精神和现代意识,所以在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的地位已经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1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面对中职生英语基础差,学生从心理上惧怕英语学习,心理压力大,口语表达能力差,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以及枯燥的英语教学环境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中职校英语的教学质量,影响了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对于这些问题,只要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从根本上处理好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正确认识,采用切合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把英语学好。
2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育改革
2.1 正确的英语教学理念与英语教育现代化并重
我国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依然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不灵活,教师上课时主要讲授知识和枯燥的语法,学生下课后主要是背单词,做习题,应付考试,造成“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现象的产生。相对落后的教育理念,非人性化的管理体制,将不再适应整个现代化的要求。英语教育的现代化,就是要用新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英语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使中职英语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切实联系实际,妥善处理传授知识、提高素质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把提高出国就业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以及个性化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2.2 改革现有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手段
我们的教学模式相对陈旧,学生缺乏语言体验和实践的机会,完全是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中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应体现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原则,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师与学生沟通,让学生对英语感兴趣,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刻板僵硬的学习,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适得其反让他们对学习英语产生厌恶。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互动,让学生主动式语言交流,积极创造体会语言实践的环境;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做到直观、趣味,使學生易于接受,树立学生敢说、能说英语的信心,进而使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2.3 改变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
积极开展英语口语交流活动,为学生营造英语学习氛围,树立学生敢说、能说的信心。举办英语演讲大赛,英语角等提供学生们展示和丰富英语技能的平台;采用美国的原版英语教材,以便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教师们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也要从提高口语的角度去考虑,而不再是单纯的“聋子性教育”;以此增加英语教育的特色。
中等职业英语教学有其独特的特点,就是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讲解,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水平。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出适应社会以及国际需要的综合素质过强、技术能力过硬的“新人才”将不再是个难题。
参考文献
[1] 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流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2]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3] 胡春洞,王才仁.外语教育语言学[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4] 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11).
关键词:出国就业化意识教育 中职英语教学 实践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a)-0074-01
中等职业学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后备力量的基地,在当前我国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巨大的变化,综合素质、实用技能、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等一些与现代化生产联系紧密的要素,成为了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的首选标准,所以中等职业学校更是肩负起新型的专业技术技能的教育培养这一新的历史责任。我校校长李一杰同志率领全校教职工,提出并共同实践“出国就业化意识教育”新理念,走出国门的“新人才”不仅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更要具有文明习惯、开放观念、创新精神和现代意识,所以在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的地位已经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1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面对中职生英语基础差,学生从心理上惧怕英语学习,心理压力大,口语表达能力差,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以及枯燥的英语教学环境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中职校英语的教学质量,影响了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对于这些问题,只要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从根本上处理好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正确认识,采用切合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把英语学好。
2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育改革
2.1 正确的英语教学理念与英语教育现代化并重
我国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依然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不灵活,教师上课时主要讲授知识和枯燥的语法,学生下课后主要是背单词,做习题,应付考试,造成“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现象的产生。相对落后的教育理念,非人性化的管理体制,将不再适应整个现代化的要求。英语教育的现代化,就是要用新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英语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使中职英语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切实联系实际,妥善处理传授知识、提高素质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把提高出国就业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以及个性化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2.2 改革现有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手段
我们的教学模式相对陈旧,学生缺乏语言体验和实践的机会,完全是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中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应体现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原则,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师与学生沟通,让学生对英语感兴趣,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刻板僵硬的学习,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适得其反让他们对学习英语产生厌恶。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互动,让学生主动式语言交流,积极创造体会语言实践的环境;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做到直观、趣味,使學生易于接受,树立学生敢说、能说英语的信心,进而使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2.3 改变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
积极开展英语口语交流活动,为学生营造英语学习氛围,树立学生敢说、能说的信心。举办英语演讲大赛,英语角等提供学生们展示和丰富英语技能的平台;采用美国的原版英语教材,以便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教师们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也要从提高口语的角度去考虑,而不再是单纯的“聋子性教育”;以此增加英语教育的特色。
中等职业英语教学有其独特的特点,就是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讲解,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水平。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出适应社会以及国际需要的综合素质过强、技术能力过硬的“新人才”将不再是个难题。
参考文献
[1] 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流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2]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3] 胡春洞,王才仁.外语教育语言学[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4] 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