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的鲍勃·迪伦几个关键词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2cx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时代的观察者
  “厨房的那头,一道银色的月光穿过窗户的空格照亮了桌子。这首歌似乎碰到了墙上,我停止了写作,很想点一支烟,冲个热水澡。”
  “还是和从前一样——我先被人领着经过一座独木桥——继续往上走——远处有一株早已死去的树,树枝从树干上伸展出来—— 一切是那样的宁静,那样生动。”
  评点:迪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永远是时代的观察者和记录者。他哪怕写一些极其细小的事情,也都用诗一般的语言。很多看上去并不关联的事物,在迪伦的语境下,就变得那么优美。
  2.语言大师
  “上世纪50年代的文化就像是一个再过几天就要退休的老法官。它就要走了。在今后10年的时间里,它会挣扎着起来,然而跌落到地板上。”
  评点:迪伦经常为人们构筑一种语境,构建一个意象,而这种意象,往往带有寓言性质,这往往会引起读者的興趣。
  3.“滚石”意象
  鲍勃·迪伦最广为人知的一首歌《像一块滚石》,是“滚石”杂志评选的史上最经典500首单曲排名首位的作品。这首歌也超越了歌曲的意义,无论对于现代摇滚乐的发展,还是西方整整一个时代的流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上世纪6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中,迪伦高唱的“像一块滚石”和杰克·凯鲁亚克自传小说《在路上》的书名一起,成为那个时代嬉皮士们的精神语录和生活指南。
  评点:“滚石”这个意象,可以说是一种随心所欲或者愤世嫉俗的生活态度。
  4.绘画
  鲍勃·迪伦在绘画方面的才华也为人所称道。2007年,迪伦在德国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展出从1989年到1992年间迪伦在全球举办“永不停止的巡演”时,用画笔记录下的所见所闻。巡演期间,他用素描、炭笔画的方式,记录了冷寂的自然风景、旅馆的房间和萧瑟大街上的人,起名“憔悴的空白系列”。
  评点:正如有人评论他的画作说的,即使迪伦从未唱过一句,写过一行,正在展出的这些绘画也值得一看。
其他文献
“感情真挚”是高考作文基础等级的重要要求,在评分细则中,一类卷就要求“感情真挚”。这个标准主要是针对近年来考试作文中的“情感虚伪”而设置的。“真”即真实、真诚;“挚”即诚恳、诚挚。  “感情真挚”就是要求我们在作文中能够自发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使情感的流露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以我手写我心,写我见,写我闻,写我想,写我感,而不是人云亦云,或夸大感情,无病呻吟;或矫揉造作,瞎编滥造。  [范文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