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多数小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玩游戏,因为动画和游戏集声音、画面、情节、色彩为一体,具有直观性强,动感效果好,符合小学生心理、生理和年龄的特点。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把课本中的会话、游戏、歌曲、小诗、绕口令、谜语等展现出来,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把听、说、读、写、唱、游戏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会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 多媒体在单词和音标教学中的运用
目前,教师在单词和音标的教学中几乎都运用多媒体手段,即让学生边看录像边听录音。但由于录像带的内容固定不变,教师无法根据教学需要或学生情况进行取舍,有时学生模仿欠佳需要重复看录像时,教师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倒带,这给教学带来了许多不便。计算机辅助教学集图形、文字、动画和声效等多种媒体技术于一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的耳、眼、口、手多种器官并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由于它可以随意控制播放进程,从而在需要重复观看时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例如,教学音标[θ]时,教师不断地描述发音时唇型、舌位、气流与声带的关系,但学生仍难以理解,尤其是坐在后排的学生,由于看不清教师的演示,模仿发音就更困难了。于是我利用PowerPoint设计了一幅口腔器官发音示意图,并插入了动画。课件动态地展示了发音过程中口形的变化和气流的进出情形,画面形象生动,无需教师说明,只要学生反复听录音模仿,很快便能掌握正确的发音要领。在课件中我还设置了静音,当学生学会后,我将声音调为静音,只剩下动态的画面,让学生配音,教师只需对学生的发音情况进行纠正。
在单词教学方面,传统的方法是教师出示图片和示范发音,学生模仿,教师矫正后,再反复朗读,直到学会。由于教法的枯燥无味,学生对单词缺乏热情。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单词教学,效果十分显著。例如,教学单词red,green时,我先画一个苹果,并给苹果画上眼睛和嘴巴,然后设置动画,苹果说“I’m an apple.”我设置单词apple用红色闪烁;我点击苹果,苹果变为红色,苹果说“I’m red.”(单词red在旁边显示)我再设置动画百叶窗,出现第二个苹果,它说“I’m green.”苹果立即变成绿色,然后我让red apple和 green apple并肩跳舞。至此,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了以上几个单词。
● 多媒体在对话操练中的运用
小学英语教材的每一课都设置了对话练习。在对话教学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只能利用图片、道具和自身的体态语为学生创设操练情境。但教师所设置的情境往往给学生一种不真实的感觉,限制了学生交流的热情。课件的设置和语境的结合,则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
例如,在“Animals”的对话教学中,我设计了动画课件:在画面未出现时,先以几声虎吼鸟鸣渲染气氛,然后画面呈现动物园,同时屏幕中打出字幕“Let’s go to the zoo”学生迅速进入情境,伴随着What’s this hat? It’s a...的解说,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在画面上陆续出现。那姿态、那神情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仿佛自己也来到了动物园,忍不住跟着录音一起问:What’s this hat? It’s a...这样随着画面的不断变换,学生兴趣盎然,练得积极,表演得兴高采烈。
又如,教师在教学in、on、under、behind、beside、between等介词时,可以设计一系列的课件。首先屏幕上出现一只顽皮的小猫,它在房间里一会儿跳上桌子,一会儿爬上小床;忽然,小猫不见了,学生正在寻找,多媒体投影显示出原来它藏进了盒子中,同时出现字幕与语音“in the box”,并通过小猫所处位置的不断变换教学其他介词。这样教师避免了用图片、道具创设情境的时间,而且知识巩固起来非常方便。由于画面精彩、动静结合,学生也不觉得乏味。
● 多媒体在英文歌曲教学中的运用
英文歌曲既能渲染课堂气氛,又是对所学单词句子的巩固。教师要很好地利用它为英语教学服务。但如果仅仅用录音的方式教唱英文歌曲,即使歌曲琅琅上口,学生也无法体会到歌曲的意境。因此,教师往往需要运用录像对歌曲的意韵进行表现。例如,Colour Song这首歌曲主要复习了有关颜色的单词。我在教唱这首歌时,事先制作了一个课件,屏幕中呈现出学生分别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当唱到哪种颜色时,穿那种颜色衣服的学生必须站起来向大家打招呼。对于歌中难唱的地方,我用鼠标点击反复教唱;然后我启动静音设置,让学生自己练唱。这样不但使学生学会了歌曲,还了解了歌曲的含义。
多媒体充分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突破了教育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和口语、文字单项信息传递的传统教学方式,使创设的情境更为生动、形象、逼真,易于学生接受,易于唤起师生情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果。虽然多媒体有很多优点,但由于目前没有与现行教材配套的课件,需要教师自己不断地钻研教材,掌握使用计算机的技能,不断创新,才能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英语学习环境。
● 多媒体在单词和音标教学中的运用
目前,教师在单词和音标的教学中几乎都运用多媒体手段,即让学生边看录像边听录音。但由于录像带的内容固定不变,教师无法根据教学需要或学生情况进行取舍,有时学生模仿欠佳需要重复看录像时,教师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倒带,这给教学带来了许多不便。计算机辅助教学集图形、文字、动画和声效等多种媒体技术于一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的耳、眼、口、手多种器官并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由于它可以随意控制播放进程,从而在需要重复观看时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例如,教学音标[θ]时,教师不断地描述发音时唇型、舌位、气流与声带的关系,但学生仍难以理解,尤其是坐在后排的学生,由于看不清教师的演示,模仿发音就更困难了。于是我利用PowerPoint设计了一幅口腔器官发音示意图,并插入了动画。课件动态地展示了发音过程中口形的变化和气流的进出情形,画面形象生动,无需教师说明,只要学生反复听录音模仿,很快便能掌握正确的发音要领。在课件中我还设置了静音,当学生学会后,我将声音调为静音,只剩下动态的画面,让学生配音,教师只需对学生的发音情况进行纠正。
在单词教学方面,传统的方法是教师出示图片和示范发音,学生模仿,教师矫正后,再反复朗读,直到学会。由于教法的枯燥无味,学生对单词缺乏热情。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单词教学,效果十分显著。例如,教学单词red,green时,我先画一个苹果,并给苹果画上眼睛和嘴巴,然后设置动画,苹果说“I’m an apple.”我设置单词apple用红色闪烁;我点击苹果,苹果变为红色,苹果说“I’m red.”(单词red在旁边显示)我再设置动画百叶窗,出现第二个苹果,它说“I’m green.”苹果立即变成绿色,然后我让red apple和 green apple并肩跳舞。至此,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了以上几个单词。
● 多媒体在对话操练中的运用
小学英语教材的每一课都设置了对话练习。在对话教学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只能利用图片、道具和自身的体态语为学生创设操练情境。但教师所设置的情境往往给学生一种不真实的感觉,限制了学生交流的热情。课件的设置和语境的结合,则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
例如,在“Animals”的对话教学中,我设计了动画课件:在画面未出现时,先以几声虎吼鸟鸣渲染气氛,然后画面呈现动物园,同时屏幕中打出字幕“Let’s go to the zoo”学生迅速进入情境,伴随着What’s this hat? It’s a...的解说,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在画面上陆续出现。那姿态、那神情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仿佛自己也来到了动物园,忍不住跟着录音一起问:What’s this hat? It’s a...这样随着画面的不断变换,学生兴趣盎然,练得积极,表演得兴高采烈。
又如,教师在教学in、on、under、behind、beside、between等介词时,可以设计一系列的课件。首先屏幕上出现一只顽皮的小猫,它在房间里一会儿跳上桌子,一会儿爬上小床;忽然,小猫不见了,学生正在寻找,多媒体投影显示出原来它藏进了盒子中,同时出现字幕与语音“in the box”,并通过小猫所处位置的不断变换教学其他介词。这样教师避免了用图片、道具创设情境的时间,而且知识巩固起来非常方便。由于画面精彩、动静结合,学生也不觉得乏味。
● 多媒体在英文歌曲教学中的运用
英文歌曲既能渲染课堂气氛,又是对所学单词句子的巩固。教师要很好地利用它为英语教学服务。但如果仅仅用录音的方式教唱英文歌曲,即使歌曲琅琅上口,学生也无法体会到歌曲的意境。因此,教师往往需要运用录像对歌曲的意韵进行表现。例如,Colour Song这首歌曲主要复习了有关颜色的单词。我在教唱这首歌时,事先制作了一个课件,屏幕中呈现出学生分别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当唱到哪种颜色时,穿那种颜色衣服的学生必须站起来向大家打招呼。对于歌中难唱的地方,我用鼠标点击反复教唱;然后我启动静音设置,让学生自己练唱。这样不但使学生学会了歌曲,还了解了歌曲的含义。
多媒体充分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突破了教育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和口语、文字单项信息传递的传统教学方式,使创设的情境更为生动、形象、逼真,易于学生接受,易于唤起师生情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果。虽然多媒体有很多优点,但由于目前没有与现行教材配套的课件,需要教师自己不断地钻研教材,掌握使用计算机的技能,不断创新,才能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英语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