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你一个时代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ma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我5岁开始,妈就对我进行棍棒教育,因此每天吃过晚饭,我就自觉坐在小方桌前写妈买来的练习册。那个时候,妈是多么的苛刻,戒尺就放在身旁,眼睛紧盯着我的答案,那嘴角一牵一扯、手掌抬起放下之间,都是我的恐惧。
  妈觉得女孩子除了成绩好,还应该会说英文、懂音乐,言谈举止要有点气质和才情。于是我的周六被英文字母装满,周日被音符占据。很不幸的是,我没有在其中的任何一件事上显示出过人的才能,我听不懂英文的单复数,也看不懂曲谱。于是在我的青春期里,又多了这样的景象:英文书被撕烂,琵琶扔在一旁,气急败坏的妈抡圆了胳膊,一下又一下打在我身上。
  很多时候,我都是恨妈的,恨她没收我全部的自由,给我一个苛刻的人生,却从未对自己有过任何的要求。
  在我的记忆里,妈是典型的家庭妇女代表,脸是灰的从不用化妆品,衣服是夜市里淘来的大妈款,任腰间赘肉暴露得坦荡荡,也不肯费心藏一下。为什么我的妈妈不像别人的妈妈那样,烫时髦的大波浪、擦口红、脚踩着细细的高跟鞋去上班?在整个青春期里,我对妈既害怕又嫌弃,很叛逆也很用力地向着妈所希望的反面拼命生长。
  后来,我果真没有成为妈那样的人。我十指不沾阳春水,每天早晨在健身房度过,晚上看新闻、写博客,有一帮喝咖啡、谈人生的朋友。可妈仿佛一夜之间就老了,她变得温柔、慈祥,竟然有些不像她。
  我最终在心底原谅妈,是在搬家时发现了一本陈年日记。上面零零碎碎地记满了妈三十几岁时每天面对的家庭琐事:“明天孩子又要交补习班的钱,晚上打了孩子心情很難过……”日记本的最后一页,仿佛被泪渍浸润过,凹凸不平,上面写道,“夜深了,他还没有回家,作为一个女人,我的心在滴血……”就在那一刻,我仿佛能体会,从23岁开始,这个在贫穷中支撑起一个家庭的女人,沉溺在一种多么沉重的辛苦里。
  牺牲成为她的本能。她在生活里无限地看轻自己,逆来顺受,唯一的反抗就是不惜一切代价,让女儿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她相信外面有她不曾感受过的美好,希望女儿有能力去更广阔的世界看一看。
  那是让我多么难过的一个夜晚,摊开的日记本仿佛一扇穿越时光的窗,让我看到另一端日子里妈的艰难。晚风凉凉的,泪眼婆娑的我欠了妈一个时代的温情。
  (摘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责编 微子)
其他文献
《中国青年报》消息,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阅读推广形象大使新闻发布会上,首任大使、著名作家刘震云现场履职,号召大家一起读好书。刘震云说:“不管是不是大使,读书每个人都喜欢,只是方式不同。比如生活这本书,有人喜欢围观与己无关的琐事杂事,那他也一定会喜欢书里那些是非曲折,这也是一种阅读。阅读不仅使人长见识,还会使人长乐趣,而长乐趣的阅读远比功利的阅读重要得多。”关于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好的作者,刘震云建议,
目的:充分利用大鲵资源,研究大鲵黏液低聚糖肽的抗血小板聚集、体外抑菌等生物活性。方法:采用全血电阻法血小板聚集试验、体外抑菌实验对大鲵黏液低聚糖肽进行生物活性研究。
朋友聚会,席间八卦,江先生与夫人离婚了。有人叹息:“夫妻相处20年,说分就分了。”另一人接着说:“他俩的差距确实大了。”  江先生我見过,温文尔雅,功成名就,优秀自是不必多说。他的太太我亦见过一次,很温婉的女人,身材微胖,却依稀看得出青春时的美貌。她话很少,一群朋友天南海北地聊天时,她为大家及时续水;有朋友带了孩子来,后半场始终是她在照顾。标准的贤妻良母,一如传说。  当年,她是才貌双全的校花,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