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献智慧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s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多数地方。寒假有一个月时间,有些地方时间多达40天,寒假一般安排在春节这一民族盛大节日的前后。孩子们平时忙于上学和做作业。假期在家有较长的自由时间,家长在春节前后也有比较多的休息时间,两代人全年难得有这么一段时间整天在家相聚。家长怎样根据春节的特点,指导孩子过好这30天左右的寒假生活呢?
  
  亲近大自然
  
  孩子们平时要上课、要做作业、要玩游戏、要参加竞赛。接触的几乎都是社会化的人和物,视野和思想都受到局限。寒假当然要按时优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是寒假的时间相对宽松,可以换一种学习方式。以比较轻松的心态走进大自然,看看蓝天白云,摸摸土地白雪。找找有趣生物,闻闻旷野气味,体验一下大自然的淳朴,思考—下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当然,一个城里的孩子独自体验大自然是很难进行的,一个乡村的孩子那样做也会被认为可笑,最好有家长带领,作为一家人的室外活动来搞,年岁较大的孩子可以几个人联合起来一起去,这样大人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了。
  寒假期间。我国各地温差较大、南北景象截然不同。在北方,室外几乎看不到绿叶植物,下雪时则银装素裹,但是在海南和广东、广西、云南等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依然是枝繁叶茂、鸟语花香,有条件的家长最好带着孩子走南闯北感受不同的世界,丰富感性知识,让原来在电视里、图书中的景象来到孩子眼前。当然,要不要在“春运”这个全国客运最繁忙的时节带孩子远行,确实要考虑交通便利、花费多少、气温适宜等多种因素。如果很远的地方去不了,也要尽量在一个省的几个城市之间走一走,感受不同地方的特色。
  
  增进案情交流
  
  有个初中生。他的爸爸是通过自学走上技术革新道路的工程师。在一次获得市里奖励后。爸爸心有所思地叫住儿子准备谈谈自己学习成功的感受,可是儿子却说:“获奖就获奖呗,你没看见我在忙着做作业吗?”后来,这位家长几次试图找孩子交谈,都没有成功。一个多月后他只好放弃了同孩子好好谈谈的念头。
  现在。许多家庭都发生过类似的情况。有些孩子早晨去上学了,家长才从工作岗位上匆匆回家,或者孩子深夜睡了,家长才离开应酬的饭桌:有些父母外出经商、打工,把孩子留在老人身边:有些是两代人心有芥蒂找不到一个比较宽松的情景进行细致交流。
  寒假,特别是春节期间,父母与子女都在家里,而且气氛比较轻松,正好提供了一个两代人交流思想感情的机会。有的家长平时对孩子的情况了解不够具体,这时候就可以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兴趣特长、生活需求了,如果孩子说得不够清楚,家长还可以打电话问问孩子的同学和老师,当然也可以当面考一考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有想法,比如前面讲的那位工程师就可以在春节过后比较空闲的时间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思,激励他努力学习。有些孩子不了解家里的收支情况,总觉得爸爸妈妈舍不得花钱是小气鬼,这时正好可以让孩子算算家庭收支的账目,使他懂得“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和厉行节约的道理。
  亲情交流不限于父母与子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其他亲戚。或是邻居家同龄的小朋友都应该在孩子的亲情交流之列。大多数孩子平时都是在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小圈子”里,如果寒假能够到别处住上一两个星期,使他经历不同的生活方式,对他扩大生活范围、体验不同的人际关系…锻炼适应能力都很有好处,甚至能激发他生命的创造活力。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那些不在一地的老人家,他们想念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殷切希望春节期间全家人团圆,做为中青年的中小学生家长应该尽量满足老人思念后代和孩子探望祖辈的愿望。家长孝顺祖辈、理解孩子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
  
  多学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近期,访问我国的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参观故宫、长城之后,也对中国文化赞不绝口,十分佩服。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部分家长和青少年无视祖国文化和崇洋媚外的倾向却越来越严重。在大学里。每逢圣诞节、复活节,许多大学生总要举办活动纪念,可是他们对于祖国的清明、端午、重阳诸节却无动于衷。有些文科博士研究生对于西方名家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的经典著作倒背如流。但是对于中国的传统名篇《三字经》《百家姓》却毫不知晓。现在大家已经认识到了上述问题的危害,正好可以利用寒假给孩子打打中国文化的底子。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孩子单从书本上学习很难掌握。孩子学习中华民族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身临其境,同时家长可以现身说法地给予说明。寒假里要经过小年(腊月二十三)、除夕(腊月三十)、春节(正月初一)、元宵(正月十五)等各具特色的节日,可以看到烟花、爆竹、灯笼、对联等民族特色的东西,观看舞龙、舞狮等表演,参加买年货、守岁、吃年夜饭、拜年、祭祖、走亲戚、唱大戏、荡秋千等民族传统活动,还能了解为什么过年、为什么包饺子、生肖属象的来历等有趣的民间传说,正好提供了一个中华民族文化“复活”的机会。孩子看在眼里、听在耳里。好玩有趣。又有家长的陪伴和讲解,对他们了解和喜爱民族文化肯定是大有促进作用。
  当然。家长不应只让孩子学习民族文化。还可以指导孩子把学习民族文化同其他方面的学习结合起来,比如过春节同学习语文、学习历史结合起来是非常容易的。学习英语看起来和中国文化没关系。但是查阅一下有关春节的单词,让孩子把过年(celeb rate the spring festival)、春联(spring festival couplets)、年夜饭(the dinner on new year’s eve)、饺子(jjao- zi;dumpling)等词语连成一篇介绍春节风俗的散文,岂不促进了孩子汉语和英语水平的共同提高?还可以用电脑查阅有关春节的资料。编制春节活动程序,制作年画、对联的幻灯片,发送贺卡、音乐、图片等。对孩子电脑技术的提高肯定也是有帮助的。
  
  (责编 张银萍)
其他文献
在今年六一期间,首届中国童书博览会在中国儿童中心举办,我们的记者也参加了这次盛会。全国百余家儿童出版社、阅读推广机构给孩子们带来了百余场丰富多彩的阅读体验活动。因为博览会跳出了传统的书展模式,打造了依托科普、卡通漫画、中国传统文化、绘本、儿童文学和国际文化六大阅读体验馆,所以,呈现给家长和孩子们的是具有艺术性和童话风格的“儿童阅读主题公园”的模式。这不仅让孩子们有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更让家长感叹:
2014年4月16日,韩国“岁月号”客轮发生浸水事故下沉,在事故中遇难和生死不明的乘客中,绝大多数是韩国安山市檀园高中的学生,4月24日恢复上课后,整个高二年级只有13人到校。  根据一些抵达现场救援的其他船只船员回忆,“岁月号”沉没前,已有不少船只在现场准备施救,任何人穿上救生衣跳海,都能被打捞上来,可却没有人从船上出来;当时,与“岁月号”相距50米的另一艘油轮曾鸣了几次汽笛,提醒客轮旁边有施救
在家庭教育中,不少父母存在“他人无权干涉我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思想观念,存在或者教而不当,或者放弃教育,将教育责任转嫁至学校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许多极端案例揭露了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一再敲响家庭教育的警钟。  家庭教育并非私事、小事,事关社会的和谐,进而影响国家的未来。为了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021年1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
有一次我问女儿:“你的家乡在哪里?”女儿回答:“爸爸老家那破败不堪,到处是残垣断壁的农村肯定不是我的家乡!”“我出生在爸爸最初工作的地方,可是那里没有我任何记忆,那里也不是我的家乡!”“读幼儿园在县城,可是那时候的小伙伴现在没有一个能叫上名字,那里也不是我的故乡!”“现在学习生活的地方有我的家,可是别人讲的话我都听不懂,那里也不是我的家乡!”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上海一位家长的备忘录:“上海市档
亲爱的儿子:  两周前,爸爸妈妈听你和外国朋友在网上聊天,他问你:“北京是不是空气很脏、雾霾很重”,你笑着说“时好时坏,北京的雾天就像100年前的伦敦吧”。那一刻,我们觉得,你不仅个头长高了,心智也开始成熟。  今天,你好似一只羽翼渐丰的小鸟,可以稚拙、懵懂地飞出蜗居,插着梦想的翅膀,呼吸擎云的空气,翱翔于广阔天地。你将会看到人生真谛,奇妙变幻,起伏跌宕,但只要你独立思考,坚定航向,你就会不断地遇
立德树人—— 家庭教育的永恒主题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从根本上来说是“立德树人”。而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还得从家庭教育做起。因为在对比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德育功能来看,家庭教育的德育功能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更大、影响更深。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德育又常常被家长们所忽略。如何更好地承担起“立德树人”的重担,是每一位对子女未来抱有美好期望的家长不能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忽视家庭德育的症结在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我有点儿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他晚上七点钟回来。”母亲摸着我的脑袋,笑着说。  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
热闻回放    2010年12月29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出通知,表示各地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由于分析不透、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校园,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造成很坏的影响。山东省教育厅要求各地中小学规范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时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内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此同时,湖北省部分学校专门对《三字经》等
叫你不好好洗头    我女儿7岁,很怕洗头,起初我还能耐着性子给她慢慢说,慢慢洗。我稍不小心她就会哭丧着脸大叫:“毛巾,给我毛巾,水都流到我眼睛里去了……”看着她那胆小惊慌的样子,我就有火。后来我烦了就由不得她了,拿了杯子从浴缸里舀水就往她头上冲,任由她哭喊,心想这样还可锻炼她的胆量呢。  直到后来有一次,我无意间看见她给玩具娃娃洗澡,很像个小妈妈的样子。但是当她给娃娃洗头的时候,显得特别激动和厉
摘 要:“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语文教学活动是一种典型的智育活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美育,旨在通过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借助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等美好事物,通过各种艺术手段,使学生具有发现美、欣赏美、展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活动开始的“妙用导语激发探美兴趣”,到活动过程中的“巧用多媒体欣赏形象美”“‘美读悦读’体验情感美” “放飞想象品味,创造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