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学设计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916579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桥》这篇课文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沉稳、高风亮节、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通过教师与学生共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创设情景,感悟这名老党员的光辉形象。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关键词】桥;共产党员;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桥》这篇小小说。上节课我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作业:归纳一下这篇小小说的主要内容,请你翻开作业单,说说。
  二、体会写水的词、句子,感受形势危急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描写洪水的词语谁来读?字正腔圆,尤其是这个势不可当的当字,读得很准。当就是阻挡、抵挡的意思。所以这个成语也可以写成势不可挡。
  我们接着来看“咆哮”这个词,你发现了什么?你猜猜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此时咆哮的洪水像什么?
  1.山洪来势凶猛,不可阻挡,源于黎明时分,雨突然大了。文中哪两个句子形象地写出了雨大?看看,这两个句子有什么特点?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什么画面?
  2.文中还有一些描写洪水的句子,请小声地读一读。读完这些句子,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层次推进过程看来大部分孩子没有感受,别急,看看有哪些词刺激着我们的眼球?
  3.假如你身处这样的险境,凶猛的洪水把你重重包围,你心情怎样?全班齐读。
  三、抓对比,感受人物形象
  师:此时,洪魔的恐怖笼罩着整个山村,在突发的山洪面前,乡亲们和老支书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3—10自然段,勾画出关键词语,在表格中填写。
  师:好,孩子们,我们来看,你们找到了哪些描写乡亲们表现的词语?
  师:我们来读这些词,如果我们把乡亲们的表现浓缩成一个词,那就是——(惊慌)
  师:那写老支书的词语呢?
  师: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词归纳老支书的表现,那就是——(镇定)
  师:乡亲们惊慌失措,老汉镇定自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生:人们很惊慌,老汉很镇定(惊慌镇定)
  师:对,作者就是用村民的惊慌来反衬老汉的镇定,形成鲜明的对比 (生答)
  师:对比手法——也是本篇小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
  师:我们来对比读一读。1、2组乡亲们,3、4组老支书。
  师:面对肆虐的洪水,面对惊慌的人物,老汉像一座山,他镇定指挥。
  四、抓对比,父子情
  师: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在逃生的过程中,还有这样一幅画面。文中哪句话写了这幅画面的内容? 读了句子,你体会到老汉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你从哪些词感受到的?
  让生自己陈述,老师不打断。
  师:老汉为什么愤怒地揪出这个小伙子?孩子们,想一想,排在后面意味着什么?老汉在当时的危急情况下这样做有必要吗?是的,老汉把生的希望让给村民,要求党员将死的危险扛起来,这样才能避免再次陷入慌乱。带着我们的理解读这个句子——
  师:在老汉的指挥下,逃生队伍有序过桥,可我们想想老汉揪出的是谁啊?
  师:你从课文哪儿知道的?在课文的结尾处,我们才恍然明白:小伙子是老汉的儿子,老汉揪出的竟是自己至亲至爱的儿子,我想用“无情”来形容这位父亲,你们同意吗?
  师:是啊,这看似无情的一吼,这拼劲全身力气的一推,包含着一位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师:你有话想要问问这位老父亲吗?
  师:问得好,谁来替老汉回答
  师:你触摸到了一位老党员的心,你感受到了一位老父亲的情。
  读句子:老汉吼道——
  五、结束,点题
  边读课文,(音乐)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孩子们,齐读。
  那窄窄的木桥没有了,那个曾经在人群中奋力求生的兒子没有了,那个受全村人爱戴的老汉没有了,肆虐的洪水也没有了……一位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老太太望着静静流淌的河水,她似乎有千言万语想要对自己的丈夫倾诉;老太太望着静静流淌的河水,她有万语千言想对她深爱的儿子倾诉: 此时,乡亲们也来了,望着静静流淌的河水,想着自己爱戴的老支书,他们也有千言万语想要对他诉说,孩子们,动笔写下来吧。
  汇报交流。老支书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乡亲们,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乡亲们搭建起了一座生命桥!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晏子使楚,不辱使命;短小之身,大智之心。面对突如其来的重重刁难侮辱,晏子皆能从容巧妙应对,是那般自然洒脱、轻描淡写,三言两语便化解危局,始终确保人格国格不失。其语言之
<正>流连黔东南,穿越几千秋。黔东南,一个神秘古老的地方。苗侗人民在这里繁衍了千百年,日月穿梭变幻,不变的是他们纯真的心灵。这里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文化深厚,森林历史悠远
2011年2月初,《义务教育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正式颁布。《新课标》对写字的质量要求提高了,学校对写字这块也重视起来了,终于开设了专门的写字课。有了这堂课,每周我
为了解长期施肥对小麦品质的作用,在33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施肥条件下强筋小麦品种徐麦32和弱筋小麦品种宁麦13蛋白及淀粉相关品质特性。结果表明,有机肥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其中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也表现的相当充分。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威尼斯商人》从背景、情节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当时的人文
语文教学,更是一种诗意的教育。"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是教育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从语文教学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始终渗透着诗意的德育。
为构建适合分析大麦杂种优势的cDNA-AFLP技术体系,以4个大麦不育系、2个大麦恢复系以及按4&#215;2配制的8个杂交种为材料,对影响大麦cDNA-AFLP技术体系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