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呵护好宝宝的肠胃

来源 :幼儿教育·家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1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假日里,爸爸妈妈们有时间给宝宝做各种可口的菜肴,但容易忘记宝宝的小肚子容纳不了那么多的东西,几天下来,宝宝不但食欲全无,而且还叫肚子疼……
  
  宝宝在节日最易得的两种胃肠疾病:
  
  急性胃肠炎:病因大多是节日里饮食不当,如暴饮暴食、吃了不洁食物、胃肠着凉等,使细菌和病毒侵入消化道。
  过食积食:饮食失控,比如多吃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等。
  
  如果宝宝得了消化道疾病,可以这么处理:
  
  1、急性胃肠炎
  患病宝宝的症状:
  呕吐、发烧、拉肚子。
  处理方法:
  脱水较轻、能进食的宝宝,可口服补液盐(ORS)。一般药店有买,也可在米汤里加上一点盐和糖给宝宝喝。一般来说,只要把不消化的食物吐尽或随大便排空后就会逐渐自愈。吐泻期间饮食以清淡为宜,如粥、烂面、蒸蛋等,两三天后逐渐转为正常饮食。如果宝宝腹泻严重,又有发烧症状,则应尽快送医院治疗。
  提示:不要随意给宝宝服用止泻药,因为腹泻是人体排出体内致病菌的一种自我保护。止泻不当,会把毒素留在体内。
  
  2、过食积食
  患病宝宝的症状:
  ●睡眠时不停翻身,有时还会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
  ●食欲不振,常说肚子疼。
  ●鼻梁两侧发青,舌苔又厚又白,并有口臭。
  ●恶心,呕吐,手足发烧,面色发黄,精神萎靡。
  
  处理方法:
  ●按捏疗法
  让宝宝面孔朝下平卧。以两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两侧,边捏边按,由下而上,再从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揉中脘:胸中与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即是中脘穴位。用手掌根旋转按揉,每日两次。
  摩涌泉:足底心即是涌泉穴。以拇指压按涌泉穴,旋转按摩30~50下,每日两次。
  用温毛巾热敷肚子,或用温暖的手给宝宝的小肚子轻轻地做顺时针按摩,能减轻病状。
  ●药物疗法
  服用小儿化食丸,每丸1.5克。用法:1岁以下每次服用1粒,每天两次;1岁以后每次服用2粒,每天两次。用温开水溶化后服用。
  ●食疗法
  1、糖炒山楂
  做法:取红糖适量(如宝宝有发热的症状,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锅用小火炒化(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每顿饭后让孩子吃一些。
  2、山药米粥
  做法:取干山药片100克,大米或小黄米(粟米)10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淘洗干净,与山药片一起碾碎,入锅,加水适量,熬成粥。
  3、鸡内金焙粉
  做法:鸡内金洗净焙成细粉,一天3次,一次2克,吞服,能消食、助消化。
  
  10条贴心建议帮你把好健康饮食关
  1、勤洗手。正确的洗手方法是:双手用肥皂搓揉并在流动的水中充分冲洗。
  2、科学放置食物,最好现买、现做、现吃,特别是熟肉和蔬菜不要久放。每次给宝宝做饭菜不宜过多,尽量一次吃完:如果吃不完,放在冰箱中的时间不宜过长,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煮沸,以防食物被病菌污染,引起中毒。冰箱内放置的食物,冬季保存时间不能超过72小时。另外,还要注意餐具清洁和消毒。
  3、传染病流行时,尽量少带宝宝去公共场所。
  4、少喝饮料。寒冷的饮料刺激宝宝胃黏膜,喝饮料过多会伤及肠胃。有些饮料中含有咖啡因,会影响宝宝睡眠。
  5、不要混吃。如红薯和花生、红薯和鸡蛋、冷热食物混合吃,尤其是先热后冷,易造成食物在胃内“打架”。多食油腻及腹部受凉,也是胃肠功能失调的诱因。
  6、按时、有规律地进食。饥饱不均会影响宝宝消化功能,要掌握好正餐与零食的时间。
  7、食物必须煮熟,煮透。生食的物品如水果一定要用清水彻底冲洗。切生、熟食物的刀和砧板一定要分开。
  8、防止宝宝酒精中毒。不要给宝宝喝酒。吃饭时,大人应盯紧自己的酒杯,吃完饭,及时将杯里的剩酒倒掉,避免宝宝因好奇而尝试。万一宝宝酒精中毒,应及时向医生求助。
  9、把坚果放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以防宝宝食后不小心卡住气管引起窒息。给宝宝吃鱼也要格外小心,以防鱼刺卡喉。有过敏体质的宝宝,还要避免让宝宝食用容易致敏的食物。
  10、均衡地摄取五谷、根茎、奶、鱼、蛋、豆及蔬果等食物。
其他文献
被迫的家长式管理rn“充分放权给管理层核心成员,摆脱大包大揽的做事风格”:rn“日常事务交给别人处置,集中精力办大事”;rn“从繁杂的具体事务中脱身,考虑公司的发展战略和
期刊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
期刊
培养年轻有为、素质优良的年轻干部是企业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企业选拔出的新晋干部很多都是业务骨干出身.他们虽然业务能力普遍较强,但是在晋升领导岗位的初期,囿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