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噪声防护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研究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mi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各种污染加剧,导致人们日常生活环境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噪声作为一种声音污染,对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随着船舶噪声防护技术的不断创新,对于噪声有了一定的控制措施。由此,本文主要针对船舶噪声防护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介绍船舶噪声防护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结合船舶的噪声源提出合理的抑制噪声源的技术措施,为我国船舶噪声防护技术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便更好的维护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发展。
  关键词:船舶;噪声源;防护技术;发展趋势
  一、前言
  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相伴随而来的是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国际社会对于噪声防护的重视程度提升,并且为了规避船舶噪声对船员身体健康问题的影响,制定了严格的穿上噪声级规则,并且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提出了合理的降噪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并于2014年强制提出了空气隔音的降噪措施。由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设定了一系列的技术壁垒,企图遏制我国船舶业的持续发展,由此,为了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降低技术壁垒所产生的影响,就船舶的噪声源提出合理的控制措施和未来发展建议。
  二、船舶噪声防护技术发展现状
  (一)国外船舶噪声防护技术发展现状
  船舶噪声源同船舶最初设计和舱室布置相关联,各种设备以及隔音材料的使用等因素,都会对船舶噪声的防护产生直接的影响,有着较强的专业性。对于船舶噪声防护技术,西方等欧美国家兴起较早,并且将机电、环保等前沿技术应用其中,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能够有效的采用船舶降噪减震措施,来控制船舶噪声,并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了各种噪声评估软件。对于船舶噪声的防护由来已久,国外主要针对大型化船舶以及新研发设计的船舶,应用新式的传播噪声控制技术,但是应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辅助机械设备以及推进器等设备控制技术成为当前主要問题,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对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二)国内船舶噪声防护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对于船舶噪声防护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各项噪声控制技术水平存在较大的不足,过于落后,对于大型船舶噪声控制基本符合国际海事组织所提出的噪声规定范围,但是有绝大部分难以符合规则的不断创新,对小型船舶噪声防护技术的应用水平仍然较低。首先,我国船舶在设计阶段,对于降噪防护观念认知不足,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尽管在建造一些大型船舶时,由于其自身结构较为复杂,在设计之初以及设备的选择有着较为严格的工序,质量水平较高,而一些小型船舶需要考虑制造成本,导致在设计之初缺乏对降噪问题的考虑;其次,我国船舶降噪技术落后,降噪防护技术的应用,将直接影响到船舶整体的布局,设备和隔音材料的选择,施工方法等,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重视程度不够,只是将降噪技术作为辅助专业,存在局限性。
  三、船舶噪声源和控制措施
  (一)船舶噪声源
  船舶的主要噪声源可以分为三方面,主要包括推进器、机械设备噪声以及通风系统产生的噪声,而推进器包括螺旋桨、侧面推进浆等;机械设备噪声包括船舶的柴油机、汽轮机、减速齿轮以及泵组等动力系统;通风系统包括船舶内置的空调装置、换气装置、通风机、管道等。只有将三方面的噪声源问题有针对性的而解决,才能更好的实现传播噪声防护控制。
  (二)船舶噪声控制措施
  针对船舶噪声控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控制,主要由噪声源的控制、传播过程中的控制以及接受者噪声的防护。对机械设备以及船舶动力系统的噪声进行提取,设计出低空泡、半流均匀的螺旋桨,能够有效的降低推进系统的噪声传播;对部分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采取声音隔绝措施,并且设计远离噪声源的舱室,并在舱室中设置能够降低声音震动频率,吸声等装置,主要包括对噪声的吸声、隔绝、采用浮筑地板以及隔震等措施,对噪声进行控制。
  对推进系统的噪声防护措施可以从螺旋桨、螺旋桨降噪以及侧面推浆降噪三方面进行设计,对螺旋桨采用推进去低噪声处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噪声强度;对螺旋桨艉部线条优化,缩小螺旋桨同船体中午诶的空隙,并在螺旋桨外安装导流管,改善伴流分布和螺旋桨的震动产生的噪声;对机械设备噪声防护处理,主要采用声音隔绝以及机械设备结构优化措施,来降低噪声的传播;通风系统降噪处理可以将通风装置原理娱乐休息场所,并设置消声器,采用吸引材料设计通风机舱。
  四、对策和建议
  (一)制定符合国际海事组织的噪声防护标准
  由于国际海事组织对噪声的防护和控制标准较高,在休闲娱乐和休息等场所声音普遍降低5db,并且要求强制性实施,由此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船舶降噪技术发展,采取合理降噪措施,同国际水平接轨,制定严格的船舶行业建造标准是十分必要的。对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降噪标准制度和规范进行分析,以其为基础,结合我国船舶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技术水平,就其中存在的差距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制定符合我国船舶行业降噪技术实施的标准。
  (二)提升船舶降噪理念
  我国船舶降噪防护技术水平相较于西方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而对船舶降噪技术研究的忽视因素是影响我国船舶降噪防护技术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噪声从源头输入,在机械设备以及空气中船舶,此过程较为复杂,由于船舶在设计之初应结合声音船舶规律,将声学设计理念融入到船舶制造中,来降低噪声的传播。在明确设计方案后,针对噪声源的传播方式能否符合声学传播指标,根据得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出降噪措施,对声学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改进,精细结构设计。
  (三)开展新技术研发
  船舶将成为未来国际市场竞争的核心之一,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掌握了前沿的船舶降噪技术,提供更加科学、符合声学环境的船舶,就能在船舶行业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我国船舶设计建造之初,对声学的设计是降噪的必然环节,对船舶舱室的设计应结合声学评估技术,对舱室采用声音隔绝措施,对船舶设计进行优化计算。提升认知,从以往的被动降噪转变为主动降噪,对船舶的推进动力系统以及排风系统等噪声源,进行分析和评估,选择噪声级较低的设备,采用减震器和结构补强等降噪措施,隔绝噪音的传播,提升舱室墙壁的隔音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际海事组织对于船舶安全以及环保的重视程度提升,制定了一系列的船舶噪声控制规范,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中可以看出,船舶噪声控制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针对我国船舶降噪技术水平较低的现状,首先应制定同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噪声等级规范相符合,提升相关领域人士的重视程度,促使相关部门联合,促进船舶噪声防护技术的发展,切实的保证我国船舶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邱盛兴.船舶噪声防护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研究[J].造船技术,2013,12(03):5-9.
  [2]刘萧.“噪声规则”挑战[J].中国船检,2014,02(07):84-86.
  [3]昝彬彬.船舶噪声等级规则对中小船企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11(09):58-61.
  [4]柏玉锋.船舶噪声的分析及控制[J].价值工程,2010,06(12):203.
其他文献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应该是教育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也应该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最终追求.rn一、反思真的缺乏rn
本文探讨了出版社在建立WAP网站时应该侧重哪些功能,以便更好地增加图书附加值,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提高经济效益,有效地提高出版社的竞争力.本文具体提出了三项建议:一是利用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河南当代文学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老中青几代作家持续发力,使文学豫军成为中国当代文坛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文学豫军不仅佳作频出,不断获得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各大文学奖项,更为重要的是,文学豫军也是一支代际衔接完整的文学队伍。上世纪80年代,生于三十年代的张一弓成为当时中国文坛的代表人物之一,生于四十年代的田中禾,五十年代的刘震云、阎连科、李佩甫、张宇等人则在此时成长起来
期刊
摘 要:船舶是水上运输的主要工具,在航运的发展中起着极大的作用。因此,做好船舶检验工作,从而提高船舶的安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船舶检验可及时发现船舶存在的机械故障,从而保证船舶的性能,避免船舶受损。基于此,本文对船舶检验中常见的船舶机械故障和处理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船舶检验 船舶机械故障 处理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船舶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船舶的周转效率也显著增高。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事例:    学校原来有个规定:每名教师每年必须发表一篇省级以上论文,否则从教师教研积分中扣20分,从动态奖金中扣30元,学期内不能评为“优秀”等级。许多教师对此牢骚满腹,纷纷想办法、找路子、托关系发表论文,部分教师甚至在某些不正规刊物上花钱买论文,发表论文成了教师的一块“心病”,甚至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助长了一些不正之风。   今年,学校对教师的教研积分进行了改动:在省级以上报刊中每发表一
北洋政府在建立相应的文书档案管理机构后,又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公文档案管理制度,内容涉及相当广泛,主要包括文书的立卷、归档及保管等各环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洋政
每年,世界上死于结/直肠癌(俗称大肠癌)的人数接近70万,这种疾患已经成为世界上致死率第四高的癌症(仅次于肺癌、肝癌和胃癌)。大肠癌是一种现代病,在发达国家中其发生率是最
任瑜:在面对你的时候,我是希望能从一个文学阅读者,或者说一个在文学外围打转的“旁观者”的角度,对你这个真正在从事创作的写作者,提出一些关于文学创作的可能是比较直白的问题。先从一些“宏观”的问题开始吧。作为一个文学创作的实践者,你对“作家”这一身份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感受?你怎么看待作家或文学在当今时代的社会地位和价值?  李清源:我不知道国外怎样,就中国来说,现在的文学地位尴尬,似乎谁都能谈几句文学,
期刊
太湖石作为文人画的题材一直持续至今.随着中国画的发展,太湖石的意义也一直在改变.笔墨当随时代,太湖石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表达着不同的意义.本文就从当代几位画家的太湖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