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发育过程中大鼠视皮层第2、3层锥体神经元的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EPSC)变化,探讨生后早期自发性突触活动情况,以及视觉经验在视皮层发育过程中对神经元突触的修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发育过程中大鼠视皮层第2、3层锥体神经元的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EPSC)变化,探讨生后早期自发性突触活动情况,以及视觉经验在视皮层发育过程中对神经元突触的修饰作用.方法 实验研究.应用红外微分干涉相差显微镜(IR-DIC)结合电耦合式摄像机(CCDCamera)可视法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生后2~7 d、8~14 d、15~21 d、22~28 d各组sEPSC变化,同时于电极内液中加入0.3%荧光黄对所记录细胞进行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误表示,经方差齐性检验后,多组样本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样本均数间的多重比较.结果 4个组视皮层神经元sEPSC幅值分别为(14.13±0.73)、(15.01±0.62)、(19.87±0.75)、(22.09±1.14)pA,随发育逐渐升高(F=20.69,P<0.01),但2~7 d组与8~14 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睁眼前8~14 d组较睁眼后15~21 d组幅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个组视皮层神经元sEPSC频率分别为(1.35±0.05)、(1.33±0.12)、(2.26±0.15)、(2.85±0.12)Hz,随发育逐渐提高(F=87.46,P<0.01),同样睁眼前8~14 d组较睁眼后15~21 d组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视皮层第2、3层神经元胞体及突起以及生物电学特性随发育逐渐成熟.结论 视觉经验对于视皮层第2、3层神经元及突触发育成熟起了关键性作用.发育早期视皮层第2、3层有一定的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号声(噁)唑丙酸(AMPA)受体功能表达,突触并非完全处于静息状态.
其他文献
根据已发表的Pm 70株的序列(GenBank登录号:AE004439)设计了两对引物,用PCR方法扩增了鸭多杀性巴氏杆菌标准株C48-102的外膜蛋白基因A(omp A),扩增的片段为1 062 bp.将测序结
在对攀枝花市麻疯树人工林和野生林有害生物进行深入调查基础上,报道了24种有害生物,其中12种虫害和1种病害是国内首次报道,并综述了其形态、受害状和分布.
目的 统一院前急救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苏州地区两种不同的院前急救模式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参考现有国内适用于院前急救机构的法律法规、先进的院前急救机构建设标准和质量
目的:确定养阴生肌膜的制备工艺条件。方法: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和制膜的工艺条件。结果:提取最佳工艺为A3B1C3,即加12倍量水,每次煮1.0 h,煎煮3次。最佳成膜处方为A1B3C2D1
为了提高消毒员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的技能,减少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灭菌失败,对消毒员进行标准操作的规范化培训,制定考核标准并根据持证上岗的年限、职称、级别进行考核.对消
目的 探讨建立大鼠肝脏离体再灌注模型的方法 .方法 SD大鼠肝脏经门静脉和胆道分别插管后切取备用,以加入牛血清白蛋白和牛磺胆酸盐的克-亨(Krebs-Henseleit)液为离体再灌注
背景:羊水干细胞是一种新的干细胞来源,具有不同于成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特性.目前有关羊水干细胞的研究多数以孕中期羊水为基础,对孕足月羊水所知甚少.目的:探讨孕足月羊水
目的:比较丙戊酸镁缓释片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将60例躁狂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用丙戊酸镁缓释片系统治疗)
椎动脉起始段狄窄或闭塞是后循环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支架置入术可减少椎动脉狭窄患者的后循环缺血,术后冉狭窄是影响其远期疗效的重要原因.文章综述了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治
目的:构建含有小鼠IL-17A(mIL-17A)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载体,获得高效表达mIL-17A的基因工程菌,以及较高产量的mIL-17A蛋白。方法:以PMA活化后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的总RNA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