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朝廷当初录取了黄巢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dsl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884年六月,苦战十年的黄巢身心俱疲,面对暗淡的前景,决定自杀。自杀之前,黄巢说:“我欲讨国奸臣,洗濯朝廷,事成不退,亦误矣。”他不承认自己的动机有问题,失败仅仅是因为没有激流勇退。黄巢起义,是推倒唐朝这座大厦最强劲力量,唐朝虽然没有在黄巢手中崩塌,但正是黄巢打断了唐朝赖以存在的支柱。
  如果黄巢的话可信,那么原本他是要涤荡朝廷的污泥浊水,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然而,传统史学很难如此认定,把黄巢的暴动力量称之为贼,是最普遍的书写方式。不过,即使是最保守的传统史学家也承认,黄巢暴动如此规模,长期难以平定,决定性的原因还是朝廷的政治。乾符六年(879)五月,黄巢大军攻克广州,俘虏岭南节度使李迢,发布公告要进军长安,指出朝廷的痼疾是宦官专权,大臣与宦官相互勾结,贿赂公行,此外还有“铨贡失才”。这最后一项目标指代明确,就是在科举选官的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营私舞弊导致人才流失问题。
  黄巢是山东冤句人,大概是山东菏泽人,家里世代贩盐,不缺钱,不好好地过日子,为什么聚众造反呢?《新唐书·黄巢传》说了句很没良心的话,说黄巢“喜乱”,于是投奔王仙芝,兴兵反唐。王仙芝也是贩盐商人,这个共同的背景显然值得深究。王仙芝造反的时候,也曾经向全国发出告示即檄文,指责唐朝官吏贪腐、赋税苛重和赏罚不平。据说宰相看见这个檄文很紧张,不敢向皇帝报告。什么意思呢?贪污腐败本来应该由朝廷管束,但朝廷管不了或者根本不管,现在老百姓来管了。老百姓在现有的体制下是无法反对腐败的,他们造反,只能是用造反的方式来消除腐败。
  唐末大暴动,领袖王仙芝、黄巢,都是盐商起家,这又是什么背景呢?原来,唐朝实行盐铁专卖制度,尤其是食盐专卖,直接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所谓专卖,就是政府垄断食盐生意,用很高的价格把食盐卖给大盐商,至于盐商用什么价格去贩卖,政府并不管。于是,盐商只要能够从政府那里获得食盐的承包权,那便是钱途远大,因为食盐人人离不开,吃盐只有一条途径,再贵也得买。于是,政府为了大赚其钱,盐价便节节升高,百姓负担日日加重。安史之乱的时候,唐朝食盐价格大约是每斗10文钱。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开始专卖,盐价立刻高升到每斗110文。代宗时期推行两税法,每斗食盐再升高为370文。朝廷依靠这种专卖解决财政危机,但负担无不转移到百姓的生活日用之上。因为盐价太高,中国的贫困人口只好淡食,放弃吃盐。
  正是因为食盐专卖体制,催生了食盐的走私业。黄巢和王仙芝都是私盐贩子,为了与政府斗争,他们有生意网络,有武装组织,最终走上了公开的对抗政府的道路。或许,他们曾经是合法的盐商,但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失败,转身走入私盐贩卖的队伍。私盐之所以盛行,是因为获得了普遍民众的支持甚至欢迎,毕竟比起政府的食盐专卖来,私盐价钱还公道一些,是贫苦百姓有希望买得起的。王仙芝与黄巢领导的唐末暴动,原来是与政府的专卖制度联系在一起的。
  然而,一个造反的盐商,为什么会关心政府的腐败呢?或许这仅仅是为他们的造反行为求证合法性,或许他们反映的底层民众的心声,或许他们真的盼望正常有序、公正公平的社会生活。贩卖私盐之前,黄巢的早年的另外一种经历被挖掘出来,曾经,黄巢跟大多数识文断字的青年一样,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人人羡慕的仕宦生涯。但是,在入仕的第一关,他便永久地跌倒了,或许是命运正式向他宣布:此路不通。
  原来,贩盐并不是黄巢的人生首选。黄巢有一首《不第后赋菊》诗,人人尽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新唐书·黄巢传》说黄巢“稍通书记”,如果从流传下来黄巢的诗作看,《新唐书》这样的说法恐怕是有意贬低之意。既然是落第之后的诗歌,更能证明黄巢是参加过科举考试的。确有史料记载黄巢“屡举进士不第”的事,说明黄巢曾经参加过会试,到中央去参加进士考试,至少是通过了地方上的考核。总之,黄巢参加过唐朝的科举考试,因为屡次落第,最后只好放弃,重新拾起家里的本行,贩卖食盐。最后,连私盐贩卖也无法继续,便参加了暴动,成为让唐朝闻风丧胆的暴动领袖。
  假如,黄巢的科考之路走通了,一定不会有后来的走私商人黄巢,更不会有暴动领袖黄巢。虽然这个假设没有意义,但这仍不妨作为一个话题来讨论。如果黄巢没有参与那场大暴动,历史的局面完全可能是另外一种景象。如果黃巢当初考中进士,这一切还会发生吗?
  考中进士,铨选当官,正式进入唐朝的官僚队伍之中,最后未必能够成为万人之上的大官,但既然进入体制之内,受到体制的保护,安稳生活,找机会升官,前途总是有盼头的。毕竟,从官员到暴动,比起私贩到暴动的距离要遥远得多。官场也有倾轧,勾心斗角,但高风险永远不能与私贩的生活相提并论。走私贩盐是非法的,在国家的严酷法律之下,出生入死讨生活,走投无路的几率太高,不必经过太多过程,一转身就可以成为暴动者。
  但是,黄巢真的可能被录取吗?完全没有可能。在一个全面腐败的体制中,入仕途径是各个方面都关注的,只有进入官僚队伍,才能保证特权持续,保证腐败利益持续。掌控体制的大人物,一定把安排自己人进入官场当作头等大事对待。排斥黄巢这样的小人物,如同一脚踩死很多蚂蚁,当时不会在意,事后也无从追想。除非有人能预测未来,如果能够录取一个黄巢就可以保住大家的腐败。即便如此也做不到,因为黄巢的名字或许只有一个,但拥有黄巢命运的人成千上万。何况,更多掌控腐败体制的人,并不关心国家死活,在他们的利益审判中,个人眼前的利益永远大于国家的整体利益。不如此,他们就不叫腐败分子。
  唐朝这座大厦需要有人来推倒,一个叫做黄巢的人站起来完成了这个使命,但黄巢并非唐朝真正的掘墓人。
  唐朝的掘墓人另有其人,他的名字叫唐朝。
  (摘自凯迪社区)
其他文献
作者:[英]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张宏佳,迟文成 译  出版: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书评  教师从教的实用建议  詹润演  《为师之道》是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在伊顿公学担任校长时期的作品,也是为师多年的教育理念、方法和经验的总结。从这本书的16章中,令我最受益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教师的培训与教学。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在本书中提到:“教师培训的关键是了解教学内容的主题,同时培养活跃、亲切、有效
培养全科教师,解决农村教师紧缺问题,是2012年教育部等五部委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确定的。5年来,一些全科教师帮助强化了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也引起了一些讨论和争议。现在,培养全科教师逐渐成为教育界更多专业人士的共识。  初步建立全科教师培养机制  《意见》要求:各地要“采取定向委培等特殊招生方式,扩大双语教师、音体美等紧缺薄弱科和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规
摘 要 “5E学习模式”与中职教学有效整合,体现了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以中职汽车文化“汽车使用的国家规定与标准”一课为例,分析“5E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整合实践和策略。  关键词 5E学习模式;中职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7-0072-04  1 “5E学习模式”的含义  所谓“5E学习模式”具体指的是将学习过
学生升入初中学段,开始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会随之发生明显的变化。心理上的成人感需求和生活经验上的稚嫩形成了一定的矛盾,他们往往表现得容易激动,感情脆弱,禁不住打击。面对这样的花季年龄和心理特征,教师该应怎样开展教育和引导、小心呵护这些敏感的心呢?  从三个案例说起  案例一:初一年级某班,体育课上,同学们正在老师的安排下做课前跑步热身运动。突然,“砰”的一声,一个男孩重重摔倒在地,好一会儿也起
张居正父亲张文明去世后,张居正回乡奔丧途中,从北京到江陵迢迢数千里,盛况空前,各地文武官员无不倾巢出动,设祭迎送,靡费浩繁;有的官员甚至跪在地上呼天抢地,如丧考妣。此行尤其招眼的便是首辅高贵奢华的“如意斋”。所谓“如意斋”,就是张居正回乡乘坐的轿车。  轿车由河北真定知府钱普“供奉”,前半部是办公室,首辅白天在此处理公文;后半部是寝室,劳累了便可小憩。轿车既大且重,需三十二个壮丁抬轿,左右两边各站
七月,河北燕郊高新区人力资源市场官网发布的人才落户公告,引发广泛关注,有猜测指“燕郊此次推出人才落户计划,是不是借人才引进的由头给楼市输血”,而且该公告仅发布4个小时又删除了。对此,燕郊高新区人社局日前发文回应称,企事业单位集体户人才引进落户政策已实施多年,此次发布的公告是对人才引进落户工作程序的具体说明,不是出台新的人才引进政策,更不是网络上解读的房产政策松动。  4小时即删,可谓反常。根据官方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是没有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进行得资金融通行为。当网络借贷以非正规手段在大学校园日渐风靡,当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成为借贷关系的主体,很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校园贷”盛行背后  “借贷风”为什么在校园盛行?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在客观上促成了大学生借贷。现在的大学生,正是互联网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他
前溪在2014年1月14日《长沙晚报》撰文指出:近日,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山西五台县,校园内盛行举办“谢土”仪式,校领导焚香点蜡,甚至下跪祭拜。老师要凑份子,自备纸元宝送到学校。该现象经山西省教育厅调查后,已被叫停,省教育厅还将进一步调查处理。学校和迷信本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在忻州市,校园内竟然流行做“法事”,甚至公然让学生参与,让人大跌眼镜。  诚然,当地校园内流行做法事,有着地方风俗的因素,
摘 要 综合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必修内容在人教版、鲁教版和苏教版教材中的优势与不足,使用人教版教材开展教学时要合理组织教材内容,注意难度梯度的恰当设置;有效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有效实现其课标提出的学习目标。  关键词 化学教材;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
草垛里的声音  哲理的故事:  一位农场主在巡视谷仓时,不小心将一块名贵的手表丢在谷仓里。他在农场的孩子中悬赏,谁能找到手表,将得到50美元的奖赏。  小孩们在重赏之下,无不卖力地四处翻找,怎奈谷仓内净是成堆的谷粒以及散置的大捆稻草,要在这当中寻找一只小小的手表,实在很难。  小孩们忙到太阳下山仍一无所获,一个个都回家吃饭了。只有一个最瘦削的小孩,在众人离开后,仍不死心地努力寻找。  谷仓中慢慢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