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风影响因素探析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haoj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找出高校学风的影响因素势在必行。学生、教师、学校是与学风相关的三个主体,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影响学风的重要因素,在服务接触理论基础上进行创新,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学生、教师、学校进行三元博弈的分析,寻找出影响学风的因素,端正高校学风。
  
  【关键词】高校学风 服务接触理论 学风影响因素 三元博弈
  
  理论回顾
  服务接触的概念界定。1981年,R.B.Chase首次提出了“服务接触”概念。Surprenant和Solomon认为服务接触是“顾客与服务提供者之间的二元互动关系”;郑杰将服务接触定义为客户体验的“真实瞬间”,具有“同步性、互动性、瞬时性、辐射性”的基本特征;金国强和郭政认为服务接触是“顾客与服务系统之间发生的互动行为”。
  服务接触的主要模型。在服务接触中,可能是一次简单的接触,也可能是重复的相同接触或一段时间内系列的接触,但不管是哪种接触,顾客都要体验服务,并产生对服务的认知。我们需要分析的是顾客经由哪些要素进而形成对服务的认知。现有分析模型有:
  第一,服务剧场模型。1983年Grove和Fisk提出了服务剧场模型,把服务的提供比喻成戏剧的演出,服务的运营分为前台和后台,以剧场的演出描述服务接触过程。该模型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服务交互的整个过程,表现了高度接触服务的基本特征,把服务互动中的主要因素都涵盖了,不足之处是该模型只强调了观众和演员的互动,忽略了其他因素的影响。
  第二,服务接触的扩展模型。1999年,中国学者范秀成提出了扩展服务模型,该模型认为除了有顾客与服务人员的交互、顾客与设备的交互,还有顾客之间的交互。模型将服务接触分为:员工与顾客的接触、员工与系统的接触、员工与环境的接触、顾客之间的接触、顾客与系统的接触、顾客与环境的接触、系统与环境的接触。在这些接触中,人际接触最为重要。该模型主要特点是同时考虑了众多交互作用。
  第三,服务接触三元模型。1985年,Bateson提出了服务接触三元模型。该模型由顾客、与顾客接触的员工和服务组织三要素构成,三要素协同合作。满意和有效的服务接触应该实现三方控制的平衡。该模型主要应用于服务组织的设计和控制服务传递过程,不足之处是没有考虑其余顾客及服务环境等要素。
  第四,服务接触的三元博弈模型。河北科技大学的佟志臣和韩景元提出了该模型,认为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在服务与被服务这一交互作用中扮演各自的角色,在利益效用最大化原则下,三者存在着合作、冲突与竞争。
  对学风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
  经过深入研究,对服务接触三元博弈模型进行再次改进,得出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图(见图1)。通过该模型,可以分析出影响大学生学风的因素,大致分为:自身因素、人际因素、环境因素等。
  
  自身因素。虽然学风建设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不良学风形成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目标、学习动机、责任感及性格习惯等方面。
  第一,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和自制力。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制力较差是影响学生良好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在大学以前的成长经历中,大多学生受老师和家长的呵护,习惯了被动接受,导致部分学生独立生活能力、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很差。很多大学生不能及时转变观念,出现了很多心理上的偏差,丧失学习的信心,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第二,学生个人理想和人生目标。目前高校的大学生普遍缺乏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没有长远的奋斗目标,而高校又是一个相对自主的环境,所以许多学生入学后就丧失了人生追求和人生目标,对自己放松了要求,不再追求自我完善。这些情况导致大学生缺乏人生定位,没有职业规划,对于未来没有信心没有希望,不明确目前职责所在,每天得过且过。
  第三,学生学习目的和学习意识。在“要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学习”的问题上,学生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认识片面,学习意识淡薄。有的认为找工作,得奖学金或是以后评职称就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他们意识不到大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混日子的思想严重。
  人际因素。第一,学习群体内部相互影响。学生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主要以群体集中方式为主。班级的学风状况,寝室的生活状况,老师和学长们的示范,以及朋友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等都对学生产生着不同的影响。
  班级内、朋友间学生的影响。大学生的各种活动主要以班级为单位,所以学生所在的班级状况及其整体的学习态度、行为方式等都会对学生个体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另外,朋友之间良好的友谊也有助于营造共同进步的学习环境和团结和谐的生活氛围。
  舍友间的直接影响。宿舍作为一个较为固定的聚集场所,成为高校的细胞,它可以给大学生一种相对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作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舍友之间的关系以及舍风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刻和直接。
  第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作为系统知识的传播者,负责组织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选择上有着更大的自主性,对于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自身的教学水平、组织管理能力、治学态度等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良好的教师风范可以引导学生的良性发展,而纵容作弊、学术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行为也会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和行为方式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环境因素。第一,社会因素。
  社会思潮。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对社会产生推动作用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就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例如社会发展过程中滋生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等。社会对于实用性知识的追捧也使得在校大学生一味的追求考级考证,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经济冲击。从事商业活动也是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之一,当今社会的经商热、股票热及打工热等思潮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师生一切向钱看齐,导致学生荒废学业,家教、兼职和经商等使得学生把大量时间用于赚钱。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
  高等教育产业化。目前教育产业化的趋势使得各个高校一味地扩大招生规模,导致生源的质量整体下降。扩招入校的学生,由于知识基础薄弱,可能跟不上老师的授课安排,容易陷入自暴自弃的不良局面;扩招的另一个结果是教师的大量引进可能导致不合格教师的进入,加上没有严格具体的措施来督促教师的自我学习,教学质量也就得不到保证。
  第二,学校因素。
  学校的教学环境。市场经济对教育发展的要求逐步提高,使得高校自身的教育管理及教学体制改革没有及时跟进。不合理的专业设置,陈旧的课程内容,老套的教学方法和落后的教学仪器设备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求知积极性。课堂上,老师照本宣科,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导致授课效果不佳;实验设备和实验室资源有限及其管理和利用上的不合理,导致学生的学习要求无法被满足。
  考风考纪。目前学校对学生进行考核的主要形式仍然是考试,在考试过程中,学生作弊的现象屡禁不止。作弊一方面让作弊学生的学习考试甚至得奖学金变得轻松,另一方面严重挫伤了其它同学的积极性,尤其是那些希望通过自己努力学习,“按学得分、多学多得”的同学。如果长期受这种不良学风的影响,他们也会慢慢地接受并滋生这种投机心理,纷纷加入作弊的行列。
  结语
  本文基于服务接触模型,较为深入全面地分析了学校学风的影响因素以及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对学校学风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同时在学风影响因素分析上,为理论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签订《联合条约》,苏格兰成为联合王国的一部分。在随后200年中,苏格兰一方面主动投身英国的民族国家和帝国建设,成为不列颠民族的组成部分,自身各方面也得到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始终坚持自身的民族特性,在支持联盟的基础上不断谋求更大的政治权力和更高的自治地位。到了20世纪,英帝国逐渐衰落,联盟吸引力减弱,苏格兰民族主义不断发展,离心力增强,最终促成了2014年的独立公投。
【摘要】对于当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超级大国,谢尔登·沃林从福利化、公司化和极权化三个层面展开深入的批判。在他看来,强势的福利国家会引发公民危机,造成公共领域急剧萎缩,致使政治被经济绑架;越界的公司化国家模糊了政治与经济的传统界限,结果经济与政治同化,公民被弱化甚至虚化;“颠倒的极权国家”则导致被删除的公民、被豁免的权限、被颠倒的极权主义、被阉割的公民教育、被无限驱动的扩张本能的出现。警惕大国发展的歧路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与哲学思想,古典自由主义发源于西方,最早可以追溯至文艺复兴时期与宗教权威相抗衡的人文主义。此后,自由主义一直与西方近现代资产阶级革命和重大改革相始终,并随着英国的殖民进程扩散到北美乃至世界各地。从洛克、密尔父子、亚当斯密一直到哈耶克、弗里德曼、罗尔斯,自由主义思想一直是西方社会思潮的主流阵地,而且对其它地区的变革发展起到巨大型塑和推动作用。近代以来的西方世界,诸多思想学说激烈交荡,
[摘要]目前奇虎360和腾讯QQ的交恶,发展到以网民利益相威胁的地步,这折射出我国多部法律制度的缺失,给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危机,也给亿万网民带来了困扰。通过对《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部门法律的适用性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寻找出一些弥补互联网用户权益的高效能救济方式。  [关键词]垄断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有效救济    2010年9月,奇虎360宣称腾讯QQ窥探用户隐私,以保护用户隐私为名
关注理论前沿引领研究方向彰显国家水平    为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更好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更好地成为党和人民事业的思想库和智囊团,进一步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1986年,经党中央批准设立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0多年来,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高级别的研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导向性、权威性和示范作用越来越明显,推出了一大批有
中央编办透露:目前全国范围的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已进入方案审批和实施阶段,上海、重庆、陕西、河南、宁夏、云南、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湖北、安徽、西藏、海南、青海、新疆等15个省(区、市)的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已经获批并陆续实施,其他省(区、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也将在近期上报中央。  据悉,这次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既注意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衔接,又充分考虑地方实际,注重政策的指导性和可行性。给地方探索创新
【摘要】社会急剧转型时期,诸多因素影响着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呈现出政治素养的缺失、价值功利取向凸显、思维方式简单化等特点。卢梭曾说“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高等体育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分阶段、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特点 成因 对策    在我国的整个教育体系中,体育被称为一个“特殊”专业,由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如何抵制和克服法西斯纳粹造成的危机,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关键时刻历史学家们的选择: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来捍卫历史进步,制止法西斯纳粹的倒行逆施。法国著名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参加了反法西斯主义抵抗运动,最后被纳粹残酷杀害;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二战中成为一名皇家军队的工兵,其经历对理解战后欧洲新史学的兴起影响莫大;另一位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在
摘要 上世纪三十年代,梁漱溟与毛泽东有过一场关于中国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论。今天需要重新回顾这场辩论背后的历史逻辑,即现代化过程中国家政权与乡村建设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如何在近代历史中展开的。其中梁漱溟对中国共产党建国前后在阶级、国家、执政党、人民与人心问题上的看法与转变,折射出中国之路所具有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关系。今天的中国需要呼唤新的政治觉醒、文化觉醒以及新的理论创造,并以之为中国未来的道路开辟
摘要 本次问卷调查旨在研究18~35岁群体对老年生活的预期、影响老年预期的因素,以及当前行为选择中考虑养老因素的程度。调查发现,对经济、社会发展越有信心的受访者,对自己老年生活幸福程度的预期越高;养老制度和老年产业发展也对老年生活预期有正向影响;人们在就业、移民等方面考虑养老因素的程度显著地受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应着力解决养老体系存在的问题,缓解公众的养老焦虑,提升长线信心。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