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学中实施课堂主体性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zshe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规范的课堂教学中,最好能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最终目标是达到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现在我国的教学仍然以讲授法为主,“满堂灌”现象还很普遍,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机会很少,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和谐的课堂氛围,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较快的发展。
  【關键词】有效教学 和谐氛围 积极参与 主体
  新的课程标准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也丰富了我们的地理课堂。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最终达到高质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较快的发展。这几年来,新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发现由于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教师们对新课程要求的把握水平有很大差异,在教学中也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那么课堂教学有效与否成为实现一堂课教学有效的关键。我认为应该从下面这几方面去下工夫。
  一、教学中要求突破重点难点
  作为教师,首先教学基本功要扎实,教学思路要清晰,对于地理课来讲,要求不论是学年教学计划的制订,单元进度的编排,还是一堂课的安排,都应该在时间上保证重、难点知识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手段选取围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展开,做到一堂课呈现一条思维直线,而不是一堆凌乱的知识堆砌。如《珠江三角洲》一课的教学宜从中国区域地图入手,保证不少于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读图,并在读图时加以引导,通过读图了解珠江三角洲是由西江、东江及北江携带的泥沙沉积而形成的三角洲平原,珠江是这三条河流总称。为了加深学生印象,教师要通过在黑板上徒手画三角洲地形图,让学生懂得三角洲的地形是平原,对所学的内容作了铺垫。并指出三角洲的位置,是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澳门、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东南亚隔海相望,临南海,是祖国南大门的地理位置,突出这一位置的重要性,为后面的内容奠定了基础,通过读图了解珠江三角洲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降水较多,属湿润地区,处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区,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然后画龙点睛地指出,位于20°N~北回归线之间,临近太平洋和印度洋,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缘故,使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再从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优越性引入国家的扶持政策等开放条件,是著名的侨乡及结合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优势、珠江三角洲与香港优势互补,分析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使得珠江三角洲一节课的内容通过让学生充分读图而易于理解。
  二、高效的教学手段是有效课堂的保障
  高效的教学手段,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也关系到教学的整体效益。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熟悉教材的编排体系,理解编写意图,整体把握教材,每个知识点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深刻的意义,教师熟练教材有利于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有效教学的成功实施。所以在课堂上要把握好课堂节奏变化,教师在讲授知识时速度要做到快慢,缓急适中得当,使学生容易接受,对所学的知识体会得深刻。如果速度过快,超过学生接受,消化程度,那么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容学生无法接受,或接受效果不好,难以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学习效果不佳。速度过慢,结构松散,则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导致神经松驰,注意力分散,甚至昏昏欲睡,达不到教学期望的效果。
  高效的教学手段还要求教师要善于在已知与未知之间架设桥梁。铺石修路。要求掌握好学生的个体因素,要以能不断激发学生的热情与欲望为标准。做到由低到高,拾级而上,循序渐进。内容设计得深,学生无法登上,易产生惧怕心理和厌学情绪;教学内容太过显浅,又易让学生产生“轻而易举”之感,形成不善于思考,思维肤浅,不利于求知的品格形成。
  高效的教学手段,教师讲授知识要有深度,广度,要求讲得深讲得透,能从多角度多层面问题进行分析讲述,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如果缺乏深度,该讲的讲不透讲不深,或挖掘不出知识的内涵,只是就事论事,像一杯白开水,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三、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过程
  在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思维会更灵敏,想象力会更丰富,没挖掘出的知识潜能更容易发挥出来,既然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学生会学习的的问题,也就是会自己学习,自主学习。那就让他们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吧,那样他们更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学过程既要重视教学内容的传授,又要重视学生接受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掌握内容程度高,说明他在好的教学氛围中做到了积极,活跃,主动了,在课堂中表现出对学习浓厚的兴趣并有着高昂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去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并要求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1、课堂提问。有效地利用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教学过程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恰当的提问可拓展学生的思维。课堂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了能更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回答,师生互动,就要设计出一些口答问题,以检验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通过一问一答,沟通了师生情感,实现师生之间的“零距离”,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从而达到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入。
  2、重视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能很好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达到巩固学习成果的目的,所以就要求练习必须紧扣当堂教学内容。如:通过教材章节中的思考题、读图题、活动题,选择题进行练习或读、填图练习,要求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教师要设计有针对性,难易适中的作业练习以适应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尽可能多地学到当堂的教学内容。
  3、课堂评改。
  地理教学中学生的作业,提倡当堂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学习活动作出科学的调整,做对了,可以掌握正确的方法与技巧,做错了,可以及时进行修正。由于通过了练习,学生会加深问题的印象,一旦掌握了知识一般不容易遗忘。教师对作业中共性的问题认真进行全班讲解,个性问题单独面批,绝不积压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如:学生往往混淆“东海与黄海”位置,教师及时评改,强调各自范围,这问题就解决了。
  如果课堂教学离开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和谐的课堂氛围,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学习效果,参与活动和课堂气氛是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保证。
  综上所述,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没办法提高学生的思维活动,不通过自己头脑建构的知识,就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课堂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学生学习的方法丰富多彩,只要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能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就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这堂课的教学就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广西教育2009年月10B卓庆东的《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主体性教学》
  广西教育2009年11月B中王健的《创设愉悦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开放的广西中的《“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浅探》
其他文献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各科课程标准。其中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我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一年以来的教学实践感受颇深,受益非浅。接下来便谈谈我对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一些认识。     一、对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的认识     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
期刊
【摘要】语文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即要实施语文开放式教学。本文从三方面论述了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的主要内涵。从而,明确了语文教学观,一种深入社会、渗透生活、跨越学科的语文教学观,一种鼓舞激励、培养能力、关注发展的语文教学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  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具有操作性,绝不是夸夸其谈的虚无理论。本文认为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要理解接受、贯彻实
期刊
目前,各级学校都建设了计算机机房。学校计算机机房中机器的数量也比较多,从几十台甚至上百台不等。计算机,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也越来越受到学生和老师的重视,计算机房的使用频率也机器频繁。因此,如何搞好机房的维护,已经成为了广大计算机教师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1.系统的维护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能够使用的基础。如果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不能够正常工作那么整台计算机就等于废品。所以计算机系统的维护是计算机教师
期刊
新课程改革以来,特别是我县推行“四环节”课堂教学以来,有些语文课堂不再沉闷与乏味了,但是在热闹的背后,仍能看到浮躁与迷失。  阅读理解与阅读教学是不同的,读懂了,阅读理解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而阅读教学就不同了,他是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打基础而进行的“教与学相结合”的活动,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学会学习。也就是说,阅读教学不仅要使学生阅读语言文字,理解
期刊
  目的:观察补肾清热安胎汤联合淋巴细胞主动免疫对复发性自然流产(RSA)患者封闭抗体、妊娠率、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与单纯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比,探讨疗效好、经
【摘要】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前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通过几个方面探讨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  【关键词】初中数学 兴趣 培养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教育的大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和社会,但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民族地区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学生的学习态度
期刊
关键词:初中 作文 教学 创新 命题 立意 题材 构思  内容摘要:初中作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引发和培养,要对作文的命题、立意、题材、布局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活动,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即具有创新意识。我们要提高初中生的写作素质,必须注重对他们进行作文创新意识的引发和培养,必须对作文的命题、立意、题材、布局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  一、命题的新突破  面
期刊
一、语文思维的特点  1、交流性:教师在课堂上,针对语文知识精心设疑,使学生对此产生学习的兴趣及探究的意识,这样为学生提供了交流探讨的空间,在交流探讨中让学生互补、辩论、认知自我,进而实现思维能力的交换。思维的交流性,会使学生在交流探讨中,深入地挖掘知识,进而掌握知识,拓宽了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2、广泛性:人的想象力是无边界的,可以天马
期刊
摘 要:我国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的继续教育,应主要定位于开展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及职业资格认证等方面,并进一步服务当地经济发展,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的规模和质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本文以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为例,就其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拓展开展继续教育创新理念和创建多元化办学模式的主要经验和做法进行了介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