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诗教学

来源 :教师·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77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千百年来我们对唐诗都爱不释手。而小学语文教材里的古诗是我国唐诗中的艺术珍品。让小学生读懂它,理解它的内容,让学生终身受益,是我们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要花费很多时间与精力的。在如何教好小学语文古诗的基础上,我总结出了几点经验:
  
  一、 老师首先领会诗的意境,是引导学生领会诗的意境的前提
  
  1. 积累知识,掌握意境
  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教古诗的中心任务是再现诗歌的意境,它可分两方面来讲述:一方面是对古诗读的深化和巩固;另一方面是对学生想像力的培养。老师对小学古诗的意境的欣赏与教育,不要用一般教学观念,要从那些教材中走出来,真正地体会和把握住诗的其意、其境,这样才会使小学生从中体会诗的意境。
  2. 抓住思路,体会意境
  抓住思路,才能体会诗中的情感,才会体会作者的美好情感。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读诗的时候,脑海里就会涌现出一幅这样的图画:诗人从远到近,从垂柳的整体美到枝叶的局部美,就给这首诗的意境勾画出了形状。那么这首诗的作者对自己描绘出的垂柳赋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我们就从珍贵的碧玉和精美的丝绦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垂柳的喜爱。把二月春风想像成执剪刀的修理大师;把沐浴在春风中的柳叶想像成为艺术中的精品,还用了自问自答的句式表达了对万物带来生机的春风的赞美,给这首诗增加了美感,使小学生易于读懂它。又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夜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的四个句子,它如四条平行而泻的河流,最后奔向大海,有层次、有远近,使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情趣的情感显露无遗。使我们以形来领悟神。
  3. 欣赏语言,领悟意境
  要彻底领悟每首诗的意境,就要从语言文字入手。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人类感情的交流工具。古诗用词用字都十分讲究。我们仔细揣摩,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才会体会到诗的意境美。如前面例举的《绝句》中,它的那个鸣字包含了春天的到来,仔细体会,我们感觉听到有两只黄鹂的清脆叫声。后一句中的上字它既是对白鹭直冲云天的概括;又是对春天万物生长、勃勃生机的描述。如果前一句中的鸣字是以乐感人;则后一句中的上字就是以美迷人。诗人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美好之情,通过这些文字都能直接体现。
  4. 发展思路,想像意境
  古诗的情感、意境,是由作者写作品的风格不同,导致各首诗的内容不同。而诗的强烈感情,是借助想像来创造形象,开发意境的。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当你读它的时候,你会想到有这样的一个画面:在初升太阳的照耀下,庐山的香炉峰烟雾弥漫,远远望去,像一道瀑布挂在那里,那奔腾不息的瀑布又高又长,银光闪闪,像天上飞落下的银河。诗中的日照、香炉、瀑布、飞流等这些都是作者看到的真实景物;而生紫烟、挂前川、三千尺、银河落九天等这些都是作者观察庐山瀑布的感受。想像到诗的意境,我们就会与作者产生同样的感受,心中就会升起对祖国的热爱、赞美之情。又如《江雪》,先让学生在读诗中掌握词,欣赏句子,再引导学生进行想像,然后让学生清楚景物具体是怎么样的?山是千山,而且白雪覆盖,鸟也无影无踪;径是万径,被雪封住,没有人行走;雪是非常的大,呈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势;舟是一叶小舟,漂在江上;江是寒江,翁是穿着蓑衣,头戴斗笠,在船上垂钓的老人。然后轻放音乐,我朗读,让学生闭着眼睛进行想像,借助想像,让学生捕捉从文字中描绘的间接意境。
  5. 了解个性,捕捉意境
  个性的差异,它是由一个人对语言环境的熟悉程度、社会经历、文化素质修养、性格爱好等不同造成的。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学生就提出了可不可以用僧推月下门。他们在推、敲两字上发表了不同的意见。用哪个字最好?我讲解到:推字显得鲁莽一点,但是他表现的是这个孤僧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是他推。他自掩自推,在这个寂寞的晚上,他却有兴趣出来赏月,独来独往,自由自在,也是一种胸襟气度。而敲不能表达这一情境,所以用推恰切些。而诗中的作者用了敲字,他想惊起宿鸟,打破寂静,但觉得寺中没有人应门,他不甘寂寞,乘月去访友。这一个敲字静中见动,动中有声,更加形象生动的体会诗意,也符合诗的意境。显然字词的不同,意境也有区别。所以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善于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 精心讲解,探索研究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领会意境的基础
  
  古诗反映的社会生活、思想感情与现在学生的生活经历、认识水平有距离,语言也与现代汉语不同,因此,我们就要了解古诗中的文字和内容加以巩固和理解。即要做到精心讲解、探索研究。例如古诗中的关键字词、成语典故、特殊的句式、一语双关的言外之意等特点,我们都要突破难点,调动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用故事引发兴趣,让学生感知情之真
  如教学《赠汪伦》时,可用诗的来由导入新课。唐时汪伦者,泾州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相迎,且款留数日,而亲送之,李感其意,作桃花绝句一首而送之。用这么一个故事讲给学生听,活跃了课堂气氛,引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从中大概了解了李白和汪伦之间的真情实意,也攻破了一语相关的言外之意。
  2. 抓住诗中的诗眼,体会古诗中的情感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同样,诗句也有一些词语透露了诗人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诗中的眼睛一样。如教学白居易的《暮江吟》,我们可以从可怜九月初三夜这句中的“可怜”两字,看出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又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学生先找出“忆”字,再指导反复朗读,学生很快理解了诗意,找到了诗眼。围绕诗眼“思亲”两字让学生感受诗的情感。因为诗人客居京城,人生地疏,感到寂寞,产生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又在“独”字之后,运用了两个异字,突出诗人的心情。当佳节到来之际,思念家乡亲人的感觉更加强烈了。诗人又深知兄弟的爱好、性格,即使相隔遥远也能体会家中亲人为思念自己而伤心难过。我从诗眼入手,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深深思念之情。
  3. 注意古诗的跳跃,欣赏品味其感情
  学习古诗就离不开翻译,翻译古诗时,要注意语言文字的跳跃。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连在一起的,可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像脱节了,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是因为诗的篇幅小,不能详细讲述。这首诗在三、四句出现了跳跃,是把举头望明月的心里活动省略了。他望明月时,想起明月也照着他的家乡,于是出现了抬头望月,思念家乡的感情。
  4. 根据诗推敲字义,体验多义词之贵
  如教《游园不值》时,“应怜履齿印苍苔”中的“印”字,做踩解,是从苍苔上的痕迹中引出来的。为什么诗人会选这个字呢?因为只有通过这个字可以想像诗人走路的斯文,是从容不迫的。这样只会在苍苔上留下痕迹,不会踩坏苍苔,可是园中的主人还是不肯开门,因而印字反衬了园中主人对苍苔的爱,让我们从中品味出多义词的甘甜。
  5. 从诗的意境跳出来,掘出诗包含意蕴
  如教“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时,首先要顺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它写下诗人王之涣看到了黄河入海流的情景,不禁为它动情,更上一层楼,看得更远。然后再引导一般。这样以美引真,是通过诗句的形象来感受生活的。
  
  三、 用美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领会意境
  
  学生在上学前是通过游戏来认识社会,感受生活的。而上学后,他们生活产生变化,所以我们要用美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领会意境,达到教学生学会古诗,熟悉古诗的效果。
  1. 把学生带入情境,体会美
  把学生带入情境,体会美是要求我们老师让学生在喜欢的基础上,主动认识,让他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美。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我通过给学生提问,把学生带到庐山,带到香炉峰下,使学生看到一泻而下的瀑布,感受到水气,听到瀑布的巨响。让学生在诗中尽情体会美的意境,产生想游览祖国名山大川的冲动。
  2. 激发学生兴趣,感受美
  因为大多数学生在学古诗时都视翻译为负担,所以我们要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美。如柳宗元的《江雪》,我采用学生自学,一问一答的形式,弄清词的意思,然后带着同学反复读,再让学生口头翻译这首诗,这样就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感受美。
  3. 增添学诗兴趣,表达美
  为了增添学生学诗的乐趣,使语言具体、形象,让学生获得知识,我充分利用简笔画,采取设置情境诱情,调动情感入境,体会对事物的感知美。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我分以下几个步骤:①根据题意画出诗人望庐山瀑布时神态的简笔画,结合诗题,让学生进入诗境;②自读第一句后,让学生想像诗的意境,画出香炉和生紫烟的景色。学习遥看瀑布挂前川时,让学生自己画瀑布,突出挂字;③为了突出飞流直下的气势,让学生在瀑布上添上几笔,使学生从画中领会。这样把画渗透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做到心中有画,画中有诗,让学生从画中表达诗的美。
  4. 激发学生情绪,培养美
  情境的体现,能使学生感知清晰,从中激发学生情绪,自然地培养学生的情操。如教学《示儿》时,我模仿陆游的神态,用低沉而有力的语气朗读诗文,使学生在脑海里出现一个快要死的老人艰难地靠在床头,吃力地叮嘱儿子。我还适当地介绍陆游所在的时代及作者写这首诗的意境。诗里是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使学生为之动情,使学生知道做人要做一个像陆游一样的人。
  总之,读诗百遍,其义可现,学一首古诗,如果我们像古人那样反复地读,反复地琢磨,我们对诗的理解和感知就会更加深刻,我们会更加热爱古诗。
其他文献
先教幼儿会想,再教幼儿会画,这就是我美术教学的一个基本思路,现仅将在美术教学中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的基本思路和原则作一介绍。    一、美术教学的基本思路    1.以形象思维训练带动幼儿绘画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幼儿美术教育的重点应在创造意识的启迪,而不是技能的传授。我在美术教学中,注重激发幼儿绘画的强烈愿望,给幼儿提供一个自由的、友善的学习环境,鼓励幼儿去看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去想别人想不到的事情,将
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应当以其作用的有效性为核心,而该制度是否有效的衡量标准是独立董事的功能定位.我国目前从保护中小股东这个角度对独立董事的功能定位存在很多缺陷以及障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在质量评价和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初吸收了工业企业质量管理的思想,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借鉴和运用了各种管理思想和理论、以教育评价为纽带、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