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德育策略探究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sheng200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阶段进行德育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品德,为以后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新《课标》改革和素质教育深入推广的教学背景下,对德育的开展和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发展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教師必须要充分发挥指导者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孩子们从小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与此同时正确面对当下我国小学德育开展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找到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德育 核心素养 教育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7.052
  所谓核心素养,就是指当今时代学生应该具有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能力。在进行小学德育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明确德育的具体要求,进而有效设计教学方案、实施教学活动以及进行教学评价,不断增强小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最终促进孩子们在知识、能力、情感及价值各方面综合提高。
  一、组织丰富的校园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德育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业方面的压力比较小,所以有更多时间参与丰富的校园实践活动。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独特的人,要让他们充满热情地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并从中学习和成长。在具体实施中,教师经常采用演讲比赛、文艺汇演和班级比赛等形式。针对校园活动,一般要把安全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等德育内容融入其中,进一步让学生意识到生命是珍贵的、健康是宝贵的,要珍惜生命、锻炼出健康的身体,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他们自然而然对个人的价值产生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校园活动的开展还有利于学生建立和健全良好的人格,通过活动中的一些积极因素来,促使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学会勇敢面对生活带来的挑战及失败,正确对待每一次成功,学会自信和自爱。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是比较差的,所以学习和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需要教师或家长的监督。而校园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自制能力的培养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机会。由此可见,教师仍然要积极参与活动,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在适当的时机给予鼓励和表扬,根据每一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鼓励大家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并全身心投入其中。比如开展校园文化节,传播多样的传统文化,让多元的传统文化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
  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把学科内容作为载体和依据,然后深入挖掘其中的有用资源,充分发挥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的作用,为德育的有效实施做出巨大贡献。
  作为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有用元素,比如法律意识,让学生初步了解法律、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自觉遵守法律,通过有效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塑造小学生的人格。之所以要在小学阶段就重视德育,一方面是因为德育在人的一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实现个人价值以及社会价值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一个人失去了道德,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另一方面是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的知识掌握量比较少、生活经验较缺乏,所以个体塑造性很强,在这个关键期开展德育必然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语文这门课程中暗含着很多德育内容,因此,教师要树立德育与学科教学结合的观念,然后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
  例如学习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28课《丑小鸭》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渗透德育内容,通过分析丑小鸭的一系列遭遇,以及最后的结果。告诉孩子们不能随便嘲笑他人,嘲笑他人不仅是不礼貌的行为,会伤害别人,而且也不利于自身道德的发展。我们要全面看待他人,不能仅仅凭借外貌,要看一个人的内在,这样才能换得别人的尊重,交到好朋友。
  三、在社会实践中渗透德育内容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育领域受到了很大的关注。而社会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自由发展、培养他们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平台之一,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积极主动组织实践活动,保证时间内容和服务项目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否则,学生参与积极性会大大降低,更别说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个体的价值。
  为了保证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和有效开展,教师首先要明确活动目标,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具体形象的方式让每个人明白活动的目标,为他们之后的活动提供方向。其次,需要教师明确活动中的规则。在明确目标和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活动,不仅能保证个人的安全,而且能拓展知识视野、提升德育水平。比如植树节来临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以植树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到生活实际中去了解树木对人的生存的重要性、明白污染环境是不好的行为,进而在以后的生活中养成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良好行为习惯。还可以组织参观红色旅游地,了解一些红色历史,进而让学生从小萌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的情感,这些都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教师以身作则,积极发挥榜样作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德育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之后的价值取向以及自身的修养和情操。众所周知,孩子们的模仿能力是比较强的,而他们的模仿对象往往是家长和教师。由此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且深刻的影响。针对这一现状,要求教师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规范行为,使自己的榜样作用得以发挥,以榜样的身份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他们成长为有道德的人。
  除此之外,对那些在道德方面表现良好的学生应该进行表扬,而且要在集体面前进行表扬,这是为了有效发挥替代强化功能。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表现能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所以当他们看到别人的某种行为被表扬之后,自身也会有意无意地模仿该行为,进而提高道德水平。教师应以身作则引导同学们相互成为榜样来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当班集体的道德水平提高时,必然也会影响到个人,而个人思想觉悟的提高也会促进集体的进步。   五、积极开展与德育相关的主题班会
  班会属于集体活动,参加人数较多,所以德育效率较高。小学阶段,有很多空闲时间可以用来开展班会,为了保证更好地渗透德育,主题班会的开展可以相对频繁,把它当成思想教育活动来开展。在主题班会中,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每个人都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而不是教师一个人自导自演。通过交流沟通,孩子们的思想会发生碰撞,进而能促进思考,最终提高觉悟和活跃思维。
  为进一步营造轻松愉悦和活泼的班会环境,教师还可以适当融入比一比、评一评的讨论活动,让学生处于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中,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思考。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自身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所以在认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性,针对比较内向和自卑的同学,教师要加强关注,在合适的时间进行鼓励,不断引导他们走出内心世界、增加自信心,進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部分教师可能会担心班会开得过于频繁会导致资源不足,此时就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高效开展班会。围绕主题收集各种新闻、故事、案例,进而通过具体事物具体分析掌握道德的实质,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不论是德育的实施,还是学生的全面发展,都要以价值取向为大方向。在德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计划者和实施者,在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所以需要教师先对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然后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加以实施,在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参与校园活动、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班会等,使德育从多方面渗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潘尚《翻转课堂模式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论文。
  [2] 马丽、马云飞《谈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才智》2018年第4期。
  [3] 袁利平《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教学策略探究》,《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年第8期。
  [4] 李田梅《小学德育教育如何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科教导刊》2018年第30期。
  [5] 刘跃刚《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教育现代化》2017年第432期。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7(MMP1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检测42例胃癌患者手术标本、42例正常者及4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镜活组织检查标本中MMP17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分别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42份正常胃黏膜组织和40份萎缩性胃炎组织中MMP1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
摘 要:在“学讲”课堂具体的“合作”操作过程中,不少合作小组因成员间积极互赖关系的缺失,从而致使课堂管理存在诸多问题。通过构建积极互赖关系,让学生之间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相互配合,推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发挥出群体的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挖掘出学生个体的学习潜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为“学讲”课堂管理增加效能。  关键词:初中语文 互赖关系 “学讲”课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属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多于青壮年时期发病,我国CD发病率逐年上升[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营养不良在CD患者中十分常见,约70%~80%的住院IBD患者和20%~40%的门诊CD患者都存在体质量下降;CD患儿常伴生长迟缓和营养不良[2]。
期刊
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称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GERC).GERD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反酸,但临床也不乏无反流症状的GERC患者,咳嗽是其惟一的临床表现.24 h食管pH和阻抗监测是确诊这一类型咳嗽的有效方法[1]。
期刊
随着社会发展、医学进步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肝硬化的病因和并发症也在发生变化,了解这种变化对预防肝硬化的发生及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2009年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所有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了分析,借此了解肝硬化病因及并发症等情况。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社会信息传播模式进入到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源地”,同样是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观念,成为国家日后发展建设的支柱力量。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在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途径选择,同时,细致阐述了相应途径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学生 红色文化  DOI:10.12241/j.issn.
上消化道出血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短期内再发出血风险高,且对动脉性出血无效.对于难以控制的上消化道出血,多选择外科手术治疗[1].目前,胃镜下止血已成为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首选措施,可明确出血原因并进行止血治疗,对动脉性出血、静脉性渗血、胃镜治疗术后创面出血、息肉残端出血均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期刊
患者男,26岁,因反复上腹部胀痛1个月、再发2d入院.无既往病史.体格检查: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及蜘蛛痣,无肝掌,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墨菲征可疑阳性,肝脾未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262.0 U/L,脂肪酶1023.0 U/L;TBil 36.2 μmol/L,DBil 7.9μmol/L;WBC3.7×109/L,中性粒细胞0.821,PL
期刊
胆管切开探查、T形管引流是胆管外科常用术式,拔除T形管后发生胆汁漏出、胆汁性或细菌性腹膜炎是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和材料: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间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接受胆管探查和T形管引流术者95例,其中男41例,女54例,年龄21-89岁,平均年龄为42岁。36例为单纯胆管结石,59例为胆管结石伴胆管炎。术中用无菌注射器直接从胆总管前壁穿刺抽取3-5ml胆汁。
目的 应用5-氨基水杨酸(5-ASA) 干预偶氮氧甲烷(AOM)联合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结肠炎癌变的模型,观察结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β-catenin的表达水平.方法 36只BALB/c小鼠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模型组和干预组均于实验前1d予AOM 10 mg/kg腹腔注射,继以自由饮用4%DSS 1周,再普通饮水2周,饮用DSS及普通饮水共重复3个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