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平坝县2004-2012年新农合资金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农合参合率持续增长,资金运行合理,基本做到了规范运行,参合率已高于全国平均目标水平的95%。各级住院补偿和门诊发生的费用反映了新农合大病主要在县级治疗,小病主要在村级治疗,大病补偿为主,小病补偿为辅的功能。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新农合个人筹资水平较低,抗风险能力不强,大病实际补偿比偏低及资金使用不尽合理等问题。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运行;平坝县
中图分类号 R197.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4-04-04
Analysis on Trend of New-type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Fund of Pingba County in Guizhou Province
Liao Cuiling1 et al.
(1 Health Bureau of Pingba County,Pingba 5611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d the operation of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fund date of Pingba county in 2004-2012,and the co-participation rates had been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level by 95%. The fund operation was reasonable and normal. All levels of inpatient and outpatient costs compensation reflected the faction that serious disease treating in the county hospital,mild disease treating in the village,and serious disease getting more compensation than mild disease. On the other hand,there were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in the operation of Pingba county,such as individual investment level was lower,the ability to resist risks was not strong,serious illness compensation was lower and the use of funds was unreasonable.
Key words: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Fund operation;Pingba county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等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1]。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在全国一些农村地区设点进行试验性建设,现已经覆盖全国。新农合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提高当地的医疗卫生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社会医疗保险的一种初级形式,科学合理的筹资和补偿机制是保证新农合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而新农合基金的运行与管理是新农合制度执行中的核心问题,也是事关制度持续和有效实施的关键性问题[3-6]。
平坝县是贵州省典型的喀斯特县,全国第一批实施新农合的县。自2003年启动以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为保证新农合制度的顺利推广及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平坝县近10a来新农合资金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与比较,以揭示实施该制度的优势与不足,为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贵州省平坝县卫生局、合医办的相关统计数据及资料。
1.2 研究方法 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数据输入,然后通过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从图1可见,自2004年平坝县新农合实施以来,新农合参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04年新农合开始之初,参合率仅23.34%,到2008年参合率就达到了93.04%,2010年达99.34%。此后,在2011、2012年可能由于个人筹资的增加导致略有下降,而到2013年新农合参合率又达到了99.92%,为新农合实施10a来的最高值。
2.2 资金来源 新农合资金来源主要有个人、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三者的投入都在增加。在2004-2008年间,农民筹资均为10元/人·年,县财政3元/人·年,而其他政府及国家投入基本上每年都在增大。在个人投入上,2004年个人投入所占的比例为33.33%,到2008年降到11.11%,下降幅度较大。之后,个人投入金额增加,自2009年以后基本在15%左右徘徊。在此过程中,国家投入特别是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增幅较大。中央财政投入最初由每人每年10元增加到2013年的188元,所占比例也从原来的33.3%上升到57%左右;省级财政投入也从2004年每人每年4元提高到2013年的69元,投入比例从13.3%上升到20.1%。总体来看个人筹资在新农合资金总额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少,国家资金投入增加明显。 2.3 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在资金使用上主要以住院补偿为主,多年维持在80%以上。从表1可见,从2004年到2012年平坝县的新农合资金使用量持续增大,由2004年的54.58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8 187.56万元,9a共支出20 707万元。2004-2012年住院补偿所占总补偿资金的比例,最高年份(2004年)91.11%,最低年份(2009年)住院补偿的比例也占到了补偿总额的78.46%,年平均补偿为82.96%,体现了新农合大病补偿为主,小病补偿为辅的功能。
另外,从平均补偿比例来看,也由22.41%增长到66.35%,9a平均补偿比例为55.37%(详见表1)。使用率从31%上升到104.98%,9a平均使用率为85.67%(见图1)。
2.5 参合农民受益情况 从图1可见,农民受益率在14%~143.86%之间波动,而且一直呈波浪形波动。农民受益率最高的是2012年为143.86%,其次是2009年为73.68%。农民受益率和资金使用率呈相同波动折线。
3 结论与讨论
3.1 新农合参合率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广受益 平坝县作为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第一批试点县,自2003年启动,2004年开始实施以来受到了各级领导重视,成立了专门机构,纳入到目标考核管理。一是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宣传,切实开展监督、检查、抓好服务;二是资金监管措施落实,加强基金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定期对各级合医基金的使用进行专项督察和专项审计;三是按照要求,足额配套合作医疗补助经费,对特困家庭等病人实行救助制度;四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制定一套适合县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五是建立信息平台实现管理规范化、监督透明化、统计上报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实施这一系列的有力措施,使得参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各级政府规定目标的95%,农民受益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3.2 农民个人的筹资额度有待提高 新农合的人均筹资额度从相对数量来说已经有较大幅度增加,但绝对值仍然较低,相对于平坝县近年公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而言,不足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而其在新农合总筹资中所占比例平均不到20%,这与医疗保险原理中建议的人均纯收入的 l%~3%筹资水平相差较远。因此,为了扩大基金规模,适当提高合作医疗的统筹标准,增加新农合医疗基金的抗风险能力。
3.3 补偿比例分流作用初显成效,但住院总费用分流情况不合理,实际补偿比例偏低 从医疗流向分析显示,合作医疗住院补偿以县级医院为主,这符合合作医疗合理引导参合农民充分利用基层卫生资源的政策指导要求,总的来说老百姓比较愿意到乡、县级医院住院。而县级医疗机构的平均住院费用是乡级的3~4倍,这可能与乡级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还不能满足农民的就医需求,以及乡级和县级医疗的住院补偿比差距小,使部分参合病人流向县级或县以上就医。因此,应加大对乡级医疗机构的投入,改善就医环境,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诊治水平,改善医德医风,充分利用基层卫生资源。2008年以来在各级医疗机构就诊实际补偿比例有所提高,但政策补偿比例与实际补偿有一定差距。因此监管部门应对医疗机构加强监督,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及新农合报销目录内的检查和药品,禁止诱导医疗,防止过度医疗行为。
3.4 资金使用情况还有待调整 从9a来的资金使用情况来看,平均资金使用率为85.67%,基本达到85%的最优状态。2012年的资金使用率高达104.98%,较常年增幅较大的原因:一是该年对合医补偿方案进行了修改,住院补偿比例各级均提高了5%~15%,门诊补偿比例由40%提高到50%~85%,提高了10~45个百分点;二是扩大了重大疾病的保障范围,病种有原来的2种增加到20种,慢性病门诊从原来的24种扩大到29种;三是扩大了市级定点医疗机构,有原来的4个市级定点医院扩大到10个。基金支出不断增长,使用率过高,抗风险能力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合的健康可持续发展[6]。
从总体上看,平坝县新农合工作运行比较平稳,进展比较顺利,资金运行合理,基本做到了规范运行。但实际工作中也存在老百姓的健康需求与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不相适应,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因此,要积极探索筹资长效机制,要在制度建立、资金使用、重大疾病保障、支付方式改革、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保障新农合可持续发展,使这项“民心工程”更好地为西部贫困地区的广大农民服务。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Z].国办发[2003]3号.
[2]陈永聪,丁国武,李晋.甘肃省皋兰、榆中两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与补偿机制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3):16-18.
[3]赵晓雯,梁民琳,呈秋.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状况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 2007,26(1):44-48.
[4]乔慧,李振彪,任彬彬,等.宁夏海原县和盐池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运行情况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2,34(7):636-638.
[5]刘梦瑜.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情况研究—以河北省永清县永清镇为例[J].法制博览,2013(2):301-299.
[6]汪中良,赵建慧.常州市新北区2004-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施情况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10):
1 009-1 010.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运行;平坝县
中图分类号 R197.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4-04-04
Analysis on Trend of New-type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Fund of Pingba County in Guizhou Province
Liao Cuiling1 et al.
(1 Health Bureau of Pingba County,Pingba 5611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d the operation of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fund date of Pingba county in 2004-2012,and the co-participation rates had been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level by 95%. The fund operation was reasonable and normal. All levels of inpatient and outpatient costs compensation reflected the faction that serious disease treating in the county hospital,mild disease treating in the village,and serious disease getting more compensation than mild disease. On the other hand,there were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in the operation of Pingba county,such as individual investment level was lower,the ability to resist risks was not strong,serious illness compensation was lower and the use of funds was unreasonable.
Key words: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Fund operation;Pingba county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等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1]。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在全国一些农村地区设点进行试验性建设,现已经覆盖全国。新农合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提高当地的医疗卫生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社会医疗保险的一种初级形式,科学合理的筹资和补偿机制是保证新农合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而新农合基金的运行与管理是新农合制度执行中的核心问题,也是事关制度持续和有效实施的关键性问题[3-6]。
平坝县是贵州省典型的喀斯特县,全国第一批实施新农合的县。自2003年启动以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为保证新农合制度的顺利推广及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平坝县近10a来新农合资金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与比较,以揭示实施该制度的优势与不足,为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贵州省平坝县卫生局、合医办的相关统计数据及资料。
1.2 研究方法 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数据输入,然后通过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从图1可见,自2004年平坝县新农合实施以来,新农合参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04年新农合开始之初,参合率仅23.34%,到2008年参合率就达到了93.04%,2010年达99.34%。此后,在2011、2012年可能由于个人筹资的增加导致略有下降,而到2013年新农合参合率又达到了99.92%,为新农合实施10a来的最高值。
2.2 资金来源 新农合资金来源主要有个人、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三者的投入都在增加。在2004-2008年间,农民筹资均为10元/人·年,县财政3元/人·年,而其他政府及国家投入基本上每年都在增大。在个人投入上,2004年个人投入所占的比例为33.33%,到2008年降到11.11%,下降幅度较大。之后,个人投入金额增加,自2009年以后基本在15%左右徘徊。在此过程中,国家投入特别是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增幅较大。中央财政投入最初由每人每年10元增加到2013年的188元,所占比例也从原来的33.3%上升到57%左右;省级财政投入也从2004年每人每年4元提高到2013年的69元,投入比例从13.3%上升到20.1%。总体来看个人筹资在新农合资金总额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少,国家资金投入增加明显。 2.3 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在资金使用上主要以住院补偿为主,多年维持在80%以上。从表1可见,从2004年到2012年平坝县的新农合资金使用量持续增大,由2004年的54.58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8 187.56万元,9a共支出20 707万元。2004-2012年住院补偿所占总补偿资金的比例,最高年份(2004年)91.11%,最低年份(2009年)住院补偿的比例也占到了补偿总额的78.46%,年平均补偿为82.96%,体现了新农合大病补偿为主,小病补偿为辅的功能。
另外,从平均补偿比例来看,也由22.41%增长到66.35%,9a平均补偿比例为55.37%(详见表1)。使用率从31%上升到104.98%,9a平均使用率为85.67%(见图1)。
2.5 参合农民受益情况 从图1可见,农民受益率在14%~143.86%之间波动,而且一直呈波浪形波动。农民受益率最高的是2012年为143.86%,其次是2009年为73.68%。农民受益率和资金使用率呈相同波动折线。
3 结论与讨论
3.1 新农合参合率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广受益 平坝县作为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第一批试点县,自2003年启动,2004年开始实施以来受到了各级领导重视,成立了专门机构,纳入到目标考核管理。一是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宣传,切实开展监督、检查、抓好服务;二是资金监管措施落实,加强基金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定期对各级合医基金的使用进行专项督察和专项审计;三是按照要求,足额配套合作医疗补助经费,对特困家庭等病人实行救助制度;四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制定一套适合县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五是建立信息平台实现管理规范化、监督透明化、统计上报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实施这一系列的有力措施,使得参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各级政府规定目标的95%,农民受益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3.2 农民个人的筹资额度有待提高 新农合的人均筹资额度从相对数量来说已经有较大幅度增加,但绝对值仍然较低,相对于平坝县近年公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而言,不足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而其在新农合总筹资中所占比例平均不到20%,这与医疗保险原理中建议的人均纯收入的 l%~3%筹资水平相差较远。因此,为了扩大基金规模,适当提高合作医疗的统筹标准,增加新农合医疗基金的抗风险能力。
3.3 补偿比例分流作用初显成效,但住院总费用分流情况不合理,实际补偿比例偏低 从医疗流向分析显示,合作医疗住院补偿以县级医院为主,这符合合作医疗合理引导参合农民充分利用基层卫生资源的政策指导要求,总的来说老百姓比较愿意到乡、县级医院住院。而县级医疗机构的平均住院费用是乡级的3~4倍,这可能与乡级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还不能满足农民的就医需求,以及乡级和县级医疗的住院补偿比差距小,使部分参合病人流向县级或县以上就医。因此,应加大对乡级医疗机构的投入,改善就医环境,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诊治水平,改善医德医风,充分利用基层卫生资源。2008年以来在各级医疗机构就诊实际补偿比例有所提高,但政策补偿比例与实际补偿有一定差距。因此监管部门应对医疗机构加强监督,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及新农合报销目录内的检查和药品,禁止诱导医疗,防止过度医疗行为。
3.4 资金使用情况还有待调整 从9a来的资金使用情况来看,平均资金使用率为85.67%,基本达到85%的最优状态。2012年的资金使用率高达104.98%,较常年增幅较大的原因:一是该年对合医补偿方案进行了修改,住院补偿比例各级均提高了5%~15%,门诊补偿比例由40%提高到50%~85%,提高了10~45个百分点;二是扩大了重大疾病的保障范围,病种有原来的2种增加到20种,慢性病门诊从原来的24种扩大到29种;三是扩大了市级定点医疗机构,有原来的4个市级定点医院扩大到10个。基金支出不断增长,使用率过高,抗风险能力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合的健康可持续发展[6]。
从总体上看,平坝县新农合工作运行比较平稳,进展比较顺利,资金运行合理,基本做到了规范运行。但实际工作中也存在老百姓的健康需求与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不相适应,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因此,要积极探索筹资长效机制,要在制度建立、资金使用、重大疾病保障、支付方式改革、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保障新农合可持续发展,使这项“民心工程”更好地为西部贫困地区的广大农民服务。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Z].国办发[2003]3号.
[2]陈永聪,丁国武,李晋.甘肃省皋兰、榆中两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与补偿机制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3):16-18.
[3]赵晓雯,梁民琳,呈秋.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状况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 2007,26(1):44-48.
[4]乔慧,李振彪,任彬彬,等.宁夏海原县和盐池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运行情况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2,34(7):636-638.
[5]刘梦瑜.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情况研究—以河北省永清县永清镇为例[J].法制博览,2013(2):301-299.
[6]汪中良,赵建慧.常州市新北区2004-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施情况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10):
1 009-1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