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毛南族“肥套”的造型艺术与舞蹈创作研究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nary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西地区多为少数民族居住,毛南族就是其中的一种。毛南族“肥套”的造型艺术与舞蹈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毛南族同胞的思想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舞蹈文化的发展,气候等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广西毛南族“肥套”的造型艺术与舞蹈艺术作品创作,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广西;肥套;造型艺术
  【中图分类号】J72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毛南族属于广西的土著民族,人口数量较少,他们的生活习惯较为独特,有自己独特的信仰。毛南族的“肥套”的艺术行为从明清之际就已经开始流行,在人们结婚和生育的时候都要举行祭祀天地自然万物的仪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的融入了毛南族的文学历史和多种造型艺术,具有非常悠久的文化意味。这种风俗习惯为舞蹈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料。本文将较为深入地分析毛南族的“肥套”的造型艺术与舞蹈创作的关系。
  一、肥套仪式造型艺术的品类
  (一)、平面型、立体型造型艺术与舞蹈形态
  神像画是二维平面型的一种,它是根据人们想象中的“神”所作的肖像画,人们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一般情况下,一组神像里有六张神像画,画像内容中也会描绘一些祭拜神灵仪式的画面,以此作为纪念。剪纸也是其中一个比较古老的形式,很多动物都被人们赋予上了不同的意义,比如凤凰和龙,他们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下代表人们对神的想象,在剪纸中也会用植物和金童玉女相结合,用二方连续的方式剪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可以在进行许愿求花的时候将剪纸贴在拱门上。神像画剪纸都是艺术的造型,为舞蹈的形态创作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在祭拜神灵仪式的画面中还可以找到跟舞蹈类似的画面结构图。
  三维立体型包含神坛、法器、面具、服饰这些形式,它们各有各的作用,在仪式的进行中都不可或缺。神坛即用三张方桌拼成的长方形桌面背靠墙壁放在主人家的侧面。至于法器,它是在仪式中使用的一种工具,多为长方形且摇动的时候会发出声音,在其正面会刻有“京天教主张赵李天师”字样,在其背面会刻有八卦符和龙凤图案,法器多为木质。刻画各种神像的面具是师公用于掩饰脸部的一种工具,面具的制作材质多为牛尾树,分为善神、文神和凶神这三种。师公的服饰也非常有讲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长衫大袍或红色、黄色或黑色等色彩艳丽的盛装,这种服饰表示神灵地位比较高,而另一种服饰是当地民族的特色服饰。
  神坛、法器、面具、服饰这些立体型造型艺术为毛南族舞蹈作品创作提供了多种道具基础,增加了舞蹈构图的色彩与层次。神坛的位置与高度,会为舞蹈创作提供良好的空间感。晃动法器所形成的节奏、动作、律动为舞蹈的动律提供了有据可循的依据。面具与服饰提升了视觉的多样性,仪式的程式性为舞蹈民族化的特征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肥套仪式造型艺术与舞蹈艺术的异质特征
  (一)对信仰体系的依附
  无论是仪式还是舞蹈作品,都是人类思想意识形态的体现。人们所举行的“肥套”仪式只有在固定的信仰体系里才具有意义,就如舞蹈也是反映着各族人民的思想文化一般。“肥套”仪式中的神像画和面具都是体现教宗地位和职能不同的一种辅助工具,当地人们将神分为天神、地神、人间神对应着天地人。“肥套”仪式的特别之处在于对生育信仰的重视,从而提高了万岁娘娘的造型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毛南族人民的思想文化。当我们创作舞蹈作品时候,万岁娘娘可以作为舞蹈的一个人物形象进行刻画,更加能够体现出其特有的毛南族的文化内涵。创作毛南族舞蹈不仅是有毛南族特色的动作形态,更要体现出毛南族的民族气质。
  (二)制作、存放的规范化
  从某种角度来讲,仪式与舞蹈有相通之处。都是对人们具有一定的意识和行为规范的作用,反映了人民的潜意识。对于仪式过程中道具的摆放、师公的衣着和工具都有严格的要求,从而起到规范的作用。这也是舞蹈作品创作当中所说的“限制即风格”。正是这种一定的约束条件,使得其民族特征更加浓郁。
  (三)表现形态的程式化
  由于仪式所存在的规范性和约束性,导致仪式程序的重复性和程式化,其神像画和面具的应用必须按照传统习俗制作,不能够打破其原有形象,对于神坛摆放等一系列问题,人们也不能够随意改变,这都体现出了仪式的程式化和思想的保守性。舞蹈动作的提炼要尊重艺术的原来的特性,在仪式中找到舞蹈文化相关的信息。有些仪式是不能随便在爬上神坛的,那么在舞蹈的创作中就必须根据作品的内容进行选题与创作。
  三、肥套仪式造型艺术的舞蹈文化功能简析
  (一)人神沟通的桥梁
  肥套仪式造型艺术存在一定的营造氛围的作用,而且从主观意识上来讲,这种儀式的存在是人与神沟通的一种方式。比如法器,这就是在仪式进行中法师与神沟通的一种媒介,法器的挥动与静止都可以形成舞蹈造型。其次,法印在恭请万岁娘娘的仪式中也具有同样的作用,法师是否请到了万岁娘娘需要通过法印来从心理上给人们一种回答,这种回答可以是身体的碎抖动或跳跃等。通过肥套仪式可以窥见各类不同的造型艺术,以便给予舞蹈作品更加多样化的创作可能性。
  (二)神事资格的象征
  法师在仪式的进行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完整仪式的进行需要经过法师来向神传达民意,这种传达的方式会通过各种舞动、法术等方式来体现,同时法师还需要掌握神像画、面具、剪纸等技艺,技能的强弱可以用来衡量一位法师的能力。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一种神事资格的象征,是毛南族人民对法师能力的认可和身份的尊重。一位优秀的法师同时也是一位综合能力高强的民间艺人,他融唱、跳、弹、吹、制作等技艺于一身。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广西“肥套”的造型艺术与舞蹈艺术作品创作的可能性。“肥套”的造型艺术反映着我国世俗文化的艺术性,并且具有一定的舞蹈审美价值。“肥套”的造型艺术与各种民俗、宗教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肥套”的各类造型在仪式中反复出现,经毛南族法师世代加工后是能形成独特的风格化动律的,并且这种造型还富有毛南族特有的文化蕴味。在舞蹈艺术作品创作时,人们可以利用毛南族“肥套”各类造型艺术,载歌载舞、特别是运用各类道具(面具、法器、神坛、服饰)等、不仅具有娱神的功能更具有娱人的意味、以其特有的淳厚韵味可以形成期特有的民族舞蹈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彭家威,吕屏.毛南族肥套仪式的造型艺术及其文化功能阐释[J].装饰,2010(10).
  [2]吕瑞荣.毛南族肥套仪式及其文化象征[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3(01).
  基金项目:广西自治区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广西毛南族舞蹈文化艺术及其发展研究》(项目编号:Lx2014294)。
其他文献
以规范规定为依据,分析讨论了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的区别,给出了甲、乙、丙类建筑在各类烈度下应采取的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
[摘要]文章分析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给大学毕业生就业造成的种种不利形势,并结合国家政策和毕业生的具体情况,探讨了就业危机的几种应对策略。  [关键词]金融危机 就业危机 对策  [作者简介]朱汝武(1961- ),男,广西博白人,广西教育学院文化传播学系党总支书记、副主任,助理研究员。(广西 南宁 530023)  [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
<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全国高校招生实行并轨制度以来,部分来自农村或城市贫困家庭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增大,高校学生中产生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贫困
【摘要】本文以钢琴教学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展开论述,从借助艺术氛围激发生命灵动以及借助主体认知倡导艺术创新两个角度详细阐述如何借助钢琴课堂推进高职学生艺术成长,简单介绍借助钢琴教学实施艺术教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钢琴教学;艺术教育;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4.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身不凡的钢琴已经成为新兴艺术教育手段的杰出代表,钢琴教学自然是备受关注,成为艺术教
医疗行业是一个高科技、高风险的行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各种难以预料的医疗故事时有发生,使医院在应对医疗责任事故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沉重的医疗责任事故赔款.因此,有的
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二者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增